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
[摘要]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政府把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破除公立醫院以藥補醫機制,放寬社會辦醫準入條件,公立醫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文章從績效工資強有力的經濟杠桿作用展開探討,介紹分析了醫院績效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意在適應現代環境的發展變化,完善醫院績效管理體制,促進醫院內部運營的規范化建設,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保證醫院可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醫院;績效管理;體制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77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政府把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破除公立醫院以藥補醫機制,放寬社會辦醫準入條件,著力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隨著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全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壯大,民營資本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和服務,公立醫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公立醫院如何既能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加強人才培養,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又能充分發揮其公益性質,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如何做到提高經濟效益,兼顧社會效益。績效工資這個強有力的經濟杠桿無疑是一項最佳選擇,科學的、公平的績效管理在調動員工積極性、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保障醫院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能夠發揮出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工作和向同行業其他醫院的學習中,筆者對醫院績效管理的常見問題進行總結,淺談如下。
1醫院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分析
11績效管理的調整方向與醫院發展戰略不符、相偏離
醫院發展戰略是指醫院為了實現長期的生存和發展,在綜合分析醫院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做出的一系列帶有全局性和長遠性的謀劃。進行戰略管理的第一步是確定愿景,在此基礎上明確使命,然后形成戰略目標。醫院開展各項活動應以戰略目標為指導方向,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提高醫院的綜合效益。績效管理作為醫院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績效考核和獎懲的引導方向必須與醫院發展戰略目標相一致。醫院借助績效工資這一經濟杠桿的強有力的調解作用促進戰略目標的實現。
試想一家醫院在綜合分析國家政策方針、居民消費傾向和消費習慣、同行業競爭程度等外部環境,根據自身醫院設備先進程度、醫生技術水平高低,結合醫院的在該城市醫療行業的口碑等內部條件因素,制定了“科教振興”的戰略目標。該醫院績效方案以成本控制為主,醫院對于成本控制的獎勵占科室績效工資的絕大部分,各醫療科室增收降支積極性很高。漸漸地出現一種現象:除了出國進修外,績效工資高的科室與績效工資低的科室相比,外出進修的人數和頻率較低,高績效科室的醫生、護士外出進修培訓積極性不足。眾所周知,到國內頂尖醫院進修培訓是醫院工作人員提升自我學識、學習新技術、新成果的常用途徑,加大進修培訓力度符合該醫院“科教振興”的發展戰略。醫院的績效方案規定,進修人員的人力成本不因外出進修而減少。雖然醫院提出多種優惠政策鼓勵外出進修、培訓,但是受人員外出進修科室收入會減少、成本不變,科室績效工資降低的影響,績效工資高的科室業務繁忙不鼓勵科室成員外出進修。相反在績效工資低的科室中,績效工資對工作人員行為的影響程度較小,工作人員更愿意通過進修學習提升自我,為自己未來職稱評聘、職業發展做個準備,進修積極性明顯較高。上述醫院在績效管理的調整方向上與醫院發展戰略相偏離,績效方案的設計對醫院戰略目標的實現不但沒有起到促進作用,甚至還拖了后腿。
12績效管理指標設定不合理、不完善
績效管理指標體現了醫院戰略目標在績效管理方面的具體化。然而很多醫院績效管理指標設定不合理、不完善;或績效政策含混不清,績效指標無法具體化;或績效管理規定可用文字描述但不可量化考評;或選定的績效指標與要調解的方向相關度不夠;或績效管理指標設定過高,即使科室人員不斷努力也難以實現;或績效管理指標設定過低,科室人員輕易完成,績效工資的激勵作用不明顯;或僅重視經濟效益指標,注重短期利益,忽視長期發展。
13績效管理缺乏溝通,未做到上通下達
眾多醫院的績效管理方案都是由領導層來決策,相關科室制定,醫院大會通過實施的。醫院戰略目標分解過程、醫院績效管理調整方向沒能很好地傳達到每位員工,醫院員工對績效管理方案了解不夠,績效方案對員工積極性的激勵不足。并且,在績效管理方案實施中缺少信息反饋機制,對績效方案實施后的實際效果缺乏溝通和反饋,不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改進措施,績效管理目標做不到動態調節。
14醫院信息系統落后,忽視信息系統建設
醫院的發展往往注重醫療人才培養,重視醫療設備的更新,忽視了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有的醫院信息系統落后,想使用的KPI指標提取不到;有的醫院雖然注重軟件更新,但各信息軟件兼容性差,門診住院系統、人事考勤系統、成本系統、工資系統、物資供應系統相互獨立,數據不可兼容整合。醫院信息系統建設跟不上信息化管理的步伐,績效管理后備不足。
2醫院績效管理的改進措施
21構建與醫院戰略相匹配的績效評價系統
新醫改背景下,在日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務收支、成本控制、分析監督等作用,而作為醫院財務的管理人員,必須自覺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和道德修養,自覺遵守醫保的法律法規,用于抵制不合法、不合規行為,同時刻苦鉆研醫保財務結算的管理方法,對醫保的財務收支活動進行監督和分析,保障醫院醫保收入的合法性和合規性,為醫院領導層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廈門市屬醫院的領導層也要督促醫院財務人員加大對國際和國內最新的醫保政策、法律法規的培訓和吸收,不斷更新財務人員的醫保財務收支管理觀念,同時對財務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行監督。
4現行醫保結算方式對醫院會計核算的影響
自從新《醫院會計制度》實施以后,醫保結算方式有了進一步的更新,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得醫療質量和醫療費用兩者之間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平衡,激勵醫院和醫院工作人員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促使醫療機構能加強醫院管理和醫保職能實現。現行醫保結算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院對于患者的服務質量。而且醫保機構還制定出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合理的給付標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醫療機構所規定的費用可以進行合理結算,醫院在這其中作為這項規定的執行者,當醫院在對患者進行服務的過程當中,應當把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夠得到合理的醫保基金,使得醫院和病人以及醫保機構三方都得到一定的贏利。
醫院應當把城鎮職工醫保年度總額預算與年終考核結算方式結合起來,由新《醫院會計制度》當中“結算差額”的規定,應用權責發生制這一原則,從而建立起醫院的會計核算。會計核算需要通過“預提費用”來進行預提,“結算差額”需要根據月份來進行沖減,當到了月底的時候對醫療收入再進行合理調整。舉個例子來說,在某一所醫院,把預算結算年度應收醫療款每月發生額的5%作為了當月的醫療費用,每個月把“結算差額”借方計入醫療收入當中,貸方計入預提費用當中,然后到了月末再按照比例來進行分配。
5結論
總而言之,新《醫院會計制度》實施以后,醫院的會計核算過程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新《醫院會計制度》實施后現行醫保結算方式不僅簡化了醫院的會計核算流程,規范了具體的核算程序,而且還使得醫院的會計核算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從根本上推動了醫院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鵬基本醫療保險運行及可持續發展的精算模型分析[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5
[2]隋東明公立醫院住院患者醫用衛生材料使用和監管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6
[3]鄭欣之總額預付制下某市三甲醫院門診結算差額現狀及控制措施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9):174,176
[4]鄭君君BLT模式下基礎設施項目租金定價機理研究:風險分擔視角[D].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