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艷霞
語言表達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高艷霞
干任何職業都要從熱愛開始,這是我從事了多年教育工作總結出的一個道理。自2014年作為全國青少兒播音主持專委會在濰坊的分中心,我們承接了專委會在濰坊地區的播音主持教學推廣工作。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們通過語言培訓、考級及各項活動的開展,使當地的孩子對語言表達的認識從零基礎到熟練地掌握,最后再到各項大型活動中都能呈現出精彩的表演。這期間每個學播音的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長,這也讓我深深地愛上了播音主持這門藝術教育門類,更讓我意識到語言對孩子的重要性。語言表達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科學研究表明,3—6歲是少兒語言的敏感期,5—16歲是少兒語言習慣、閱讀習慣、寫作能力以及交往能力形成的關鍵期。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能夠正確的發音,并能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將為孩子將來的語言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良好的語言表達是一種重要的交流能力,這種能力無疑是今后孩子在社會競爭中的一個重要砝碼。
我曾經在幼兒園里從事過幼教工作,很多孩子在3—6歲這個時期不能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愿望而造成一些間接的傷害。記憶中有一件事情,有一天我值晚班,剛剛打掃好衛生準備回家,這時接到了班上小朋友小杰媽媽的電話,她說:“今天小杰發燒38﹒5℃了為什么老師沒發現?”家長的語氣很生硬,并氣呼呼地說要找園長。我努力搜尋著殘存的記憶,的確,小杰當天臉紅紅的,而且呆呆地坐在凳子上,與往常確實有所不同,可能真的是不舒服了。但由于班級孩子太多,忙著要料理別的事情,所以我沒能及時發現孩子的病情。當時真的是非常內疚,一直在給小杰媽媽道歉。但現在作為一名語言教育者,我清晰地知道,如果這時孩子能及時告訴老師自己不舒服,那么就會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還有的孩子在5—15歲這個年齡段攻擊性很強,我也關注過這些問題孩子。大多數是因為語言發展遲緩,跟不上肢體語言的發展,所以急于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出現過激行為。比如,原本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這樣處理的:“xxx我們是好朋友,我很喜歡你的xxx玩具,能讓我玩會兒嗎?”但有的孩子不能用語言良好地去表達內心的想法,就直接把語言變成了搶。久而久之這類孩子就被家長和老師定義為攻擊性強的孩子。所以在孩子5—16歲的語言發展關鍵期對其進行語言鍛煉是非常必要的。
有不少孩子在學校不善于表達,課堂上不敢發言,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喜歡充當旁聽者,不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在只有自家人的環境里卻可以滔滔不絕,見到客人卻又成了小啞人。遇到這些情況,有的家長認為等孩子長大了就會自然而然變好的,實際上不然。如果錯過了最佳的語言學習期,有可能造成孩子性格內向,終生成為一個不善表達的人,溝通將成為他們人生最大的障礙。反之,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得到語言的系統培訓,將讓孩子從學會情緒管理,樂于表達自我,逐漸建立自信,最終達到和諧的人際關系,讓孩子成為一個有完善人格并有語言魅力的人。
例如,我們第一批小學員里有一個叫小薇的小女生,她性格靦腆不愛說話,當你叫她小薇的時候,她最經典的動作就是拽著自己的衣服角,小臉通紅,眼睛不敢直視你。她的媽媽為了讓她更加自信,果斷地把她送到了我們這里,通過兩年多的學習,現在的小薇可以說是脫胎換骨,不但在陌生人面前可以落落大方地講話而且相當有范兒,在學校里她還競選了小隊長,今年在我們的春晚選拔賽中,小薇憑借一首大氣磅礴的詩歌朗誦,成為比賽當中的佼佼者。前后兩年的播音專業學習,讓小微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我真的驚嘆于語言培訓的力量。我想這也充分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好口才是訓練出來的,而不是天生的。

>>高艷霞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在為人處世等各方面的表現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我努力從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身上找到了他們的共同點。在和這些父母交往的過程中,你會感覺到他們對自己孩子的欣賞有時候讓你動容。但欣賞并不等于不切實際的夸獎和鼓勵,而是來自內心的一種默默支持,一種心照不宣的力量。這些家長還有一個共性,原則性強,不讓孩子輕易脫課,知道讓孩子如何堅持學習,而不是無條件的妥協縱容,并注意在家中給孩子復習鞏固,保持和老師的有效溝通。
事實也是如此,每次在各類演講、朗誦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孩子,他們的爸爸媽媽也都是非常優秀的家長。他們大到對孩子節目的選材、每個章節的朗誦,小到對服裝、音樂、道具的選擇,都是親力親為,盡心盡力,每一名優秀的小主持人身后都有一位真心付出的家長。我常常把教育比作是一棵小樹的成長,而家庭教育就是樹的根基,所以孩子在語言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家庭語言環境的支撐。
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媽媽和家庭的主要成員是孩子學習語言最好的老師。在家庭中,要多鼓勵孩子說話,并且積極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得到跟很多的語言信息,并儲存在腦子里。還可以借助繪本閱讀的形式來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并讓孩子積極地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這樣等孩子再去表達時,這些信息將作為貯備素材,源源不斷地給孩子的表達以支持。
我們國家還有一種孩子叫留守兒童,他們常年見不到父母,長期跟老人居住在一起,成長環境堪憂,在這樣的環境里,這些孩子的性格膽小懦弱,語言發展也是遲緩的。所以在此我也呼吁那些留下孩子去外工作的父母,愛孩子就請從陪伴開始,不要以工作忙等理由推脫陪伴孩子。因為就連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從沒有一次缺席過女兒的家長會,并且每天晚上都會和家人共進晚餐。所以,家長們,多留些時間給孩子吧,他們的成長不可復制。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過:一個人可以面對多少人,就代表這個人的成就有多大!無論是政界領袖還是商界奇才,古今中外深具影響力的成功人士大都是善于演講的語言大師。好口才成就好人生,無論是上課發言、與人交往、參加活動、競選演講還是將來長大求學、求職面試、發表講話……好口才都將是我們人生中最亮麗的一張名片,是通往成功之門的敲門磚。所以,愛孩子就從訓練他的語言表達開始吧!
(作者單位:全國青少兒播音主持專委會山東濰坊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