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妹
強化小學學校管理工作的對策分析
劉少妹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孩子的教育問題就成了每個家庭關注的重點,學校的管理和環境,教師的素質和水平等,都是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學校的教育應該在理論滲透的基礎上,加大實踐力度,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領導應該與中層干部相互溝通,共同實現德育教學的目標。
人的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小學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當前學校管理還存在很多問題,學校管理當中很少出現教師的話語權,中層干部執行能力不足,上層領導與中層干部缺乏溝通,問題沒能及時發現和解決,未能達到德育教學的目標。
教師是學生和領導溝通的橋梁,學生對學校的建議,很大一部分要通過教師傳遞給學校領導,同時,要鼓勵教師將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上報給學校領導,定期舉行座談會,鼓勵所有教職工發掘自身潛能,為學校發展獻計獻策,此外,還要明確學校的發展方向,讓教師根據學校制定的發展方向制定個人發展規劃,在學校得以發展的基礎上,使教師更能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大力推行民主管理才能更好地實現學校的發展目標。
學校的民主管理機制主要包含五個方面:政治導向機制,從學校的教育教學出發,主抓行為導向和政策導向,促使學校達到發展目標;參與決策機制,決策前,領導決定好議題,鼓勵教師和中層干部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制定出有針對性和預見性的計劃方案,決策后,要做好宣傳工作,將決策的目的和意義,傳達給每位教職工,使教職工了解其中的利害關系,消除教職工對學校決策誤解;加強穩固機制,目前學校管理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如獎金分配不到位、人員安排不合理、對教師等級的評定不夠公正等,這些與利益有關的問題經常會引發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多是因為領導的思想工作沒有做到位,領導應及時做好調解和疏導工作;保證監督機制,學校領導不但要對學校的整體工作進行監督,也要對人事、選干、福利、職評等一系列問題進行監管,同時也要接受監督,使管理人員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公正、廉潔;考核激勵機制,學校可以定期對教職工進行考核,并成立考核小組,通過考核,發現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案,努力創造奮發向上的工作氛圍,大家共同為學校的德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努力。
提升執行力,提高行政效率。使領導班子團結在一起,用理論、人格、情感將領導班子凝聚在一起,提高領導的實踐能力,增強領導的帶動力。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對成績和效率的評估要非常嚴格,被評估者要充分了解評估的目標和意義,兩者之間要互相溝通和交流。使評估更加透明化和人性化,要想提高績效,就要明確責任,遇到問題時,避免出現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在人員調配方面,獎懲制度方面,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規劃,用將制度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每個人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避免責任不明、工作懈怠、互相推卸責任等現象。
在小學教學中,不同年齡層學生的內心成長和認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有些學校方面沒能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導致很多小學生不清楚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學校的德育評價過于表面化、印象化和形式化,沒能把德育評價的導向作用發揮出來。
完善德育目標系統:對德育目標進行優化主要表現在思想、政治、日常行為、心理素質、實踐能力、思維創新等方面。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出不同的方案,使學生明確每個階段應達到的目標。
創新德育方法系統:提升德育的時效性,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提供合適的環境,通過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學校和教師的了解,使學生喜歡與教師溝通。
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看結果,評價要與過程結合起來,實踐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和態度會有一些變化,不同類型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要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優勢。
各班的班主任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專業水平較低、指導引領能力差、專業技術培訓意識不夠,班級的管理和文化構建方面的技能不夠,態度不積極、精神不集中、獎罰意識不強等。
加強對班主任的培養:要給班主任足夠的發展空間,使班主任可以在學校提供的平臺上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鼓勵教師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對班主任的評價可以從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否提高,班風是否好轉;教師的專業水準和工作能力是否提高;學校的文化氛圍和校風校紀是否提升等方面進行評估。
關注班主任的情緒波動:在緊張的工作中,要讓班主任放松心情,學校可以開展一些戶外活動,還可以聘請健康顧問和心理咨詢專家幫助教師釋放壓力,提高教師的待遇,也可以有效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整個評價體系中也存在一些較為常見的問題,如教師大多以學校的管理為主,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以最后的成績單為準,成績好了還可以提高教師在學校中的等級劃分,時間久了,教師的教學目標就會逐漸地偏離正常的軌道,學校如果沒能及時地解決這些問題,將對德育目標的實現非常不利。
對于教師的等級劃分不能只看重成績,要以改進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的未來發展、開發教師的潛能為主,注重教師的個人價值和專業價值,學校要以師生為本,師在前而生在后,必須先找到教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能有更好的學生,才能達到德育教學的目的。
在評價的過程中,除了教師表現出的優勢,還要善于挖掘教師的潛能,發現教師的不足之處,督促教師及時改進。
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平臺的力量,評價者不能自己做決定,要提倡民主,加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共同協商和制定未來的發展規劃。善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同時,不斷發揮自身的優勢,雙方共同攜手才能完成德育教學的目標建設。
結果與獎懲脫鉤:不再以評價的結果對教師進行獎勵和懲罰,更不能以評價的結果對教師進行等級劃分,要采用發展性的評價制度,要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專業水平為出發點,關注教師的未來發展,不但提高了教師的自身素質也捉進了學校的未來發展。
綜上所述,學校要實現德育教學的目標,要先從管理方面入手,整個學校是一個團隊,為了團隊的共同目標,每個隊員都應出一份力,領導要加強與教職工之間的溝通,提高教師的提案水平,定期舉行座談會,建立民主管理機制,制定評價制度和方案,健全管理機制,要專門為班主任搭建平臺,完善評價體系,教師要加強實踐能力,要加強教職工的團隊意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實現德育教學的發展目標。
福建永春縣桃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