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美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東善橋中心小學,江蘇南京211153)
讓評價化為春雨─淺談品社課堂評價語言
葛天美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東善橋中心小學,江蘇南京211153)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如果老師能靈活運用課堂評價,把對學生的句句評價化為春天飄下的絲絲細雨,那么學生學習品社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其良好的品德也會很快形成。
品社;評價;春雨;誤區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在品社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一個設計精美的課件對上好品德課固然重要,但是上課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課堂評價也至關重要??涿兰~斯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如果老師能靈活運用課堂評價,把對學生的句句評價化為春天飄下的絲絲細雨,那么學生學習品社的積極性會如雨后春筍一樣蓬蓬勃勃,學生良好的品德形成也會更快。不過要讓“評價”如春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評價語言大多是在課堂的生成中隨機產生的,因此光靠課前的預設并不夠。這就需要品德教師在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不斷的錘煉中提高自己的評價水平,從而能在不同的情境中靈活地駕馭各種不同的語言。
要想把評價化為春雨,首先要避免品德課堂上出現的評價誤區:
誤區一:對學生的回答不評價——不能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指向。
比如一位老師在給學生講《從一滴水說起》一課時,講過浪費和污染水資源的現象后,讓學生寫節約用水的標語,通過這一環節促使學生懂得節約用水重要意義,能自覺養成珍惜資源的良好習慣。
學生寫好之后,老師問:誰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環保標語。生1:節約水資源,責任人人有。師:嗯,請坐。生2:節約每滴水,造福全人類。師:請坐。學生積極舉手發言換來的是老師模糊的評價,學生還會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嗎?學生也不知道自己回答的是好還是壞,這能激發學生節約用水、珍惜用水的熱情嗎?
誤區二:對學生的評價缺乏針對性——不能凸顯學生的獨特。
蘇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跟著唐僧去西游》中有一個環節是了解印度文化,開拓學生視野,領悟印度文化的魅力。教學中,老師通過播放印度舞蹈視頻,交流感受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印度舞蹈的獨特魅力??赐暌曨l之后,教師是這樣做的。
師:這段視頻給你什么感受?生1:很美!師:好,誰再來說?生2:很妖艷。旁邊有學生哈哈大笑。師:好,真不錯!還有誰想說?生3:印度舞蹈與中國舞蹈很不一樣。師:嗯,同學們說得很棒!
可能是思維定式,面對學生多姿多彩的發言,該老師評價語言在“好,誰再來說”“好,真不錯”“好,還有誰想說”這幾句話之間交換。在學生嘲笑回答妖艷的同學時,老師也只是說了一個“好”字,無視嘲笑的同學。
教師在備課時精心設計,過渡流暢,再加上課件的渲染,學生的興趣會被激發出來。他們的回答雖然簡約但并不簡單,老師的評價卻非常簡單。老師只是千篇一律、單調地說“好”,沒有針對性,鮮活的課堂生命力就大打折扣了,讓課堂稍顯蒼白。
誤區三:評價內容過于單一化。
只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沒有重視過程評價,或只重視知識評價,沒有關注學習方式和情感的體驗的評價。比如說老師的評價只限于學生答案的對錯,忽視了學生積極回答的態度。
在《美麗富饒的寶島》這節課上,老師請學生在祖國的版圖上找出臺灣省,說出臺灣省的位置。有學生把海南省指成了臺灣省。老師評價說:這么簡單的問題你都錯,真讓人失望。學生的情緒立刻低落下來,垂頭喪氣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說不定還想:以后再也不舉手回答問題了。老師忽視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態度,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那么,老師怎么做才能把評價化為春雨,調動學生學習品社課的積極性呢?
