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春
摘 要: 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并得到廣泛的實踐與推廣,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在時代發展中應運而生的。那么在教學實踐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到底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呢?怎樣的合作才有效?作者認為教師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指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在操作過程中適時地指導與幫助;讓學生學會表述、傾聽與思考;發揮小組成員的作用,擴寬思路,集思廣益;及時協調小組合作中存在的意見分歧;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表揚與點評。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合作學習 教學方法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見,在數學教學中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生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并得到廣泛實踐與推廣,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在時代發展中應運而生的。
那么,在教學實踐中,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到底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呢?怎樣合作才有效?筆者認為教師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指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操作過程中適時指導與幫助
數學學習需要學生歸納思維,也就是讓學生對大量材料,能夠在感知和試驗的基礎上,很好地進行思維歸納。需要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完成試驗,獲得數據。因此,小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通過小組合作形式,既能保證教學任務完成,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意義。
但在實施合作過程中有可能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問題,比如:老師已經向學生明確了合作任務,以及如何操作,但有的小組成員可能還不清楚,或者一些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還不明確操作程序。這時教師適時指導與幫助就顯得舉足輕重,使小組的合作學習正常開展。
二、讓學生學會表述、傾聽與思考
在合作學習中更需要學生的相互交流,一部分學生可能不大會進行合作與交流,這時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教給學生合作方法,如:讓他們在合作中學會表述自己的想法;注意傾聽其他成員的發言,并獨立思考。
如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46頁~48頁《認識人民幣》這一節課時,可以這樣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有效地合作學習。
1.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很多人民幣,咱們一起認一認、說一說,不認識的同學請小組成員幫你,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認得最多、認得最準?
2.生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
師:這么多人民幣,同學們都能認識,真了不起!不過,老師覺得這么多人民幣放在一起是不是太亂了,你們有什么好方法把它分一分?
3.生小組合作,整理人民幣。
向小組成員介紹你的分法,其他成員注意傾聽別人的分法。
4.請一個小組的代表上臺展示整理人民幣的方法,其他同學注意傾聽他的分法與自己的分法一樣嗎?有什么需要補充的?
這樣設計既讓學生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聽”的重要,在聽的過程中又能對問題進行有益思考,真正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
三、發揮小組成員的作用,擴寬思路,集思廣益
數學課堂中很多知識點是較為抽象的,再加上學生的個體差異,認識問題受限,僅靠某個學生,不能把問題回答全面。再者許多數學知識需要學生互相配合才能完成,這就需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分工合作讓學生各抒己見,廣泛表達自己的方法,集思廣益,通過有意義協商,互相補充,并從別人的發言中得到有益啟發。
例如,統計教學中大量數據,需要小組合作完成,從問題發現和提出到用合適的方法搜集和整理數據,再到做成統計圖,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這一系列環節都需要學生合作,發揮小組成員作用,進行分工合作,并就自己搜集的結果進行交流、評價和改進,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最終又在實踐中得以運用。
四、及時協調小組合作中存在的意見分歧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是在非常開放、寬松的氛圍中展開的,在這樣的氛圍中,才有可能產生思維的碰撞,才能激起智慧火花。當然,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大家的思維都非常活躍,不可避免出現焦點,或者存在意見分歧。因為不同學生有各不相同的經歷和思考問題的方式,解題思路和策略也不一樣,有時候,在合作過程中會對同一個問題發生爭執,學生往往會認為自己的解題方法更好。這是開展小組合作的很好時機,在學生對問題激烈討論之后,教師因勢利導,發揮主導作用,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協調,從而對問題,有一個更為明確而深刻的認識。通過教師適當的點撥,讓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而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個性得到尊重和發揮,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表揚與點評
要實現有效小組合作學習,就要很好地利用評價機制,對合作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把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結合起來,及時檢查、表揚與點評,特別應注重對過程的評價。讓學生認識到活動最有意義的是合作學習過程,從合作學習中感受合作學習方式,體會合作學習精神。評價可以是對合作小組的集體評價,也可以是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并側重于集體評價。這樣使小組成員認識到小組是一個學習共同體;而恰當地對個人進行評價,能提高學生個體對合作學習的參與度、積極性、獨創性,在小組內樹立榜樣,激發小組內競爭意識,以此調動其他成員參與積極性,將大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總而言之,學生是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下逐步發展的,學生的合作學習需要老師的有效指導,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圍繞適當學習目標,確定實現目標的最佳途徑,很好地協調,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積極思考,積極傾聽,教師要及時掌握合作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對于正確的想法要及時表揚,保障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學習才能達到預期的、令人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定強.小學數學教學策略[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劉娟娟.有效教學——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7.
[3]宋海英.行走課題——新課堂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問題與對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