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
摘 要:我國的經濟、科學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均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物質文化需要也在不斷的提升,各種智能化建筑在我國各個大城市中得到了一定的興起與發展,而為了保證智能化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就對其安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能建筑的各種自動化系統中火災監控系統為其中一個子系統,也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智能建筑防火安全體系核心與消防系統集成的關鍵。為了更好的滿足智能建筑對防火安全性的需要,就應該對火災監控系統的基本結構、性能特點、設計應用要求和目前火災監控系統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和淺析。
關鍵詞:火災監控系統;智能建筑;應用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TU8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4-175-2
0 引言
在我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居民對工作以及生活環境的質量、舒適程度以及安全性均有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成為城市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種先進的設備被廣泛應用于智能建筑中,實現了智能建筑中的設備監控以及節能。將辦公自動化系統、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以及通信自動化系統進行了一個緊密的結合與配置。而火災監控系統為智能建筑防火安全體系中的一個核心內容,對各種可能引起火災的因素進行了實時監控,有效減少了火災的出現,避免了火災控制不及時給智能建筑以及居民造成的不必要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全面的了解火災監控系統在我國智能建筑中應用的現狀,并對其發展的趨勢進行研究,進而促進火災監控系統在智能建筑中的更好應用。
1 火災監控系統的基本結構與性能特點
在我國火災監控系統的基本結構由多線制、總線制、分布智能、集中智能、以及網絡通信等系統結構共同組成。多線制系統結構的特點為采用直流信號對各個火災探測器進行巡查,火災探測器與報警器采用硬線對應連接。而總線制系統結構可以分為二總線或者是三總線兩種情況,其特點是可以充分的體現出綜合布線以及系統集成的優勢。集中智能系統結構的特點為:可以完成火災參數的采集與傳輸,并更好的進行火災信號識別、數據的儲存以及處理和報警靈敏度的調整。分布智能系統結構的特點為:減輕了控制器對大量信號進行處理的負擔,可以更好的實現數據通信以及設備監控等多種功能,提高了系統巡檢的速度,同時保證了系統巡檢的可靠及穩定性。網絡通信系統結構的特點為:火災監控系統層次功能的自主設定,網絡通信服務可以遠程調控或者管理,更好的適應高性能火災監控系統發展的需要。
2 火災監控系統的基本設計應用要求
智能建筑火災監控系統的設計應該參照國家的相關標準進行。目前我國火災監控系統將集中、區域以及控制中心報警系統三種做為主要的設計形式,火災監控系統的基本設計應用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應該保證信息探測處理的智能化,并將相關的數據進行有效的采集以及輸出,以總線制系統結構為基礎,增強系統工程的適應能力;提高火災探測報警的能力,降低誤報概率;同時具有基本火災模式的識別功能,并實現數據共享,保證設備檢測以及設備優化管理功能的充分實現。
3 火災監控系統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現狀
3.1 中控機系統形式
目前,我國一部分智能建筑中將中控機系統形式作為智能建筑中火災監控系統的形式,這一系統形式的組成不僅僅包括集中智能式火災報警通用控制器和樓層顯示器,同時還包括類比式火災探測器以及完成將各個模塊和設備急性連接的普通探測器。在應用這一系統的智能建筑中應用的火災探測器可以對現場的各種參數以及基本的特征進行有效的采集,將采集到的相關信息儲存于火災報警控制器中,并由火災報警控制器進行一個數據的類比以及處理,正確的對火災的發生情況進行識別以及判斷。
3.2 主子機系統形式