愛因斯坦認為:“情感和愿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造背后的動力,不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種努力和創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苯逃睦韺W認為,在教育的情景中,互動的情感關系是學生最終取得學業成功、教師最終實現教育目的的關鍵。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會因教師的勉勵、幫助而更加努力,教師也會因學生的敬佩和擁戴而更加熱愛教育事業。
有經驗的教師在品德與社會課上,會充分利用教材和自己的教學素養,讓自己的情感和教材與學生的情感相容。教師充滿激情的闡述,引導學生打開心靈,促使學生感同身受,產生情感共鳴。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飽含感情,而不應該是平平淡淡,干巴巴的。用贊嘆的語氣進行評價,如:“你講得精彩極了!”“你分析得真有道理。”與平淡地說“講得不錯”“分析得有道理”相比,學生更容易被老師真誠和鼓勵的話語所打動,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蛘哂眠z憾的語氣說:我很為你惋惜,其實你可以答得更好。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币虼死蠋煂W生充滿情感的評價往往會推起課堂的高潮,點燃學生的激情,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
然而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語言光是有感情是不夠的,還要根據學生回答的不同內容加以調整,做到貼切自然,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樹葉,每一個孩子都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獨一無二的。如果老師在對學生的課堂評價能夠做到因人而評,評出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一定會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白吭降募钍钦业侥芰椭艺\的可靠途徑”。
如在上述《跟著唐僧去西游》一例中,老師評價學生對觀看印度舞蹈的感受,如果老師對回答很美的學生說“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學生會更加自豪;對回答很妖艷的學生說“你領悟了印度舞蹈的精髓”,學生一定會對自己的回答沾沾自喜,而且剛才嘲笑他的同學也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老師的評價既鼓勵了回答問題的學生,也暗暗批評了嘲笑的同學,可以起到一石二鳥的效果。
教師只有讓自己的評價語言精確精準、對癥下藥,才能打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口服心服,才能讓德育之花在學生的心田盡情綻放!
評價不應該局限于學生回答問題的對錯,而應該是對學生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其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學習能力和方法。包括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等。
第三,學習效果。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
如上文舉例讓學生指出臺灣島的過程中,學生沒指對。如果老師說:沒關系,再給你一點時間你再找找看。學生經過仔細辨認指出臺灣島之后,老師說:你看,只要細心一點就能找出來。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更大,而且會向老師的要求——細心去提高自己。
老師評價固然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學生聽多了,也會麻木。如果老師能換個方式,讓學生給學生評價,或許更能激發他們的熱情,更能喚起他們的主體意識。
在教學五年級品社《李奶奶身上的傷痕》這一課時,老師給學生看了南京大屠殺的相關資料后問:此時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說什么?很多學生都說很氣憤、憤怒。其中有一個學生回答:我想來一場日本大屠殺。這時老師把評價拋給了其他學生,問:你們覺得這樣做對不對?有一個學生評價說:我覺得這樣做不對,這樣做,就像別人偷了你的東西,你再去偷別人東西一樣。然后老師再評價這個學生的評價:你比喻得很恰當。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學生的比喻生動形象,符合學生的認知,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同。評價的學生也會為自己的評價而自豪,學習更有動力。
如對表現好的學生豎起大拇指無聲地贊揚;孩子回答完問題后,與之握握手,摸摸他的頭,對他進行肯定和安慰。通過這樣的肢體語言來加強評價的效果,也會讓學生的內心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受到更大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品社的興趣。
一堂課或歡聲笑語,或發人深省。教師的評價不是很多,或錦上添花,或一針見血。學生喜歡看的動漫、綜藝節目,愛玩的游戲,還有流行的網絡用語,老師也能和學生侃侃而談。這樣的課堂才是生機勃勃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才是打動學生心靈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品德課堂。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總之,教學的魅力從某種意義上講,體現的是語言的魅力。而品德教師的教學中評價語言的水平既能夠反映教師本身的學識水平和思想水平,也是品德教師個人修養的綜合表現??涿兰~斯還說過:“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逼返吕蠋焸?,讓我們把自己的評價化為春雨吧,讓之隨風飄入課堂,滋潤學生的心靈,讓優良的品德在學生心田中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1]祁麗朵.即時評價彰顯助學課堂精彩[J].小學教學研究,2016(5).
[2]陳云芳.多元評價——讓品社課堂閃動“智慧”的火焰[J].黑河教育,2016,(07):48-49.
[3]董成立.讓評價助力品社課堂[J].教育藝術,2015,(11):46-47.
[4]歐陽麗琴.讓教學評價生出藝術之花[J].教書育人,2015,(07):29-30.
[5]周孫鑫.多元評價助力品社教學[J].上海教育,2015,(Z1):76.
葛天美,1976年生,女,江蘇江寧人,現任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東善橋中心小學品德老師,江寧區品德骨干教師、江寧區優秀班主任,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