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莉莉
(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江蘇南通 226100)
踐課堂 塑素養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路徑探究
施莉莉
(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江蘇南通 226100)
核心素養的滲透和塑造是當下課堂的首要目標和任務,思想品德課程本身就是以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為目標的基礎課程。在這項課程落實的過程中,如何將思想道德素養與學生核心素養相融合,以此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這是我們教師必須深入探究和實踐的首要任務。
核心素養;思想品德;任務路徑
思想品德課是顯性的德育課程,能有效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核心素養是新時期初中思想品德學科價值追求的應然性,也是新課改的重要要求。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必須把握核心素養的內涵,遵循立德樹人第一的原則,更新教學理念,精心研讀教材,改進教學策略與方法,更好地培養初中生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觀察社會問題的能力是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前提,也是思想品德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部分。觀察能力理論上講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能力,是個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直接認識,因此又被稱為“思維的直覺”。這種思維直覺不是先天就有,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適當給予指導。思維起源于疑惑,首先提出問題,然后進行思考獲取答案,最后不斷檢驗的過程,一般由主體自問自答。不過外部提問也可以啟發思維。因此在教學中,思想品德教師應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自己獨立思考,以此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
例如,在講授九年級教材中的《走共同富裕之路》這一課內容時,我布置了一個任務,要求學生在學習這一課前,調查、總結自己家里近幾年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情況變化,并以報告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以此為核心和依據,談談自己對中國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的體會。課堂上氣氛十分活躍,有的學生將幾篇報告做了對比,從社會貧富差距的角度切入主題,強調人們的生活水平差異化愈演愈烈;也有的同學在調查報告的基礎上以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為側重點,闡述了我國目前的經濟狀況及發展前景。討論完調查報告后,我又讓每個同學都概括地講講他們心中的中國夢。同學們都表現得很積極。有的說希望所有的老百姓都能盡快過上小康生活,再也沒有落后和貧窮;還有些同學提出了現如今的環境現狀,希冀可以引起每個公民及有關部門的關注,盡快解決已經出現的污染問題。最后我對他們的發言做了一個簡明的總結:所有同學的中國夢根本上都是一致的,就是大家共同努力,把中國建設成一個更加民主文明的、綜合實力靠前的國家,這也是當前國家的首要目標。
多媒體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相關圖片、視頻等素材,這種教學方式生動形象,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更為活躍,也鍛煉了他們的思考能力,不少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受到了師生的普遍歡迎。而思想品德教師任重道遠,要按照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以學生的未來發展為關注點,慎重選擇圖文素材,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各種傳統美德,改正不良習慣,做到資源真正服務于教學。
例如,在教學《笑對生活》一課時,我通過使用多媒體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一些名人事跡,其中重點播放了海倫·凱勒的故事。學生都十分認真地觀看了視頻。當看到從小失去視力的聾啞人海倫·凱勒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用堅強的內心正面所有痛苦,跟著自己老師刻苦學習,終于成為影響世界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時,不少學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部分學生表示要以她為楷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這時,我引出了這堂課要學習的主題內容,告訴同學們當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能逃避,要想辦法克服解決,這是走向成功的必要之路。學生也都很認同,表示以后不管有什么挫折,都絕不會后退,要像海倫·凱勒一樣勇往直前,永不言敗,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過播放視頻,不經意間便讓學生有了自己的感觀,各種情緒都會迸發出來,他們的人生觀也逐漸樹立起來。
思想品德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及時糾正部分學生不良的價值觀傾向,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自我思考,在此過程中培養他們對各種事情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得學生具有辯證思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有了更為廣闊的平臺,因此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加強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例如,在講到《科教興國》一課時,我讓學生試著分析科技的重要性。大部分同學得出的結論是科技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十分深刻,應大力提倡發展科技;也有同學存在不一樣的觀點,他們認為科技帶來了諸多嚴峻的問題,比如環境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各種網絡詐騙屢禁不止。對此,我決定做一個主題探究,把學生分為兩個相反的辯論方,正方選手收集資料證明科技的進步對社會所起到的推動作用,反方選手收集資料證明科技的快速發展帶來的種種弊端。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答辯,以此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讓他們的思維交流碰撞,從而可以全面地思考問題。
科學的核心素養應該包括公共參與,而在課堂上開展合作探究的目的就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這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
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關鍵步驟,不僅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向,促進他們全面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因此教師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做好教學評價工作,不只是從學生的學習方面展開,而且應該對他們的學習態度、道德品質做一個全面的分析。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工作中深入了解每個學生,談話、成長記錄檔案都是較直接的可用方式。
例如,在復習《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一課時,由于本課內容涉及幾個比較重要的消費者權利,我在基本知識復習過一遍以后,讓學生拿出筆和紙來集體默寫這幾個權利的名稱,這是必考知識點。因此我要求每位學生都要默寫,結果基本上都能過關。我特別關注班級里的幾個學困生,尤其對他們默寫的情況給予了客觀的評價,表揚了他們并要求今后再接再厲。然后我要求學生要清楚地理解并辨別這幾個權利,并安排了幾個學習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對每個權利進行大致的解釋。有的同學解釋得基本和教材中的內容一致;有的同學仍然處于識記階段,并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但由于這是中考第一輪復習階段,主要以識記為主,我并沒有批評他們,而是鼓勵他們結合課本上的教材實例進行自主學習。
評價要有一定的針對性,發現學生的進步要適當給予一定的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學生的缺點盡量委婉指出,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教師必須形成自己的評價體系,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況,改善他們的學習行為,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培養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關注中學生發展,培育核心素養,是思想品德教師面臨的一項重任。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探究新知的內驅力和主動性。在不斷提高教學實效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課程核心素養,使其成為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
[1]楊春輝.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5(03).
施莉莉,1982年7月,女,江蘇海門人,長期從事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