目前,我國一部分智能建筑中應用的火災監控系統屬于主子機系統形式,這一系統形式的組成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完成可以樓層顯示以及區域管理功能的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加上區域控制器,另一種是僅完成區域管理功能的火災報警控制器加上功能子機,這兩種主子機系統形式在使用的過程中均需要加用分布智能火災探測器或者是類比式火災探測器以及完成將各個模塊和設備進行連接的普通探測器。主子機系統形式對于數據通信的要求相對較高,且對于系統的組成相對較為靈活,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3.3 節點機系統形式
目前,我國一部分智能建筑中應用的火災監控系統屬于主子機系統形式,這一系統形式的實現技術主要為Lon Works技術,將總線制系統結構和網絡通信系統進行了有效的融合。節點機系統形式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一般將類比式數據處理或者是分布智能數據處理作為火災探測器數據處理的主要形式,同時用Neuron對火災探測器中的CPU進行有效的代替,充分的運用Lon Works技術的開放性,以形成火災探測器中的節點機,使得火災監控系統中的火災控制器與節點機的基本配置以及功能均相同,達到既可以作為上級管理機運用同時也可以作為區域報警子機使用的目的。通過對專用傳輸網絡或者是太網的運用實現通用控制器之間對于火災相關數據的通信。
4 火災監控系統在智能建筑中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火災監控系統在我國智能建筑中應用現狀的發展以及分析,應該對我國現有的火災報警技術以及火災的實際需要進行綜合的考慮,對火災監控系統在智能建筑中的發展趨勢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火災探測器在發展的過程中其基本的結構組成形式應該以總線制和點狀超薄結構為主,將火災探測器在智能建筑實際應用中的火災參數連續采集,火災信息的類比數據處理或者是分布智能數據處理等功能進行充分的發揮,將火災探測器的環境自適應能力進行提高。
火災報警控制器在發展的過程中其基本的結構組成形式應該以處理機、工控機結構以及標準化的功能結構為主,火災報警控制器具有著較好的火災參數運算能力、火災模式辨別能力以及數據信息網絡通信功能,可以將現場總線技術以及微機開發技術作為基礎來實現火災報警控制器功能,并實現容量的合理配置,提高消防設備聯動的可靠性以及靈活性。
火災控制系統的整體設計方案包括的主要內容應該為總線制和多設備監控,在火災監控系統中應用多種系統結構形式,保證系統數據通信方式的多樣性、將系統管理、火災救援預案制作以及人員培訓等進行完善。這樣的火災控制系統可以更加標準化以及科學性的實現系統數據通信,規范設備監控管理,保證智能建筑中火災監控系統應用結構的開放性。
由上述內容可以總結出火災監控系統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發展趨勢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首先火災探測器技術應該以分布智能、專用集成電路技術以及二總線制超薄結構為基礎,提高探測器環境的自適應性、信息處理的可靠性,降低誤報率。控制其技術方面應該將通用控制器的集中智能技術方案作為重點內容,實現數據通信聯網,并對火災模式進行有效的識別。而在系統整體技術方面則應該充分的實現系統的開放性,對數據進行全面的檢測以及分析,重視智能判斷、系統網絡化數據通信以及設備優化控制,進而實現火災監控系統與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的系統集成,促進火災控制系統在智能建筑中的更好應用。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能建筑在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得到了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建筑出現在各個城市,為了實現智能建筑的安全性、舒適性以及智能化就應該更好的完善火災監控系統,形成一個具有專業性、科學性、合理性以及靈活性的火災監控系統形式。這樣的火災監控系統形式不僅僅實現了應用的低成本、規范化、科學化以及標準化,同時使得智能建筑對于火災監控系統的應用和設計更加的靈活,更好的滿足智能建筑對于設備監控數字控制發展以及視窗化應用軟件發展趨勢的需要,實現了城市火警信息系統網的更好組成。
參 考 文 獻
[1] 胡祝格,趙敏華.基于信息融合技術的無線火災探測報警系統[J].現代建筑電氣,2012(11).
[2] 胡祝格,趙敏華.基于信息融合技術的無線火災探測報警系統[J].電子科技,2012(10).
[3] 劉軒,劉士興.總線式煙溫復合火災探測器[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7).
[4] 林菁,王驥.消防自動化與建筑智能化系統集成分析[J].四川建材,2008(03).
[5] 顏小軍,戴瑜興,王宏玉.大空間自動掃描自動定位噴淋滅火裝置的設計[J].電氣應用,2006(06).
[6] 李權威,秦俊.基于CAN總線的分布式智能火災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