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武
對班主任工作來說,最困難的莫過于做差生的轉化工作了。什么是差生?大多數班主任認為差生就是品行不良、學習成績又不好的學生。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發現,很多班主任多數的時候習慣性根據某某學生一或兩件錯誤的事情就下定論“你是一個不可救藥的學生”或“你這一輩子算完了”等一些片面主觀的話,這樣一來,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還會起到負面影響,一些有個性的學生往往會因此走向壞的極端,如果是這樣,作為一個教育者來說會遺憾終生。筆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于班主任沒有工作方法,不了解學生情況造成的。筆者根據多年的的工作經驗總結了以下幾個方法,在這里做一簡述。
一、班主任要做好班級學生的表率
一個班級的班風好壞,筆者認為與班主任有著直接的關系。初中階段對于學生來說身體正處于發育期,人生觀剛剛形成,這時候是非觀念不強,好奇心強,模仿和崇拜心里顯得尤為突出。班主任和家長作為孩子的直接交往對象在言談舉止、為人處事、生活和學習習慣等各個方面都要成為學生的表率,因此,班主任不僅要自己做到這一點,同時還要經常和家長溝通,建議家長也要成為孩子心中的偶像,這樣才能給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多做差生的家訪工作,收集第一手材料
無數心里學家研究成果表明,其實孩子從出生到初步記事的這一段時期心里都是美好的,但隨著家庭背景的不同和教育方法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的變化。盡管如此,被大多數人定義為差生的學生也有他的優點,所以,要求班主任多做差生的家訪工作,了解學生差的原因,了解他的性格、優點和缺點、愛好等,從而找到下一步工作的切入點。
三、和差生交朋友,投其所好,走進他們的生活。
由于老師和同學的定論,很多差生的心理有自卑感,沒有了上進心,甚至封閉,不與其他同學交往。這種心理不利于班主任的教育,更談不上轉化了。但筆者發現當一談到差生所感興趣的內容時他們卻一反常態,因此,筆者為了接近這些差生,便研究起了音樂、足球、籃球、街舞、繪畫、書法等一些孩子們喜歡的東西。這樣我們有了共同語言,最重要的是學生覺得老師重視了自己,找到了自信,找回了自我,他們也向老師打開了心扉。
四、多給差生一些師愛,讓他們感到愛的力量的偉大
有經驗的班主任都知道差生并不是一無是處,當差生和好學生犯同樣錯誤的時候,班主任往往庇護好學生而鄙視差生,更可怕的是有的教師揪住差生的錯誤不放,說起來沒完,這會讓學生很反感甚至反駁。所以,筆者在日常工作中從和差生交朋友做起,在生活和學習中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即使在教育過程中重復犯了前面的錯誤,作為教師來講也應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從尊重學生人格的角度出發去多與學生交流,分析錯誤的原因,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讓學生在教師的愛的感召下和誠摯的說教中改變自己。
五、多給差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機會,還回學生的自信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關愛,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展示自我,尤其是自己的閃光點。筆者作為班主任經常在班級組織一些同學們喜歡的競賽活動,并鼓勵那些有特長的差生參加,給他們機會,給他們自信,在取得榮譽的基礎上,教師的轉化工作走向深入。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做法,最主要的是讓學生找到久違的自信,能和其他學生一樣享受班主任的關愛,能像其他學生一樣健康成長,在此基礎上班主任把工作推向深入,經過經常性的談心,鼓勵這些孩子們學習要有理想,生活要有目標和規律,這樣才能使其真正和優秀學生一樣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筆者認為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我們的差生轉化工作一定會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