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玲: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83年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后從事臨床皮膚科工作三十多年,在臨床、教學及科研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診治皮膚科常見病及疑難雜癥方面有獨到之處。擅長色素性皮膚病、痤瘡、面部皮炎等損美性皮膚病以及銀屑病、白癜風等皮膚病的治療。曾獲得全軍醫療成果三等獎4項;目前承擔國家科技部863子課題及軍隊面上課題各1項。現任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皮膚病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激光亞專業委員會常委、全軍醫科委皮膚性病委員會中醫藥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央軍委保健會診專家、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第一屆中國女醫師協會皮膚病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第十二屆委員會銀屑病學組成員、實用皮膚病學雜志及長纓國防醫學雜志編委。

帶狀皰疹是皮膚科的常見病,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是商界人士、公司白領等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人群更是帶狀皰疹的好發人群。
帶狀皰疹是一種什么病?
帶狀皰疹俗稱“纏腰龍”、“蛇盤瘡”等,他和水痘一樣都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這種病毒經飛沫傳播,通過呼吸道粘膜進入血液,如果第一次接觸這種病毒,可發生水痘或呈隱性感染。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沒有完全清除,而是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或腦神經感覺神經節內,當因為緊張、勞累、創傷、患病等情況造成免疫力低下時,潛伏的病毒又被激活,沿著神經傳播,使受累神經發生炎癥、壞死,產生神經痛,最后到達所支配的皮膚區域,出現紅斑、水皰。
帶狀皰疹多見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腫瘤患者、移植患者、接受化療、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的患者等。但是,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身體健康的中青年發生帶狀皰疹者逐年增多,甚至青少年、兒童也有發病。
帶狀皰疹的臨床特點是什么?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在神經、皮膚里復制和傳播導致疼痛及皮疹是帶狀皰疹的主要臨床特點。部分患者發病前可出現發熱、乏力、倦怠等類似感冒癥狀。根據病毒復制傳播的途徑,一般先出現受累神經部位的疼痛,可表現為間歇性、搏動性疼痛,48~72小時或更長時間后,受累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域出現紅斑、丘皰疹、集簇分布的水皰等,沿神經呈單側帶狀分布。最常見的受累部位是肋間神經,其次是三叉神經眼支。根據受累神經部位不同,要與相關疾病鑒別,如心絞痛、膽囊炎及腎結石等。在皮疹出現前的單純疼痛期,診斷有一定困難,出疹后診斷不難。
上述是典型帶狀皰疹的一般表現,當然也有很多患者呈現不典型的表現,比如有的先有皮疹再出現疼痛;有的一直沒有明顯疼痛,而是瘙癢或麻木感;也有的只有疼痛,而不出現皮疹,這種叫“頓挫型帶狀皰疹”,醫生診斷可能要很費一些周折,要排除很多相關的疾病,比如帶狀皰疹引起的頭面部疼痛要排除牙痛、偏頭痛等;胸部疼痛排除胸膜炎、心絞痛等;腹部疼痛要排除膽囊炎、膽結石、闌尾炎等;腰部疼痛要排除腎結石等;肩背部疼痛要排除頸椎病等。皮疹的表現也不都是典型的集簇性水皰,有的只有紅斑,有的表現為丘皰疹,有的出現大皰,甚至血皰。因此,診斷帶狀皰疹要根據皮疹特點和自覺癥狀綜合分析,必要時還要做相關輔助檢查排除其他科室的疾病。
帶狀皰疹嚴重嗎?
