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起旭
摘 要:所謂的“流行音樂”,是結構短小,歌詞通俗易懂,可以將內心的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的音樂。流行音樂的音樂形式多樣,而且音樂節奏活潑,在社會中流傳速度快,而且傳播面非常廣泛。流行音樂在西方國家已經發展了100多年,并經歷了不同社會歷史時期而發生了演變,呈現出多元化的音樂形式。中國的流行音樂起步較晚,而且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直到中國的改革開放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使中國的流行音樂經歷了模仿階段而逐漸走上了獨創的道路。特別是中國的流行音樂在國家化發展的進程中,更為強調“中國風”,這也成為中國流行音樂崛起的一個重要標志。論文通過闡述中國流行音樂在不同年代的音樂風格,研究多元化背景下中國流行音樂的現狀以及發展特點,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中國流行音樂中的運用,不僅使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方向明確 ,而且也更為強調了中國特色,這也是中國流行音樂多樣化發展中的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
關鍵詞:流行;音樂;風格
一、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
中國的流行音樂的結構較為簡單,不需要較高的專注程度,也不需要具有一定的音樂專業欣賞水平,因此,對聽眾而言流行音樂具有較強的耐受性,且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對音樂的喜歡程度與聽覺經驗存在著正相關性,因此,流行音樂會被更多的青年人所喜愛,并在青年群體中流傳。流行音樂具有創作的自由性,因此,風格會各有不同。從流行音樂的類別來看,包括校園歌曲、民謠類說唱音樂、抒情歌劇、搖滾樂、香港流行音樂、臺灣流行音樂、國際樂壇上流行的音樂等等。由于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不同,演唱風格不同,基于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的不同,在音樂表達上也會存在差異。
1.港臺音樂對中國內陸流行音樂的影響
中國的流行音樂在二十世紀90年代可謂是一個重要轉折點。但是中國正處于市場經濟全面開放的階段,香港和臺灣音樂伴隨著電影和電視劇流入到中國內地,對中國內地的流行音樂風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個時期,中國內地的流行音樂作品呈多樣化,無論是音樂創作人,還是流行歌手,在音樂的演唱風格方面以及音樂形態的表達方面都予以了積極探索,并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國內地的流行樂壇上開始出現原創音樂,內地歌手的流行樂演唱風格也逐漸向世界延伸。比如,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Beyond樂隊成為了香港樂壇中最為頂尖的樂隊。他們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所有的歌劇均為原創。這個時期,Beyond樂隊已經不再局限于在香港地區發展,中國大陸已經有了廣大的歌迷。Beyond樂隊對中國內地搖滾樂創作樹立了榜樣。很多的音樂創作人都開始從認識Beyond樂隊開始認識搖滾樂的,也更為愿意接受搖滾樂的音樂風格。特別是Beyond樂隊的原創音樂作品,在樂壇上是極為流行的,并獲得了好評。Beyond樂隊對音樂的原創精神影響了一大批的大陸音樂人,使得流行音樂商業化的環境下,中國的原創及音樂輩出。
2.互聯網帶動網絡音樂流行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音樂開始流行。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成為流行音樂傳播的主要載體,一些網絡歌手涌現出來。網絡音樂伴隨著網絡而興起,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一種音樂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音樂作為流行音樂的一種表現形式,由于網絡的普及面廣而使音樂快速傳播。因為流行而被接受,成為了網絡音樂的一種流行理念。
3.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的融合
除了網絡音樂之外,還有民族音樂伴隨著“中國風”而興起。中國是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民族音樂風格。這也是音樂文化的體現。這些民族音樂元素被融入到流行音樂創作中,實現了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的融合,使流行音樂并不拘泥于流行,而更多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呈現。比如,歌手王菲所演唱的《但愿人長久》,歌詞就是借用了中國宋代的文學家蘇軾所創作的古詩《水調歌頭》的詩句,配上當代的流行音樂進行演唱,其古樸的詩歌韻律與流行音樂的配合,打動著無數人的心。李玉剛在《新貴妃醉酒》的唱法上將戲曲元素用于音樂創作中,將流行歌曲與戲曲融合的同時,還運用了戲曲唱法渲染音樂藝術氛圍,使流行音樂中滲透著民族文化。《為你朝思暮想》在唱法上運用了蒙古族民歌的曲調,《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則采用了帕米爾高原地區的民歌所特有的曲調,《情人》的音樂旋律中融入了新疆維吾爾族音調。更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滲入,使音樂不僅僅歌詞和旋律的搭配,而是一種音樂文化的體現,而且更多的民族元素的運用,使音樂的文化基調得定位,這也是音樂創作價值所在。在流行音樂中融入民族音樂元素,特別是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運用,使流行音樂受到各民族人民的喜愛。音樂的流行范圍也會越廣。
二、中國流行音樂的特點
1.中國流行音樂具有商業化特點
中國流行音樂是伴隨著時代而發展的,與社會環境和國際文化環境相適應。雖然中國流行音樂屬于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但是,并沒有因為流行而獨立,而是與中國文化充分融合,即便是流行音樂正向著商業化方向發展,但是,中國流行音樂依然適應了中國的文化環境。比如,現象的音樂選秀節目頗多,給電視臺帶來了很高的收視率,同時也使百姓有了一展音樂才華的機會。一些音樂歌手在樂壇上成名之后,出場費用可以搞到幾十萬元,甚至會達到百萬之多,都是市場經濟環境下商業競爭的結果,流行音樂也已經成為一種商業形式。
2.中國流行音樂具有國際范特點
全球經濟一體化帶動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國的音樂文化伴隨著中國經濟走出了國門,走上了世界藝術舞臺。經濟交流日漸緊密促使各國文化間的融合,給音樂創作以新的發展契機。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融合在中國的流行音樂中就有所體現。比如,周杰倫所創作的歌曲帶有歐洲音樂風格,并將音樂推向了世界,被各國的年輕人所喜歡。
三、結語
流行音樂使人們的生活更為豐富多彩,不僅在于音樂輕松的旋律和飽含情感的各次,而更多的是豐富的音樂內涵和音樂文化在人們意識中的滲透,使人們對流行音樂所持有的觀念與流行音樂的音樂文化表達相一致,因此而產生了共鳴。聽眾也因此而提升了對流行音樂的接受能力。早期的流行音樂商業味道很濃,發展至今,雖然也在走商業化道路,但是已經向娛樂化轉向。為了迎合現行人們對流行音樂創作風格的需求,流行音樂更為講求藝術審美和文化審美,并不在著眼于流行,更多的是音樂文化的體現。隨著中國文化被世界所矚目,中國的流行音樂在走上世界音樂運行軌道的同時,也融入了更多的民族元素,這也成為了中國流行音樂個性化發展的一大標志。正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滲入,而使流行音樂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秦然冉.從唱片經濟到娛樂經濟:近三十年來中國大陸流行音樂產業走向【D】.山東大學2011.
[2]藺麗君.中國流行音樂發展趨勢探微【J】.大眾文藝.2012(08).
[3]張又丹,劉洋.《新媒體環境下的中國流行音樂現狀及發展趨勢》 【J】人民音樂.2012(03).
[4]湯靜.流行歌曲的音樂風格和唱法探究【D】. 湖南師范大學.2006.
[5]王聚伍.流行音樂事向中的劉歡演唱風格研究【D】. 河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