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娜
摘 要: 近年來旅游行業快速興起,人們對酒店的標準不斷提升,酒店管理專項人才的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高職院校陸續設置酒店管理專業,試圖通過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改革使其人才培養的模式、水平與市場需求相符。本文就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針對存在的問題及酒店管理專業崗位(群)的需求,提出適合該崗位的課程建設與改革對策。
關鍵詞: 高職 酒店管理 課程改革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高職教育內容與實際需求的矛盾日益激化,關門辦學、脫離市場的現象十分突出,教師隊伍年輕化、實踐經驗缺乏的問題相當嚴重,教材脫離實際和滯后的情況非常普遍。因此,如何辦好高職院校,如何貼近市場需求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高職教學的課程建設與改革已經提上議事日程。
一、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酒店管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隨著我國旅游市場的快速發展,酒店管理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然而,該專業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僅跟不上行業發展的需要,而且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存在偏差,如教學觀念陳舊、教學內容老化、教學方法單一等,嚴重影響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行業發展的需求。
1.高校的評價體系重研究輕應用
由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定位與實施存在一定的差距,傳統高等教育思想仍然制約著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教改。高職院校的職稱評定體系以理論研究成果作為衡量的標準,而動手能力強的教師,卻在職稱評審上受到諸多影響,如高級技術職稱不能等同于副高。因此,這一評估體系制約了高職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發展,最終反映在教學上是重理論輕實踐,阻礙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訓練與培養。再加上這幾年高職院校發展較快,教師隊伍低齡化、缺乏企業背景和實踐經驗的情況比較嚴重,理論教學仍然占據著主要地位。
2.高職院校缺乏實訓教材
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理論教材品種較多,各類版本層出不窮,有國內版的,也有引進版的,教材內容同質化、脫離實際的現象十分普遍。許多教材的編寫不是根據崗位標準和工作流程,而是按照理論的邏輯體系組織教材內容,因此不切實際。真正能夠體現高職教育特點的實訓教材由于歷史和師資的原因,寥寥無幾,根本滿足不了教學需求,且教材歷史較短,還有諸多不夠完善和亟待改進的地方。
3.課堂教學方法單一
“重理論,輕實踐”必然會造成教學方法的單一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占據了整個教學方法的70%以上,原本要求動手能力較強的高職教育,仍然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以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方法為例,通識課、專業基礎課甚至專業課基本上以課堂教學為主,仍然十分注意課程的知識體系,因此,以知識為目標的教學方法運用得較為普遍,而知識應用與能力轉換的互動教學法的運用卻比較少,即使有單一能力項目的教學內容,大部分還是在教室完成,原因是傳統教學成本低,接受職業教育先進教學方法的途徑過窄,教學經驗不足,教改力度不大,實驗設備配置不完善等。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對策
1.以就業和能力為導向的指導思想
最近教育部經過調查與研究,結合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提出: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制定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構建出符合市場需要,符合學生要求,符合高職辦學特點,以“適用和實用”為依據的應用性課程體系。
2.以酒店崗位標準為依托的課程體系
高職教育的課程設計,必須以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為依托,科學設計課程體系和核心課程,整合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真正體現高職教育的職業教育特征和培養目標。工作崗位是根據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路徑或產品的提供方式來設計的,因此,專業核心課程的確定必須依托消費者消費行為路徑的關鍵點。以酒店管理專業核心課程設計為例,課程設計共分兩個層面:一個是服務層面,另一個是管理層面。服務層面課程設計的依據:客人到酒店消費開始“預訂—抵店—總臺接待—客房—餐飲—娛樂—購物—離店”。相對應的崗位是:總機—預訂員—門童—總臺服務員(含收銀員)—樓層清掃員—房務中心服務員—餐飲服務員—娛樂服務員—商場服務員—商務中心服務員。
3.以“教學做合一”為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突出能力目標,合理設計課堂教學方法。高職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的技能型人才,實際經驗和動手能力要求較高。能力的提高不是通過口授,更多依賴于動手和多次反復訓練,因此,它與知識為目標的課堂教學存在明顯的區別。以單元課堂教學過程設計為例,比較兩種不同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以知識為目標的單元課堂設計:(1)是什么;(2)為什么;(3)怎么樣。以能力為目標的單元課堂設計:(1)對問題的常規認識;(2)用專業手段剖析和提煉標準;(3)不斷訓練直至鞏固,并具備創新能力。前者強調知識體系與內容的邏輯性,講究層層推進的教學手法;后者突出對比,強調規范與程序的標準化,能力的反復訓練,直至鞏固和具備創新能力,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行為教學過程。至于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具多樣性,如情景、模擬、仿真、頂崗、工學交替等,形象、生動、直觀,參與性強,教學效果顯著,能真正體現職業教育的特征。
總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建設只有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制定準確的培養目標,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快速、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敬曉.淺談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0,16(6):84-85.
[2]彭靜.淺談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2(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