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翠霞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實驗學校,廣東惠州 516100)
民主治班
——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
葉翠霞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實驗學校,廣東惠州 516100)
在班級管理中,要想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必須以學生為本,通過民主治班,讓學生當家作主,并結合班主任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有效發揮。
民主;主觀能動性;自主管理
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筆者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總結出:只有以學生為本,民主治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適時發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才能保證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所謂班級民主管理,就是班主任不再獨攬管理大權,而是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當家作主,參與班里的每一項事務,從而營造出自主管理的氛圍。
班級目標就是班級前進發展的動力。所以,每接手一個新班級,我都會先組織全體學生商討:我們應該生活在一個怎樣的集體里?成長為一個怎樣的人?讓學生各抒己見,最后綜合大家的意見,總結出班級目標張貼出來。這樣的班級目標盡管不一定全面、唯美,卻是班主任和全體學生共同商定的,是符合大家內心意愿的,也必然能激起學生為之奮斗的熱情。
“無規矩不成方圓”,每個班集體都必須制定相應的班規、班法以制約學生的行為。操作中,我遵循“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原則,即讓學生圍繞班級目標討論: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不該做?為了實現班級目標,我們還能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讓學生出謀劃策,最后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自主管理制度。
在我們常規的班級管理中,班干部的職位無非就是班長、體育委員等,還有許多區域是無人監管的,如圖書角、學生在校園里的安全、文明監督等。如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吸引一批積極分子為班級服務,消除這些管理死角?我的做法是:不對班干的職位作嚴格的設定,而是發動學生自己到生活中去發現可以管轄的區域,并為之設定一個相應的職務。如:管理圖書角的叫圖書管理員,監督學生在校園里是否玩危險游戲的叫校園安全監督員……只要是合理的職位都予以采納,不限制數量,力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當然,對這些職位的干部選舉,我也推崇由學生做主,通過自薦、他薦、民主投票的方式,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選出最有能力、最使人信服的班級中堅力量。
班干責任制,就是根據班干職務的不同,劃分相應的責任區域,實行定崗定責。
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班主任應對班干部進行崗位培訓,使其明確自身的職責,知道開展工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樹立其服務集體、做同學表率的思想,讓他們明白自己既是班級事務的管理者,又是同學們的好幫手。第二,設立班干考核制度,發動全體學生隨時監督班干的工作和行為。一周一小結,對工作能力不足或責任心不強而又屢教不改的班干部進行罷免和重新選舉。
表面上看,班干責任制提高的只是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實際上,在這種管理與被管理、考核與被考核的互動中,催生的是全體學生“人人管我,我管人人”的主人翁意識。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得到了培養。
小組是班級群體的基本單位,它以人數少、管理便捷的優勢常被老師們應用于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同樣,在班級管理中,我們也可以化班為組,采用小組管理的方式,通過推行小組量化機制,實施小組捆綁獎懲,使組內成員相互促進、共同進步,最終實現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具體做法如下:
(1)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建小組。即把學生按學習成績、思想行為的差異分成四個層次,然后每個小組都配比四個層次的學生。值得注意的是:組內人數不能太多,以4至5人為宜;還要注意男女的比例;組內成員最好是朋友關系,這樣更有利于小組的管理。
(2)加強小組建設。在小組建立之初,班主任應先明確指出,小組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班集體,小組長就是這個集體的小老師,他的責任是督促組內成員做好自我管理。小組長要帶領成員制定組名和小組目標,以增強組員對小組的歸屬感。為了方便管理,小組長還可以組建自己的“內閣”,給成員分配任務,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3)圍繞班級目標、班規班法對學生在學習、衛生、紀律等方面的表現進行量化打分,一月一小結,最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捆綁獎懲。對于達標的小組給予相應的獎勵,否則給予相應的懲罰。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表現不僅代表個人的利益,還會影響整個小組;另一方面,通過組員之間的相互督促、相互幫助,實現學生的共同發展,尤其避免了“雙差生”破罐子破摔行為的發生。
所以,小組捆綁管理其實就是通過以生帶生、以生促生、以生強生的民主管理模式,它最終實現的是學生的自主管理。
小學生年齡小,情感、意志等方面發育還不成熟,容易出現行為控制能力差,處理問題任意妄為、不計后果的情況。這給班級的自主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隱患。因此,班主任應密切關注學生的表現,適時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指導學生的行為。
(1)及時化解學生間的矛盾。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過程中,學生間總避免不了發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如“×××只針對我,我明明上課沒講話,他卻記了我的名”,等等。這時,班主任應俯下身子,及時調解。如果是管理者的問題,就要看看他是否方法不對,然后指導他開展工作的方法;如果是被管理者的問題,則要對他進行教育。盡量在矛盾升級之前把它化解,以保障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2)注重后進生的心理成長。后進生由于能力差、思想落后等因素,常常淪為班級的邊緣人物,這也使得他們不愿參與到班級事務中。要改變這一現狀,我認為應從后進生的心理著手,一方面多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盡量創造機會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滋味;另一方面,教育全班學生要以寬容的心態去接納他們、幫助他們,必要時班級政策也向他們傾斜。比如在成績考核時,給他們設定一個“跳一跳”就能實現的目標……以此來激發他們奮斗的意識,增強他們對班級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3)培養健康向上的班級輿論。健康向上的輿論能驅邪扶正、催人奮進。它是良好班風形成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實現自主管理的催化劑。班主任應抓住一切有利契機培養健康、正確的班級輿論。可以通過黑板報、學習園地、主題班會等文化陣地對學生進行正能量的宣傳,也可以通過表揚先進、樹立榜樣的方式激發學生向善、向上的意識。
在班級管理中,要想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就必須高度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民主治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適當發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使班級管理真正成為學生大展身手的舞臺。
[1] 李春英.淺談如何民主治班,讓學生學會自主管理[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41).
[2] 陳建仁.民主治班,讓學生學會自主管理[J].散文百家,2016(3).
葉翠霞,1980年生,女,廣東博羅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