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佳
班主任要做學生的“朋友”
■江小佳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層組織,是教師和學生開展活動的最基本組織形式。而班主任就是這個班級學生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可想而知,班主任在一個學校里承擔著多么重要的職責。特別是在現行的教改理念下,如何帶好一個班,是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都要研究的課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漸漸地感覺到,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首先要全身心投入,和學生“打”成一片,做他們的朋友。
對待朋友,一個“誠”字相當重要,以誠相待才能處到真正的朋友。對待學生亦是如此。作為班主任,我們在班里的一言一行都要做到一個“誠”字,用學生的話說就是“老師說話算話”。試想,一位言行不一的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談何威信呢?曾記得在一次班會課上,我對同學們承諾說,只要同學們在這次的小測驗前認真復習,無論成績好壞,我都將帶大家出去郊游,到大自然中去。他們聽到后一個個歡欣雀躍,積極投入到復習中去。測驗結束后,感覺還不錯,但由于工作較忙,還沒有來得及兌現。終有一天,一個學生憋不住了提及此事,并說:“老師,你說話不算話。”這時我才忽然憶起自己的過失。我差點忘了,他們可記得很清楚!于是,我連忙聯系友鄰班級,和同年級班主任出謀劃策,開展了一次很有意義的郊游活動。
以禮相待,這個詞是形容朋友之間通情達理、禮貌待人的,是一種道德規范。我們做班主任的,對待我們的學生,一個“禮”字,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早晨,我常常在走廊里遇見掃地的同學,我總是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或摸摸他的頭,深情地說一聲“辛苦了”。短短幾個字,對于孩子來說,正如冬日里的陽光。這不是形式,不是過場,是尊重!做班主任的,忙起來總免不了請幾位小助手幫忙,說一個“請”字,道一聲“謝謝”,既能體現教師的修養,又能讓他們的積極性倍增,何樂而不為呢?平時,班主任說話、辦事難免有欠妥之處,如果說錯話、辦錯事,要敢于承認錯誤,對批評不當的,能誠懇向學生道歉,對待犯錯誤的學生能用文明的語言、科學的態度進行教育,學生就會更容易接受。
我常常和他們一起扔沙包、跳繩、踢毽子等。一次,班里幾位男生圍在一起,在桌子上玩啪啪聲響的拍卡片,于是我湊過去,因為常在一起玩,他們對我沒有戒備心理,還給我介紹玩法,于是我也就跟著啪啪聲響地玩起來。邊玩邊聊,玩這個好不好,有沒有意義,是否耽誤學習,是否衛生?聊著聊著,大家慢慢意識到,這玩意既花錢,又不衛生。那玩什么呢?于是我及時引導他們,挑戰我班的“象棋大師”、“圍棋大師”。從此,拍卡片改下棋了,我又和他們一起下棋。和孩子們一起玩,親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更便于班級管理了。
感情投資勝過枯燥無味的說教。平時,我對學生的早飯是否吃了,天冷了是否該添衣服,有的臉色不好是否病了,春季易感冒、夏季易患腸道疾病等都一一掛在心上,對于有困難的同學盡量幫助。有一個學生,他很聰明,但也很調皮。在他的眼里,同學不喜歡他,老師不喜歡他,父母也不喜歡他,因此他想方設法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對于這樣的小朋友,一味說教并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主動找家長商量教育之法。當他朗讀課文比較流利時,我說:“你今天讀得比某某還好,不僅發音準確,而且很有感情,給你加一顆朗讀星。”有一次,我差點錯怪了他。那是在做完早操后,他突然從隊伍中跑了出去,我以為他又搗亂了。同學們忙為他解釋:“不,老師,他剛才把花壇邊的一盆花給扶起來了。”我馬上向他道了歉,并表揚了他。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深深地吸引了我。終于,在一節語文課下課后,他跑到我身邊說:“老師,我跟你說句悄悄話,你知道我最喜歡哪位老師嗎?”我說:“是我嗎?”他微笑著點了點頭。還有什么能比學生的信任更可貴呢?他的點滴進步震撼著我的心靈,全班的幾十顆童心每天溫暖著我的心情。我相信我的這片愛心,一定會對我的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經過師生三年的共同努力,良好的班風已經形成,學生們刻苦學習、團結友愛,形成了互相幫助、遵守紀律的良好局面,是一個具有較強凝聚力、核心力和向心力的集體。■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通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