帶狀皰疹最主要的自覺癥狀是劇烈疼痛,部分患者在皮疹消退后疼痛仍不減退,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皮疹愈合后疼痛仍持續1個月(有人認為應為3個月)以上者,稱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并發癥。疼痛可嚴重影響患者的飲食、睡眠,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長期疼痛者甚至可出現煩躁、抑郁等一系列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早期、正規治療是預防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有少數患者會出現相對嚴重的情況,比如當病毒侵犯三叉神經眼支時可出現眼帶狀皰疹,出現結膜炎、角膜炎;當病毒侵犯面神經和聽神經時,可出現外耳道皰疹、耳痛、耳鳴、眩暈、嘔吐、面癱等,當病毒從脊髓神經根向上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時,會發生皰疹性腦膜炎、腦炎,表現為頭痛、嘔吐、驚厥、四肢抽搐,甚至意識模糊、昏迷而有生命危險;當皰疹病毒由脊髓處的神經根向體內侵犯內臟神經纖維時,可引起胃腸炎、膀胱炎等,表現為腹痛、排尿困難、尿潴留等。 當然,這些情況發生率比較低,當帶狀皰疹發生于頭面部,或者患者出現相應的癥狀時,醫生要有警惕性。
帶狀皰疹應該如何治療?

一、抗病毒是帶狀皰疹最重要的治療手段,越早越好,在皮疹形成后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是最佳時期。常用的藥物有阿昔洛韋、泛昔洛韋、伐昔洛韋等,用量一般要比治療單純皰疹的量要大,療程一般7~10天,或皮疹結痂即可。
二、營養神經:常用的營養神經制劑是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甲鈷胺、腺苷鈷胺)等。但也有學者認為,帶狀皰疹的神經痛并不是由顯著的神經器質性病變造成的,而多為功能性的神經電生理變化,因此并沒有必要常規使用神經營養制劑。
三、糖皮質激素: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帶狀皰疹一直存在爭議。支持者認為早期給予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減輕炎癥,阻止對神經節和神經纖維的進一步破壞,減少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生;反對者認為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帶狀皰疹缺乏循證醫學的證據,使用價值被夸大。但長期的臨床實踐表明,糖皮質激素對于促進皮疹愈合,減輕疼痛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因此一般主張年齡在50歲以上的患者,皮損較重、疼痛明顯時,如果沒有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等使用糖皮質激素的禁忌癥,在足量抗病毒治療的同時可短期(1-2周)小劑量(20mg/日)左右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
四、止痛:常規的止痛藥如布洛芬等常常效果不明顯,由于帶狀皰疹的疼痛是由于神經興奮性增強所致,所以應該使用一些抑制神經興奮性的鎮靜或抗癲癇藥物,如多塞平、阿米替林、加巴噴丁等。
五、外用藥物:要根據皮疹的情況選擇使用,水皰很大的,最好用硼酸溶液等濕敷;小水皰可用爐甘石洗劑、重樓解毒汀等;水皰不明顯的可用阿昔洛韋軟膏等。
六、其他:也可配合使用針灸、拔罐等中醫治療手段以及半導體激光照射等物理治療。
關于帶狀皰疹應該明確的幾個問題
一、帶狀皰疹不治療會自愈嗎?
確實有少數年輕的帶狀皰疹患者,不經任何治療即可痊愈,而且不留任何后遺癥狀。但這是少數情況,患帶狀皰疹應該及時就醫,早期治療,以免發生后遺神經痛等較嚴重的情況。
二、帶狀皰疹會不會長滿一圈?
少數情況,在機體免疫功能非常低下的情況下如腫瘤病人、艾滋病病人等可出現雙側的帶狀皰疹,甚至出現泛發性帶狀皰疹。
三、帶狀皰疹會復發嗎?
以往很長一段時間認為帶狀皰疹一生只得一次,不會復發,但隨著人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多,以及免疫抑制劑的應用等原因,帶狀皰疹復發在臨床上時有出現。
四、帶狀皰疹會傳染嗎?
帶狀皰疹雖不像水痘那樣傳染性很強,但還是有一定傳染性,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染,尤其是身邊有老人、嬰幼兒、孕婦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應適當注意。
眾所周知,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減毒活疫苗可有效預防兒童原發性水痘,那對預防帶狀皰疹是否也有效呢?有臨床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成人接種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疫苗,能有效減少帶狀皰疹發病例數并降低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但目前這種做法很難在臨床上推廣,注意勞逸結合、調節生活節奏、遠離煙酒等不良嗜好、適當體育運動才是提高自身免疫力、預防帶狀皰疹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