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霞
【摘要】: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現代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力資源是一種具有能動性的特殊資源,在當代電力企業的運營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完善電力企業的內部結構,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提高企業的人才競爭力和向心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必須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文章將系統論述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措施,希望能對推動電力企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電力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問題;創新路徑
1、注重人力資源規劃的科學性
電力企業的人力資源規劃主要是指企業為了實現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而依據人力資源的現狀制定相應的政策與措施,科學分析人力資源的供給和需求狀況,從而保證電力企業的人力資源供求關系在未來發展中能夠保持平衡。做好人力資源規劃工作,注重該項工作的科學性需要制定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總體規劃和具體規劃。其中,人力資源總體規劃是關于電力企業在規劃期內的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總戰略目標、總政策措施、總計劃、總實施步驟和總體預算;人力資源具體規劃是總體規劃的進一步劃分,主要包括職務編制計劃、人員補充計劃、開發計劃、晉升計劃、教育培訓計劃、薪酬激勵計劃、保險福利計劃和退休解聘計劃。在制定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總體規劃和具體規劃之前必須深入細致地分析電力企業的人力資源供求關系,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來編制職務,調整薪酬待遇,制訂培訓開發計劃和職員晉升計劃。
2、電力企業在人力資源規劃方面的問題
2.1目標不明確,缺乏方向
人力資源規劃是一個企業進行戰略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
是企業內部各個部門高效運轉的前提與條件,所以,如果一個企業
缺乏清晰的戰略目標,那么這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就無法進行正
確規劃,也不了解企業未來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使得人力資源規劃
成為空談。
2.2缺乏有效策略,導致效率過低
人力資源規劃需要相關人員根據市場經濟發展形勢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狀況,同時結合各部門需求,制定相應的人才招聘計劃,這樣可以確保人才的高度利用。而有些企業則是根據以往的歷史數據,制定簡單的人力資源規劃,這樣降低了人才招收的效率,使得規劃缺乏一定的可行性。
2.3、人力資源規劃準確性不足
市場發展環境的改變,使得企業的業務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但是人力資源不能很快的跟隨業務的變化而變化,使得其人力資源規劃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導致人力資源規劃缺乏一定的準確性。此外,隨著外圍經濟的不斷刺激,企業的內部結構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這使得人員供應更是產生困難
3、電力企業在人力資源規劃方面的創新路徑
3.1、明確規范戰略目標
企業相關人員需要根據企業對未來的規劃進行人才的收集與調配。將企業的發展戰略分配到人力資源上來,制定相應的人員需求計劃、薪資管理計劃等。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全面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經營模式以及產業目標等,然后確定所需人才類型,這樣可以高效的運用人力資源規劃。
3.2、完善人力資源信息,提高規劃效率
管理者在決策時都需要及時,準確,新鮮的材料,企業也一樣,在進行人力資源規劃時,需要相關人員必須對客戶,市場,對手有一定的了解,從整體上把握企業發展動向。為此,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靈活的信息系統,將員工的學歷,愛好,特長以及各方面能力做一個系統的整理與分析,有利于決策者快速的進行人員調配,提高人力資源規劃的準確性。
3.3、推行崗位輪換制度
從長遠發展角度而言,企業針對員工實施崗位輪換制度可以提高員工的新鮮感,使員工在工作的同時學習新技能,這樣在企業進行結構變化時,就可以降低人力資源的成本,并且可以實行人才的快速調配。另外,實行崗位輪換可以培養復合型人才,使員工可以勝任不同的工作崗位,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靈活性。
3.4、完善薪酬福利管理
電力企業是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國有企業,其內部薪酬福利待遇對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設計科學的薪酬福利管理體系是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任務之一,合理分配薪酬,完善福利待遇,保障企業員工的物質利益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完善薪酬福利管理體制則需要設計科學的薪酬結構,選擇能體現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和能夠有效激勵員工的薪酬組合,首先,要確定以哪些因素來決定員工的薪酬福利,主要因素包括員工職業、年資、技能和績效,相應的薪酬分別是職位薪酬、年資薪酬、技能薪酬和績效薪酬。
3.5、做好勞動關系管理工作
勞動關系管理(LaborRelationsManagement)也稱作勞資關系管理,在電力企業,所謂的勞動關系(LaborRela-tions)是指全體員工和電力企業之間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社會經濟利益的統稱,維持電力企業的正常運轉必須使用高素質勞動者,員工有義務為電力企業提供有報酬的勞動,做好本職工作。為了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發展,人力資源管路部門理應做好勞動關系管理工作,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堅持勞動關系的四項原則,賦予員工合法權益。勞動關系的四大原則分別是主體獨立原則、權利對等原則、雙方合作原則與合法原則。主體獨立原則要求員工和電力企業管理者地位平等,電力企業應作為獨立法人,員工是一個自主的勞動者,電力企業和員工可以自主地互相選擇或者辭退,前提是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權利對等原則是指勞動關系應建立在電力企業和員工權利平等對稱的基礎上,需要兼顧雙方的合法利益,并明確雙方的權利、職責和利益;雙方合作原則是指確立電力企業的勞動關系必須以雙方的自愿合作為前提,共同促進電力企業的長遠發展;合法原則主要是指建立勞動關系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有企業內部政策,支付給基層員工的工資不能低于國家的最低標準。
結語
一個企業的高校運轉是員工的功勞,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需要根據企業內部的運轉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而制定。在制定
人力資源規劃時需要相關人員了解市場發展情況,以及企業內部的需求,進而降低人才成本。此外,還需要建立自己的體制,培養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鄧獻亮.基于新經濟背景下的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房地產導刊,2015(24):259-261.
[2]曹曉莉.電力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存在的問題與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5(29):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