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軍++卞戈
摘 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新聞的要求也不斷提升,民生新聞著眼于民生,體現著居民日常生活,備受人們關注,是表達百姓生活,關懷民生常態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電視提高收視率的重要手段。然而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民生新聞的質量已經受到質疑,電視民生新聞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低,各種病態問題嚴重影響著民生新聞的發展,在互聯網新時期,努力發展民生新聞,提升民生新聞水平和質量很關鍵,是民生新聞在新時期存活下去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 民生新聞;改革創新;品質提升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2-0151-02
電視民生新聞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將視角著眼于百姓生活,深受百姓喜愛,民生新聞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速度快,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導致民生新聞的質量得不到保證,人們對民生新聞的關注度也呈下降趨勢,民生新聞只有不斷創新,把握民生新聞的主要特征,從內容、形式等方面著手,才能徹底改變現有民生新聞局面。
1 民生新聞發展現狀分析
1.1 節目缺乏創新,同質化現象嚴重
隨著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民生節目也得到迅速發展,但是眼觀各個電視臺的節目,形式基本一致,內容也有相互抄襲的現象,使民生新聞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給百姓造成了很大程度的上的視覺疲勞,各個媒體對爭相報道同一個新聞,對新聞的深入分析力度不夠,大多數電視節目只是為了搶個頭條,對新聞背景以及后續進展關注很少,同時很難把握新聞發生的本質問題,片面追求收視率,很難全面深入社會,忽視了大量的社會性問題,人們很難通過民生新聞全面了解社會變化。
1.2 新聞關注度存在問題
大部分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為了追求收視率,在新聞題材的選取上采取極端行為,關注負面新聞,以此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電視臺記者把握住了觀眾的好奇心理,熱衷于一些有反社會常態的新聞,這種新聞已經報道會受到廣泛關注,導致民生新聞的過于宣傳“負能量”,不影響社會正能量的傳播,讓百姓感受到一個不真實的社會。粗俗的新聞節目偏離了社會發展的軌道,使民生新聞遠離了最初的發展軌道,長此以往會對扭曲人們的社會觀,降低對黨和國家的信任,失去民生新聞的價值。
2 把握民生新聞改革方向
2.1 新聞立意要有深度
新聞工作者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將新聞報道點和黨的方向一致,著眼于黨的方針政策的各項具體措施,給予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的信心。在新聞的內容選擇上不能過多關注百姓的日常瑣事,這樣的新聞缺乏一定的價值,對社會和百姓的沒影響,我們只是一個圍觀者的身份。民生新聞的立意要深要廣,要深入百姓身邊,將民生新聞作為百姓抒發自我情感的平臺,關注與百姓密切相關的黨的方針政策,將黨的政策同百姓呼聲結合在一起,起到上下交流溝通的目的,將大、小民生密切結合在一起,協調兩者之間的關系。要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摒棄低俗化的新聞立意,不斷促進民生新聞發展。
2.2 新聞選題要有廣度
在新聞選材方面,要在廣度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觸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是一些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包括時政、教育等方面,以此豐富民生新聞的內容,更好的體現出媒體的社會責任感。例如:某地方電視臺針對小學生下午放學早無人照顧,四處游蕩,甚至去網吧的狀況進行了報道,于是相關社區成立了義務課堂,聘請優秀退休教師擔任教師,對放學后的學生進行義務輔導教育,贏得了家長和教師的好評。越來越多的社區開始進行類似的活動,這種民生新聞選題很新穎,針對性強,有很大社會價值。
2.3 新聞內容要豐富多彩
民生新聞的生命力與其內容是密切相關的,內容要豐富多彩,摒棄原有的只圖熱鬧而忽視深度的內容,注重內容的清潔型和故事性,這樣才能使民生問題有血有肉,對問題的本質沒有進行深入分析,過于追求事件表面,百姓也只知道問題的表面性,而不能深入了解問題的實質,缺乏權威性的分析解讀,內容缺乏深度,新聞工作者對于重大的民生問題要進行展開分析,從原因到影響進行深入解讀,進行有深度有針對性的報道,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民生新聞的價值。
2.4 民生新聞要注重其監督職能
媒體具有很強的社會監督職能,隨著社會利益關系的日趨復雜,媒體在行使監督職能過程中也受到越來越大的約束,尤其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增長,對民生新聞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人們關注社會問題的主要渠道,主流媒體的輿論導向越來越重要。面對這種困境,民生新聞要在輿論監督中把握尺度,正確行使監督職能,從全局的眼光思考問題,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確保監督有效。同時要以獨特的視角進行問題研究,有效的推動社會的正常發展,講究方法,把握時機,真正發揮出民生新聞的監督效果。
3 不斷創新改革民生新聞,提升新聞質量
3.1 進行區域化創新
民生新聞更關注民生,所以在改革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區域進行區域化改革,民生新聞吸引百姓的地方就是其與百姓相關,所以民生新聞要將關注點著眼于本地區,不同地方電視臺要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這樣新聞才更加貼近本地區的實際,與百姓實際生活相聯系,提升民生新聞質量。不同地區的群眾具有不同的特點,新聞報道區域化才能和群眾收視習慣相吻合,百姓更有親切感,關注發生在百姓身邊具有社會價值的事件。
3.2 進行新聞節目策劃創新
節目策劃是對節目形式進行創新,以達到最大的收視效果的目的,更好地傳播新聞。在新聞形式上要不斷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新聞報道形式,采取采訪等方式,請教專業人士對最近的熱點新聞進行點評分析,使其更具權威性,同時也能吸引群眾眼球。將新聞的特征充分展現出來,同時還可以將采取群眾專家溝通的方式進行改編,采取新穎有創新的形式,對于一些有趣味性的民生新聞,還要講究氛圍融洽,以便更好的對民生新聞進行宣傳。
3.3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資源整合
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今天,電視新聞節目的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威脅,要想發展,就必須站在客觀角度分析,充分利用現有的互聯網途徑進行資源獲取和整合,拓展現有的發展空間,使電視民生新聞持續健康發展。欄目組要借助自身已有的影響力開拓市場,吸引民眾參與到民生新聞的策劃中去,形成良性互動。注重人文化產業化發展,與數字化社會密切聯系,把握數字媒體為電視民生新聞帶來機遇,勇于迎接挑戰。
3.4 注重人才培養,引進各方面人才
在新時期,電視媒體需要擴大發展面,在人才引進上,要注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其不僅具備新聞媒體方面的素質,還要具備網絡技術等方面的知識,這樣在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將互聯網同電視媒體更好融合在一起,同時要有謙虛的態度,能夠取長補短,要加強內部人才培養,向其他優秀媒體學習,不斷進行創新改革。
4 總結
民生新聞是反映民生問題的很重要途徑,是聯系百姓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渠道,在發展民生新聞時要明確現階段民生新聞發展的問題,抓住問題的本質,從新聞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注重進行區域化培養,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的特色,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把握民生新聞媒體的本質,充分發揮民生媒體的價值,關心百姓,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娟.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編排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2]宋卓.新時期如何提高電視民生新聞的品質[J].民營科技,2015(10):247.
[3]王曼寧.如何提高當今電視民生新聞主播的播音品質[J].電影評介,2014(13):90-92.
[4]閆新喜.淺談民生新聞的品質提升[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2(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