張廣萍
摘要: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一些發展速度比較快的國家已將政府部門的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經過長時間的完善和實施,到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套非常健全的管理制度。我國也是在同一時期進行預算會計體系的改革的,并得到了有效的實行。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的結合對事業單位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其作為重點,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預算管理;結合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實現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社會的改革進程。為了與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相適應,我國政府對財務會計的管理進行了系統化的改革,尤其是事業單位的財務情況,成為了政府的研究重點。本文在事業單位發展的基礎上,對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的結合情況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給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對事業單位的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結合中存在的問題
(一)兩者對接工作相互分離
事業單位的預算部門在進行預算編制時,通常都是按照各個部門提交的預算資料,在一定的要求和會計準則基礎上來開展財務預算工作。但是,在現階段的財務預算中,出現了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對接工作相互分離的現象,也就是說兩者相同科目中的內容并不是完全相同,比如水電費、煤氣費在會計核算中的內容要比預算管理中的內容更加廣,導致出現了兩者對接工作互相分離的現象,對兩者的結合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二)缺少完善的預算審核機制
現階段大部分的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執行以及審核等方面都沒有按照相應的規范和機制進行,由于缺少完善的預算審核機制,導致預算工作任意更改。在這種情況下,不僅不能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也不能及時反饋預算執行和進度信息等,而且還會出現隨意更改預算金額的現象,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弱預算的執行力度,嚴重影響事業單位的發展[1]。
(三)預算編制缺乏合理性
在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中,因為我國仍然采用傳統的預算編制方式,缺少相應的科學依據,所以其合理性一直是事業單位管理人員關注的問題之一。如果預算基數不能及時轉變,預算編制不合理的現象會一直存在。另外,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中的部門領導還沒有認識到該問題的嚴重性,缺少對全年支出的合理規劃,導致預算編制缺乏合理性的現象一直存在。
(四)財務預算工作拖沓
在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工作中,從預算編制完成到匯報給相關部門一直到相應工作的執行,事業單位部門都沒有收到任何關于內容是否正確、項目是否合理等方面的回復。而且,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會計核算部門也會將相應的報表匯報給審核部門,但是也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復。基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認為財務預算工作只是一種形式,而且開展起來比較拖沓,不能針對相應的問題及時展開探討,不利于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的有效結合。
二、加強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對策
(一)優化會計科目和預算科目的設置
其實,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和預算管理工作在本質上存在一定的區別,但是為了實現兩者在事業單位中的有效結合,還是要進行科目的統一性設置[2]。比如,在對事業單位中的某項經濟活動開展預算時,要對該項活動在會計科目的歸類進行確定,并找出與之相關的預算項目編號,有效衡量該項活動的指標,保證該活動預算管理中的內容與會計科目中的內容一一對應,從而確保會計核算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建立完善的預算審核制度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轉變的情況下,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工作也在不斷的改革,在預算管理改革、事業單位發展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一套有效、健全、完善以及實用的遠程保障系統以及審核系統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實現電算化和網絡化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完整的財務網絡管理體系,利用現代化的手段來開展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從而確保會計核算工作的順利運行。
(三)規范預算編制的方法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工作由于受到使用方法的制約,變的過于形式化,忽視了實質大于形式的會計原則。事業單位的預算部門應該對單位中的資金情況進行重點關注,采取有效的手段對其進行綜合性的預算,因為預算編制工作比較復雜,所以要事先對相關的數據和資料進行收集,為后期的預算編制工作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持[3]。另外,還要對零基預算進行轉變,從增量預算的角度入手對其進行完善,要對預算指標進行明確,具體的計算公式為:基期實際指標×(1+—%)。比如,某事業單位中的一個部門2014年支出的培訓費為4萬元,由于單位領導要求2015年的業務量要增加30%,所以,2015年的培訓費預算應該為:40000×(1+30%)×80%=41600元。
(四)規定財務預算工作的回復時間
在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審核工作中,如果回復拖沓不及時,會對預算編制的合理性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而預算執行的準確性以及執行完成后的報告直接約束著約束著預算編制工作。相關部門在審核事業單位上報的資料時,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回復,比如,如果要對事業單位各個部門的工作進行審核,工作會比較繁瑣,通常回復時間規定在一個星期以內。另外,不管預算的內容是否合格,都要進行回復,如果有沒被批準的項目,要標出具體的原因,使預算單位在下一次工作中注意,進而提高預算編制工作的有效性,實現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背景下,不僅事業單位要加強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之間的相互結合,其他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有同樣的需求。將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不僅能夠促進事業單位的良好發展,還能促進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所以,事業單位一定要對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的結合引起重視,制定相關的制度,切實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保障資金安全。
參考文獻:
[1]李萱.淺析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與預算管理的結合[J].財經界(學術版),2016,17:233.
[2]何海花.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的預算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3,19:167+180.
[3]張愛民,穆家樂,秦亮.科學事業單位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結合問題研究[J].新會計,2011,06:1-5.
(作者單位:遼寧省營口市西市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