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萍
摘 要: 本文對高校圖書館的工作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就特色專業建設服務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 特色專業建設 信息資源 人力資源管理
進行特色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在新的形勢下求生存及獲得持續競爭力和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手段。特色專業是高職院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辦學特色的基礎和核心,是人才培養的前提基礎和保障條件。學校圖書館作為本校教學和科研服務的文獻信息中心,它的中心工作必須與學校的發展同步,這是學校圖書館存在的根本。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對促進特色專業的教學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它將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與進步。實踐表明,學校圖書館積極主動地參與特色專業建設,既是促進其自身建設發展的需要,又是辦出特色、創建品牌形象的需要。圖書館如果積極參與特色專業建設,其自身的定位就得到保證。特色專業建設是學校發展的發動機,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就是特色專業建設與發展的推動器。
一、高職教育專業建設的重要性與特色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是高職教學內涵建設的核心,是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首先,專業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切入點,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速度較快,教育部開展的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工作有利力地推動了高職的辦學條件建設和教學內涵建設工程。其次,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每一所高職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專業及面向社會主要服務的行業和企業,與區域經濟有著較多的聯系,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再次,專業建設是人才培養質量的保證。
何謂特色?“特色”指的是既表現與眾不同,又顯示優于眾者。特色專業是指高等學校在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過程中,在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顯著特色,培養的學生在素質和能力上明顯優于其他專業并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有較高的聲譽。只有以特色專業彰顯辦學特色,以辦學特色顯現學校品牌,才能呈現出生機勃勃,走出一條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如何有效運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為特色專業建設服務
圖書館作為高職院校的文獻信息保障中心,其特色資源和服務應與辦學特色和發展水平協調統一。為特色專業提供專業化服務是高職院校圖書館拓展服務的必然,如何運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為特色專業建設服務是高校圖書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專業化信息資源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重要基礎,信息資源專業化建設是高職圖書館開展專業化服務的關鍵因素。(1)建立特色化的藏書體系。由于高校圖書館為教學、科研服務,讀者對圖書館的需求相對集中,這種以需求為導向已成為圖書館的各自不同的藏書特色,在網絡環境下電子文獻、網絡信息數量增加、類型豐富、資源共享已成為可能。高職院校應該依據本校的特色專業,利用自身的優勢密切配合廣大的科研人員,及時了解學科發展動態,構建具有較高的學術品位、情報價值并形成一定規模特色的藏書體系。努力使自身的藏書體系既能為本校的教學科研服務,又能為實現資源共享提供資源保障。(2)加強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信息網絡使圖書館的資源基礎突破了傳統的館藏局限,在網上獲取時效性強的信息對豐富館藏信息資源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圖書館必須在館藏數字化的基礎上加強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深層開發,充分了解網絡資源的基本分布狀況和獲取路徑,形成特色專業需要的信息資源并為之提供理論基礎。(3)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圖書館進行數字化建設過程中,要針對現有的館藏特色確定一定的建設項目,將館藏文獻有計劃有重點地數字化,除了將文獻信息組成聯機目錄數據庫實現館際互借、資源共享外,還應該加強具有自身特色的數字庫建設,根據本校的教學科研需求,立足自身的館藏文獻特色,建設全文數據庫或專題數據庫,為讀者提供一次性文獻。
(二)信息資源專業化建設能提高專業讀者使用信息的質量和效率。在高校圖書館的用戶群中,絕大部分是在校大學生及活躍在教學和科研前線的教師,他們對信息的專業性和深度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就對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增值服務,決定著一個圖書館在信息時代繼續生存的能力。高校圖書館必須依靠網絡環境,提供完善的創新型的服務,才能為提高學校的創新能力和科研競爭能力做出貢獻。網絡信息資源對讀者的信息素質提出新的要求,要從根本上提高網絡資源的利用率,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培養讀者的自我信息服務能力。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教育應以網絡信息檢索技能為主要內容,特別是對虛擬用戶認識和利用虛擬館藏能力的培養,是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內容。
三、當前高職圖書館存在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浪費現象。學校圖書館的人力資源主要是指館員,是指具有專業技能的或者有較高工作能力的或者有較雄厚學科背景知識的館員。特色專業資源建設要求圖書館提供專業人才保障,要求館員必須是既懂信息技術又具廣博的專業知識的新型圖書館員,必須具備利用各種檢索系統檢索和捕捉信息的能力,能指導用戶有效地利用信息系統的資源,從而實現獲取文獻信息資源的綜合保障。就目前情況看,學校圖書館在人力資源方面存在著浪費現象,主要表現在:第一是閑置浪費:表面看每個職工都有崗位,都被安排了,但實際上有的職工的崗位不明確,信息資源深層次開發和研究的業務工作卻沒有組織人力積極開展。第二是配置浪費:在圖書館人事安排的過程中存在人為因素,不是因崗要人,而是因人設崗,崗位人員的搭配不合理等。第三是人的創造性、積極性得不到有效發揮而造成的浪費。在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中,由于沒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實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等政策,館員的工作潛力、積極性等得不到正常有效發揮而造成的浪費。可見這種人力資源狀況根本就不能保證為特色專業建設提供服務。
(二)組織機構不完善不合理。圖書館業務運作以其機構設置為基點,圖書館的組織機構是其業務運作的保障。圖書館傳統的組織機構以“文獻信息為中心”,按文獻類型和加工利用時序及行政職能設立采訪、編目、流通、閱覽、參考咨詢、現代技術(或稱為系統部)和綜合辦公室等部門,這是一種職能部門化的物流管理結構,這種機構設置模式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很長時期內保持了穩定性。但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隨著圖書館現代化的發展,它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也日顯突出。比如,數字資源發展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有必要設立數字資源開發與服務的一個組織。學科服務是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提升讀者服務檔次和圖書館形象的重要方面,有必要設立專門組織或設專人實現這個功能。所以圖書館傳統組織機構模式不可能為特色專業建設提供良好的業務運作環境。這就需要圖書館調整或增設一些信息服務部門并對其進行有效地管理。但由于受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有不少圖書館在設立專業崗位時,還是沿用計劃經濟的模式,普遍存在因人設崗、因人錄用的現象。因為崗位設置不合理、不完善,使員工產生不滿情緒,失去工作熱情,對工作產生許多不良的影響。
(三)文獻信息資源缺少規模和保障。學校圖書館為特色專業建設服務的運行系統中,提供服務人才保障和良好的業務運作環境是基本的前提條件,而文獻信息資源系統是專業建設的物質和保證。學校專業建設需要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同時需要有全面支撐能力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系統。學科的發展定位決定了學科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規模和層次,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的層次影響著學科文獻信息的深度,相關學科及其發展定位與水平制約學科專業文獻信息,尤其是交叉、邊緣學科文獻信息的豐富程度更是制約學科專業文獻信息建設。其次,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水平、文獻信息資源的獲取渠道、文獻信息資源的保障水平等都是影響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因素。以專業建設為軸心,建立特色專業文獻信息資源保障系統是必要的。
四、結語
高職教育專業建設與高等學校的發展相互聯系、相互促進,與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更是密不可分。作為學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學校圖書館是教學、科研及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學校要辦出特色,關鍵是加強專業特別是特色專業建設。在特色專業建設中,圖書館要積極參與,對提升圖書館服務工作,提高學校知名度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陳雅沙.論高校圖書館特色專業信息資源專業化建設.河北科技圖苑,2010-05.
[2]夏登武.試論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特色化建設.現代情報,2003-05.
[3]張振吉.高職院校圖書館如何為特色專業提供教學保障.中國教育學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