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職業素質是現在社會取用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一個擁有強健的體魄、超頑強意志力、敢于競爭、善于合作的高素質人才不論走到哪里都會是社會的寵兒。而高職院校作為大量輸出人才的生力軍,就需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尤其是在體育課堂中著重提高學生的抗打擊、受挫折能力和競爭合作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迎接來自社會的各種挑戰。
關鍵詞 職業素質 體育課堂 競爭與合作
隨著社會和科學的快速發展,現在的社會對于高素質、有綜合能力的人才需求量更大,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思。而體育課堂的教學無疑是一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力途徑。因此,如何在體育課堂教學的同時快速且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是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一、運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達到提高學生體能的目的
體育課一直是學生們所鐘愛的課堂,在體育課上,學生可以一展自己的特長,在證明自己的同時提高自身素質。在此同時又能鍛煉身體、強健體魄,而一副健康的身體則是做任何事的必要條件。擁有良好的身體狀況才能讓人正常發揮自己所具有的才能。
毛主席73歲還能橫渡長江,這與他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分不開的。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副健康的體魄,做任何事都會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就不能用自己的所能創造更大的價值,這將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一件事。
二、在體育課堂中有目的的增加一些競賽以提高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
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能力也是高職院校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板塊。
競爭是促進發展的根本,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競爭會使人產生奮斗的動力。而競爭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證明自己的一種方式。當所有人都在努力奮斗了,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何愁不能進步?而獨木難支,眾志成城,合作也是日常工作中的必要能力。畢竟一個人的優秀創造的財富是有限的,而一群人乃至一國人創造的財富則是無限的。
高職院??梢杂幸庾R的在體育課堂中增加一些諸如籃球賽、排球賽甚至接力賽等項目,學生在參加這些比賽的過程中,可以極大地提高自身協調能力[1]。而在此同時,這種團體性的活動要求學生在活動中團結協作、互相配合,創造共贏。使學生在參加比賽的同時,同步提高自己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并且養成遵守秩序、尊重對手和裁判的好習慣。這將在學生以后的工作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三、培養學生的意志品格、挖掘各自的職業素質
體育課堂作為一門實踐性的課程,在促使學生強健體魄的同時,還可以起到一些其他的作用,比如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抗打擊能力、受挫能力[2]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在體育課堂上,教師應有意識的關注各個學生的狀態,對遇事懦弱想要退縮的學生加以鼓勵并指導,使他們重拾信心,增強自信;而對于事事爭先、好勝心強的學生則要加以引導,使他們學會藏拙,太過的鋒芒畢露在出盡風頭的同時更是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危險。
同時,教師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抗打擊能力、受挫能力,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不可預知的挫折與打擊,輸不起的人會在這一重重地打擊中消磨斗志,最后歸于平淡,只有不畏打擊、不懼挫折的人才能在事業的道路上走的更遠、也更堅定。
比如馬云,早年曾到肯德基面試,面試的25個人中除了他自己,其它24人全部都被錄用了。如果馬云在當初的一次次失敗中慢慢沉寂,那么就不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更不會有如今肯德基被馬云收購這樣的事情發生。
四、抓住先進事例,進行榜樣教育
高職院校在體育課堂上可以利用劉翔、鄧亞萍等這些體育健兒不畏艱苦、頑強訓練,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取得榮譽的事跡來作為引導,促使學生以這些體育健兒為榜樣,培養不畏艱難、勇于向前的奮發精神。
而在此同時,身邊的榜樣會產生更大的影響。比如優秀學生骨干和老師的模范作用。高校評選的優秀學生骨干大多都在體育上有著優秀的成績,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先進分子作為榜樣,培養學生樹立自強不息的品格。
而老師的模范作用這個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一個具有良好的師德,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不畏艱苦,吃苦耐勞,給學生做陪練,指導后進生,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全部都先做到了。這樣一個老師無疑是學生們希望看到的,這樣積極地教育形象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踴躍參與一系列活動,這對以后的體育課堂教學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五、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在體育課堂中,教師要有意識的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或者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對彼此增加熟悉感,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增加對彼此的了解,如此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認同感,同時使學生擴大了交際圈子,從而通過這些交際圈子去獲取更多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六、結束語
高職院校要從各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去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著力去培養學生的抗打擊、受挫折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提高職業素養。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的不足及未來的就業方向,去不斷地改善優化自己,確保學生時刻保持樂觀的心態去迎接社會的各種挑戰。
參考文獻:
[1] 汪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職業能力滲透研究[J].科技資訊.2016(6):97.
[2] 武云明,董元卿.淺析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中職業素質的滲透研究[J].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014.4(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