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雪麗
摘 要: 小學數學優化課堂教學應重視發揮小組合作與動手操作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創設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積極采用學習材料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建構,這樣的“教”與“學”才能在師生交往互動過程中真正實現輕負高質的課堂教學目標。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優化措施 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與實施,追求優化數學課堂越來越成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小學數學實施輕負高質指通過課堂40分鐘教學,切實提高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高質量地完成既定的知識傳授和能力提高等任務,減輕教師和學生過重的教學負擔,使學生思想、文化、身體及心理等素質得以全面提高。我結合近幾年一線數學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實施優化課堂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體會。
一、重視發揮小組合作與動手操作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小學數學實施優化課堂教學,要特別重視發揮小組合作與動手操作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并且依據不同需要變換合作形式,而且在學生理解困難的時候恰當引入動手操作,使兩種形式發揮最大的教學效果,實現輕負高質的課堂教學目標。
教師應根據教學要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設置小組合作探究環節。但是合作探究前,教師應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并且每個學生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分工,都應擔任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說,學習任務已經落實到個人,在小組成員的合作下,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如教授《量長度》一課時就讓學生分組測量,于是他們有的做指揮,有的手拿鉛筆做記號,有的用尺子量……每個人都興高采烈地投入數學學習。此時小組合作學習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學生不僅學會如何測量,還鍛煉動手操作能力,更體會到合作的樂趣。
二、設計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活動
我在實踐教學中體會到學生非常喜歡教師設置有趣的和與生活接近的教學環節,這樣會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并且體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不會感到數學陌生。我在教學中會經常設置一些有趣的教學環節吸引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積極投入教學活動。當教師選取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通過這節課所學數學知識解決這道問題,就會感覺非常有成就感,教師教學質量得到提升,而且學生在今后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問題會想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
如下面一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教學內容:小學一年級《8,7,6加幾》
我在這節課中設計了“小兔乖乖跳啊跳”的游戲,教師先出示7+7=14,要求小兔子們先算出得數,然后迅速計算下面這些算式的數,如果比14大的就豎起耳朵跳一跳,如果比14小就乖乖地坐在那兒。明白游戲規則后,教師出示速算卡:8+6;7+4;6+5;4+8等,并提問:“小兔乖乖請選擇,”學生馬上判斷做出相應動作。課堂教學氣氛非常活躍,每個學生都非常愿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數學學習與幼兒園游戲活動比較是單調和枯燥的,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需要教師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通過設置好玩的猜一猜和比賽環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省時高效、輕負高質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玩中學、學中玩,玩得高興、學得主動。
三、采取學習材料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
數學學習材料是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的基本載體,是小學生感受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價值、形成正確數學觀的重要資源。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主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學習材料的多樣化、典型化是實現省時、有效和優質學習的基礎和保證。
比如,“找規律”學習材料。教師創造性地改編教材內容,注重課程資源開發。以藝術節為主線,安排“布置會場——眼力測驗——填入場券——找生活規律——創造頭飾規律”等情境,構成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這些情境中猜一猜、擺一擺、畫一畫、做一做,感受規律、創造規律。
在具體材料組織上,首先,舍棄教材中的聯歡會主題圖,因為主圖都是兩個一組的規律,比較簡單且內容重復。而是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通過學校藝術節布置會場的四幅圖(尺子、樹、氣球、花盆的排列),用多媒體呈現出兩個一組、三個一組的規律;有顏色的規律,也有形狀的規律。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其次,在填完開幕式入場券后,用表揚學生的掌聲引出生活中的規津。再次,很好地利用獎勵學生的頭飾(3只貓6只兔子),把原先沒規律的變得有規律,并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這個規律記下來,將它加工成開放性學習材料。既利用生成材料,又激發學生興趣,體現出教學的層次性。
四、結語
改進教學管理是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促進輕負高質學習的保障。學習不僅牽涉課堂教學問題,更多的是課外因素,如作業安排、教學管理、立德教育等。總之,要樹立為學生優化學習而教的觀念,創建有利于學生數學優化學習的環境,充分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在預設基礎上促進輕負高質生成,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樣的“教”與“學”才能在師生交往互動過程中真正實現輕負擔、高質量的課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錢岳新.關注扎實有效與輕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12).
[2]舒國萍.立足課堂,激發興趣,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小學數學輕負擔、高質量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版),2010,(7).
[3]陸軍裔.小學數學“輕負高質”的思考與實踐[J].讀寫算(教師版),2011,(14).
[4]徐修富.我的學習我作主——小學數學課堂自主學習的一些體會[J].素質教育論壇(下半月),2011,(2).|
[5]章玲.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施“科學減負”[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