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衛東+姜巍+周保華+邵鳳孌+楊麗原+徐立榮
摘要:根據《氣象學》實踐教學課程特點構建滿足社會的發展和需求的、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改善課程實踐條件、建設較強的實踐教學教師隊伍,不斷提高課程實踐教學效果;同時把本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有效地融入到實驗教學、實習、畢業論文、SRT和其他相關課程的教學實踐等各環節,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技能、專業綜合技能。
關鍵詞:氣象學;實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2-0131-02
隨著氣象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在環境保護領域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寬,氣象、天氣的發展和研究越來越成為學術界的焦點[1]。《氣象學》,是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后續課程學習的重要基礎[1];實踐教學是本部分內容的重要組成,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應放在同等的地位,實踐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不斷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做好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理論和實踐教學應著眼于國家發展的需要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構建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質量[1-3]。
全國各高校都對本校的《氣象學》課程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進行了合理調整。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地理科學專業、水文與水工程專業都有氣象學相關內容的教學,實踐教學是氣象學教學的重要部分,是鞏固專業能力、加深專業知識理解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如何在現有實踐教學條件下,合理協調整合相關教學資源,達到氣象學相關實踐內容的效益最大化,如何在做好氣象學相關內容教學的同時,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做到相關知識的自然銜接,是近期我們重點考慮解決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的剖析
從專業課程《氣象學》相關課程的設置內容來看,無論使用的是哪種教材,都涵蓋氣象學、天氣學和氣候學三部分內容,只是不同專業在課時安排上有所區別;三部分內容既自成體系又緊密相關,特別是前兩部分,理論性強,有很多難點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實踐教學,能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氣象學作為各專業的基礎課程,與后續課程的內容緊密相關,比如,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中的水文學、植物學地理學、土壤地理學、遙感原理與應用、綜合自然地理學、環境生態學、生態工程學等都有相關的知識內容,教學過程中應考慮到這些課程教學的需要。
二、氣象學教學的目標
從實踐教學的角度,《氣象學》實踐教學的目的如下:
1.基本技能。培養的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基本氣象要素觀測的基本技能,例如:大氣溫度、風速等氣象要素觀測的基本原理與方法。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自我學習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綜合分析與歸納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撰寫科研論文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3.創新能力。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實施過程中強化教學實踐和科研訓練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實驗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等。
三、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1.實踐性教學體系構建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我們要培養和造就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
2.以任務驅動教學實踐性教學。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能力應放在首位,教學過程中應精心設計實踐環節,為學生提供各種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3.實踐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用學生親身經歷過的事例,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氣象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課程的學習不僅局限在課堂上,而且貫穿在學生的生活中,隨時發生的相關事件就是活生生的案例,通過這種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4.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優秀的實踐課程教師隊伍配備應以實驗室(或實習基地)為平臺,通過培養和引進專職或兼職實驗教師,負責本實驗室(實習基地)課程的授課工作。
5.實踐教學條件的改善。實踐教學條件是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在整個體系中起支撐作用[3]。根據實驗課程體系,主要是實驗室、實習基地。(1)實驗室建設。現有氣象觀測與模擬實驗室主要是一些傳統儀器設備,應增加較為先進的儀器設備,讓學生能掌握最先進的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2)實習基地建設。實習基地是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包括校內實習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校內基地建設即建設地面氣象觀測場。
四、實踐教學實施
根據課程實踐教學的實際,實踐教學的實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實驗教學。實驗教學緊密結合教學過程中知識點,通過實驗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內容。因此,實驗教學可以設置多個實驗鞏固相關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基本專業技能。
2.實習。實習環節,主要使學生利用掌握的相關知識,對天氣、氣候相關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每年的認識實習和綜合實習均可安排氣象學相關內容。
3.畢業論文、SRT等。充分利用畢業論文、SRT等實踐環節,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對本課程感興趣的同學進行指導,讓學生利用所學課程知識,對各種天氣、氣候現象、過程進行綜合分析,培養創新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等。
五、實踐教學中存在問題
1.實踐場地、教學設備不充足。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氣象學》實踐教學設備和場地大多不足,只依靠簡單的常規儀器設備,短時間的實踐教學,不能滿足課程的實踐教學特點,校內實習基地(氣象園)建設是滿足氣象學實踐的基本條件,有了氣象園,有了基本的實踐教學設備,學生的實踐教學才能夠真正走上正軌。
2.實踐教學的考核體系不健全。氣象學實踐教學處于初級探索階段,缺少完善的實踐教學條件,缺少較強的實踐教學隊伍,這都會影響本課程實踐教學的效果。
3.學生忽略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由于專業實踐的要求不同于氣象相關專業,學生對本課程的實踐不是很重視,這也與課程的實踐體系的不完善有一定關系。
4.實踐過程與相關課程教學的銜接不完善。作為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課,實踐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其他課程的教學需求,這需要《氣象學》課程的教師能全面了解整個專業課程的配置及相關課程內容的設置,了解專業課程的對相關知識的需求,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及實踐,做好與專業課程的對接。
六、結語
資源與環境學院三個專業中有“氣象學”相關理論教學內容和教學實踐環節。根據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和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結合社會需要和學生要求,不斷完善《氣象學》相關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實踐教學模式;通過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培養教師重視實踐教學的理念,改革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加強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做好《氣象學》相關課程實踐與其他專業課程的銜接工作,提高實踐性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實踐教學的模式,完善實踐教學的體系,促進學生的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融合,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3];通過有層次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為課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構建一套具有示范性且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切實保障人才培養質量;通過改革《氣象學》課程組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構建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和畢業論文等相融合的實踐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室條件,并在此基礎上創造更好的條件,為學生提供開放實驗條件,并為學生的開放實驗、大學生科技訓練計劃(SRT)和其他科創項目等提供形式多樣的有效指導,使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鍛煉。
參考文獻:
[1]王志,廉麗姝.高師氣象學與氣候學實踐教學內容優化探究[J].高教論壇,2014,(11):59-61.
[2]高西寧,劉江,殷紅,等.應用氣象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10):125-128.
[3]韋雪艷,吳鐘元,等.多方法—多水平人文本科創新人才的“實踐培養模式”[J].現代教育管理,2012,(4):100-102.
The Research on Prac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xperience of Meteorology
GAO Wei-dong,JIANG Wei,ZHOU Bao-hua,SHAO Feng-luan,YANG Li-yuan,XU Li-rong
(The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University of Ji'nan,Ji'nan,Shandong 250022,China)
Abstract:A meteorology practic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which adapt to development and requirement of society must be finished.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mode innova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to train the ability of active exploration and autonomous learning;The better curriculum practical conditions,and the better team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The practical education of this curriculum effectively integrat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practice,graduation thesis,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and so on,which link to practical teaching,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basic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skills.
Key words:meteorology;practical education;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