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教育是民族的未來,是社會的希望。為此,如何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就是眼下各“高等院校”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對提高大學生的素養有著無可厚非的作用。新時期,各高校莘莘學子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許多新的困境,因此,筆者通過撰寫該文,擬列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不斷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文中存在的問題擬提出相應的對策,為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國家、社會及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予以了格外的關注,通過不斷的改善和加強,取得一定成績,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1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通過授課、現代化網絡技術等相關載體對受教育者進行正面的思想引導、感化,進而使其涉世后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并能為社會的發展傳遞正能量。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大學生缺乏對理論知識的思考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還需要學習儲備尚未認知和不熟知的知識,知識結構需不斷完善,思想觀念在不斷變化,其塑造性還是十分明顯。當今大學生缺乏理論自信,他們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程中學習目標不明確,在整個學習中并非主導性。缺乏對應學知識的探討和思考,盲目追究考試合格,對內容并沒有完全了解。在學習過程中,缺少對自己的素質培養,對自我思考深度不夠,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上對理論知識知之甚少。
1.2 講授內容需要改進
多數教育者忽視了對大學生思想的啟發和探索性教育的作用,還是老一套“傳授知識為主”,對于學生的實踐,讓學生能夠真的將學到的東西用于實踐,由于學校問題,在學生實踐的問題上難以解決,即使是實施實踐教學,也難以達到對學生實踐性教學的目的,實踐效果很不明顯,有實踐僅僅而且只是為了“學分”或者“課時”而完成任務!。有些科任不認真備課,教學過程隨意性很強,照本宣科甚至拖堂,說服力較差,不能根據時代的發展而更改培養計劃去講授知識,對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不良的影響,迫切需要得到妥善解決。
1.3 授課形式不夠多樣化
現在的高校對教育都是以理論教學為主,以教學進度和對書本知識為重點。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提高沒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對學院開設課程的興趣不高,不能讓學生帶著興趣主動地去摸索問題,學生反而覺得課堂枯燥無味。
1.4 互聯網興起的影響逐漸加大
信息化在不斷的更新和改變,網絡成了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尤其對于年輕人而言,但由于制度配套不完整、管理程序等不健全,網絡中一些消極、惡劣等信息對青年學生的身心和生活健康有了不好的影響。有的學生違法犯罪令父母大失所望。
1.5 管理制度不健全
當前一些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問題,究其原因,管理制度沒有先進性。規章制度是有效展開管理的一個重要標準和原則。但高校,有關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辦法、制度或措施等均很少見。雖然有些高校在管理方面做了改革和創新,但實施效果不佳,且可操作性并不是很強且管理制度過于和學生實際不符合。
1.6 由于行政化原因,負責學生口老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不高。
與一直處在教學一線的人員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質亟需加強。現在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中,多數是教學經驗較少的青年教師甚至是剛從學校畢業( 包括碩士生) 參加工作的,他們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或沒有經歷過類似的教育管理。
2 我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對策
為使高校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得到進步,大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這不僅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而且也是他們職業的應有之義。順應形勢,采取有效措施方能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同步進行,進而讓學生全面發展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變。
2.1 轉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方式
高校應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成才的培養,創造新的平臺,運用新的載體,創建新的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結合起來,將學生認為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課變得更有魅力,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細致入微的融入到課堂以及學生的頭腦中,如此等等。以剛性教育和柔性教育相結合,形成合力,創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體制機制,從而趨近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2.2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技能訓練的力度
學校可以按照計劃定期組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進行學習,提高教學技能,參加相關的教學交流和專家的知識講座等,為其搭建相互交流的平臺,交流經驗或更新各自的已有知識,著力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疑點和難點。同時,要創新工作方法,建立好有效的獎勵辦法和措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全身心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備課,要結合現代新媒體教學的要求,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成通俗易懂的具體生活,充分利用好新媒體對知識的傳播力量。換一種教學方式,對于教學的效果會有很大的促進。
2.3 多元化、多方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在以網絡為傳輸知識載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以網絡為媒介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媒體的一些功能對于提升學生的興趣和轉變教學思維有很大的帶動作用,形象生動地書本知識通過視頻、音頻、圖案等方式授予學生。
2.4 切實加強學生管理
大學生管理的辦法不再像過去一樣以老師主導一切,而是要采取讓大學生自己管理的方式,讓大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高校是為社會貢獻、提供人才的紐帶。因此,對于大學生的管理要嚴格、重視。具體來說有如下幾點:第一,要制訂一些符合實際的規章制度;第二,要開展相關的思想工作;第三,班主任要定期召開團組織生活、多與學生交流溝通;第四,加強生宿舍管理,班主任及輔導員要重視對于寢室的檢查,以防大學生的生活中不良行為對生活和學習造成危害,弘揚正能量;第五,對大學生實行獎勵性原則。第六,要關愛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充分的存在感。
2.5 完善對學生的管理制度
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可以讓工作有依可行,有據可遵,按照規則辦事,這也是依法治校的一個舉措,規則是大家都要遵守的,不參合私人感情的。自古以來,不少專家、學著、社會人群等倡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但要在高校真正將這項工作落地到實處,現有相關制度就印證其存在的合理性。
2.6 強抓學生管理隊伍工作人員能力建設
(1)做好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關鍵要有一批高素質的負責人和專業化的學生管理工作者;
(2)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隊伍職業化,首先須解決當前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處理事情的方法要文明,爭取做到“以德化人”;
(3)專職輔導員、學生口負責的老師、團支書等齊抓共管,采取一切能提高高校學生工作干部隊伍素質的措施。因此,為了履行好大學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高校應建設好一支實踐知識豐富、能力強、思維新、懂管理學生工作干部隊伍。
一言以蔽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越來越獲得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們要加強管理,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適應新形勢,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創新教育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工程。永續的思考、探究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才能適應社會的新發展、新要求。并堅持有效地踐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管理機制,才能更好地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邁向新的臺階、突破新的跨越!
參考文獻
[1]馬小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黨史文苑(下半月),2010(03).
[2]趙旭陽,柴江,李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1(03).
[3]王靜,梅宗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09).
作者單位
安順學院政法學院 貴州省安順市 5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