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錫鉛
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直接從事某一專業、工種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職數學教學要以必需夠用為基礎,以實踐應用為目標。《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中職數學教學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相關技能與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中職數學教學現狀
目前,中職數學教材基本上是以數學的邏輯體系為主線展開,仍然是“概念——定理——例題——練習”的模式,重點關注題型和技巧的訓練,很少去講數學的價值、數學對科學進步所起的作用、數學結論的形成與發現過程等等內容。另一方面,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審題能力、提煉概括能力、基本運算能力相對比較欠缺,接觸數學實際應用機會太少。
二、數學課重新定位
現代企業要求中職生做到“零距離”上崗,這就要求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的推敲和精選,要講生活中實用的、專業學習必需的數學知識,讓中職學生學必需的數學,學有價值的數學。中職數學要以“實用、夠用”為原則。本著這樣一種理念,筆者認為,不管何種專業,數學課程目標應達到以下幾點:(1)注重數學的生活應用;(2)注重與專業緊密聯系;(3)注重職業問題的解決。這一目標,既能提升中職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又為專業技能的提升奠定了數學基礎。
三、提高中職學校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策略
中職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中職學校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針對上述中職數學的教學現狀,提出以下教學策略,提高中職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
1. 培養正確的教學觀念。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經常性地通過創設具體的問題情境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從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并使問題得到解決。中職數學教學不要把數學純粹的當成一門學科,它是專業課的根基,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要注重和專業課的聯系,通過典型的案例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課的重要性。
2.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聯系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編解應用題,激發學生對數學興趣的培養,讓學生體會用數學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問題。
3. 創設引入新知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中職學生的認識基礎和特點,通過選擇生活實例或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教師預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浸潤在接近真實的情境探索知識的來源,最后水到渠成引出課題。
4. 增加數學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教師選擇學生能直接接觸到的生活實例,并依照科學性、可行性原則進行編制,讓學生體驗應用的數學,把數學真正作為工具來使用,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實用性,提高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5. 加強數學教學工具設施,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高,中職學校數學教學必須加強現代化信息工具的配置,讓學生熟練運用現代化的工具,具備使用現代化工具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同時加強學生對現代化工具的運用,把學生培養的適應現代化發展的要求。
6. 根據專業有針對性的教學。中職數學教學的宗旨是服務于專業課,因此,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結合專業課的例子開展教學。有必要時數學教師可以進行專業課瀏覽學習,或者偶爾聽聽和數學關系密切的專業課的教學課。這樣使數學教師在講授時會有備而來,舉出和本專業密切相關的應用實例。
7. 加強中職數學課教師的專業學習,保障教學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中職數學課教師的業務學習不應局限于純數學知識,而應該加強對所任教專業學生所學知識的了解,并掌握該專業所需的數學知識,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中職學校和教師必須創造性的利用和開發教學資源,將課堂和生產生活緊密結合,充分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產生活中,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