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刑事案件證據證明標準解析

2017-02-18 16:13:25付斌高玉蓉
中國檢察官·經典案例 2017年1期
關鍵詞:毒品犯罪

付斌 高玉蓉

摘要:證據規則是一門典型的交叉學科,以“非法證據排除”為代表的證據能力規則是淺顯易懂并便于執行的,但以“證據確實、充分”為要求的證明標準因其高度的主觀性、抽象性而讓人難以掌握。特別是在毒品案件中,證據種類少、環境證據缺乏、言詞證據印證難、可信度低,這就要正確理解證明標準,摒棄對“排除合理懷疑”的機械解讀。“排除合理懷疑”之關鍵是甄別“合理”懷疑,而不是“一切”懷疑。懷疑是否合理,要靠經驗和常識判斷。

關鍵詞:毒品犯罪 證明標準 舉證責任分配 經驗法則

[案例一]張某駕駛小轎車遇警察示意其靠邊,其未停車反而加速駛離,后被警察追趕攔停。隨后警察在其轎車扶手盒內查獲“麻果”一包,并抓獲張某。該案證據:張某父親名下的轎車,包裝嚴密且市場賣價為1萬余元的麻果,麻果為毒品甲基苯丙胺的鑒定意見,麻果包上張某的指紋,張某關于“陌生男子租車且在路途中以上廁所之名消失并留下了該包物品、沒有看到警察攔車”的供述,兩名執勤警察關于“已站到張某車前拿指揮棒指揮其停車,其卻踩油門忽然加速駛離”的證言,張某的毒品犯罪前科材料。

[案例二]李某與妻子曹某同住兩室一廳私房。一日陳某在該私房以100元購得兩顆麻果,離開不久即被警察抓獲。隨后警察在該私房臥室床頭柜內、客廳冰箱上、客廳茶幾上的鐵盒內查獲“麻果”及“冰毒”若干,并抓獲曹某、李某。該案證據:麻果、冰毒實物及相關鑒定意見,李某關于“自己販賣麻果,但妻子不參與販賣也不知道自己販賣”的供述,曹某關于“不知道丈夫李某販賣毒品,自己也沒有販賣毒品;案發當日陳某過來給了100元并要東西時,自己猜是桌上的東西(麻果)就隨手遞給了他”的供述;陳某關于“經常過來找李某買麻果,今天自己遞給曹某100元,曹某拿出兩顆麻果給自己”的證言,余某關于“經常來找李某買毒品,有時買了就在臥室和李某一起吸食,曹某就在家里忙其他的,門開著也不知道她看見沒有”的證言,李某與曹某的子女證實二人一直住在一起的證言。

[案例三]夏某租住一公寓。一日王某在該公寓向夏某購得麻果離開后被公安人員抓獲。隨后警察在夏某租住公寓內查獲大量麻果、冰毒,以及記載了毒品交易的筆記本,抓獲了夏某。該案證據:麻果、冰毒實物及相關鑒定意見,記載了詳細毒品交易的筆記本,關于筆記本上的字跡為夏某書寫的鑒定意見;夏某關于抓獲當日、前幾日販賣麻果的供述,王某、諶某關于抓獲當日、前幾日向夏某購買麻果的證言,且夏某供述、二證人證言、筆記本記載能相互印證,證實麻果交易超過三次。

一、真實案例反映出的刑事案件證明標準問題

(一)上述案例的處理結果及理由

上述案例均為真實案例,最終處理結果分別是案例一中,檢察人員認為張某提出了辯解理由而偵查機關無法證實其車上是否一直無旁人,則因不能排除確有其事的可能而無法證實其犯罪,最終作了不起訴處理;案例二中,檢察人員認為因曹某、李某均不供述曹某的販賣行為,僅有證人之一陳某證實直接在曹某手上買過麻果,屬孤證,則證據不足以認定曹某的販賣行為,后公安機關將此案撤回;案例三中,審判機關的判決書述明由于前幾次販賣的麻果已經被吸食,無法進行鑒定,則無法確認是毒品,則無法認定為多次販賣。

無論各自的具體理由是什么,三個案例處理結果最后的落腳點都是認為現有證據“沒有排除合理懷疑”。

(二)巨大反差凸顯出的我國實踐中證據證明標準問題

實際上,上述處理結果及理由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司法實踐中對刑事案件進行事實判斷時的真實證據要求。在參與過案例分析的檢法從業人員中(僅指批捕、公訴、刑事審判庭從業人員),有大約四分之三的人至少認同三個案例中的一個案例的處理結果,有大約一半的人完全認同三個案例的處理結果,認為現有證據不足以認定犯罪事實(或多次犯罪事實)。[1]且上述比例并不因從業者的學歷年齡、從業時間、從業地區而有明顯區別。然而,當我們將這些案例展示給法學院學生或其他普通公民,讓他們運用自己的常識和邏輯作出最樸素、最直觀的判斷時,絕大多數參與人對事實作出了與司法人員截然相反的判斷:認為三個案例均存在證據問題的人數為零,認為至少有一個案件存在證據問題的人數不到十分之一。

上述案件顯示,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檢法兩機關的司法人員對證據證明標準的要求超出了普通公民的理解范圍,我們的司法人員幾乎是以一種追求完美的苛刻態度在構建刑事案件的證明標準。如果類比部分實施小陪審團制的國家,我們的要求恐怕也要高于一些以法治著稱的發達國家。

二、過高的刑事案件證明標準產生的弊端

(一)有損公平正義

當下,以正當程序為代表的程序正義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相比之下,人們對實體正義的追求反而有所削弱。然而,筆者有兩個疑惑:一是如果在證明犯罪的過程中證明標準極其苛刻、舉證責任錯誤分配,是否還可以稱為一個“正當的程序”呢?二是如果一個無辜的人被判有罪是不公平的,但如果有罪的人沒有獲得懲罰難道不是不公平嗎?以本文所討論的三個毒品案件為例,毒品案件本身社會危害性極大,在許多國家都屬于嚴厲打擊的重罪范疇,如果我們因為證據要求的苛刻而放縱犯罪,又如何能彰顯法律的公正?

(二)侵犯人權

過高的證據證明標準并不會降低錯案率,其原因在于:證明標準過高——檢、法兩家否定常識、推定與邏輯——過于依賴口供——倒逼偵查人員刑訊逼供——產生虛假口供——檢、法兩家依賴虛假口供造成錯案——追責與輿論壓力又迫使證明標準更高,這樣便會陷入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實際上,如果不找出依賴口供這個頑疾的病因,僅僅停留于譴責偵查人員素質低、法治意識不強等老生常談的問題上,恐怕難以消弭或減少刑訊行為。如本文所舉的案例一中,如果在此證據條件之下檢察人員仍認為證據不足,那偵查人員除了逼出口供外恐怕找不出其他可以證實其有罪的證據。因此,有時檢、法兩家過高的證據要求正是偵查人員刑訊的推手。

(三)減損效率并妨害進步

以筆者所在的基層檢察院為例,近三年公訴案件的一次補充偵查率一直處于上升狀態,到2015年已達12.4%。節節攀升的退查率并不一定是司法人員適應新要求、提升證據觀的必然結果,因為退查的案件并不是均勻而合理的分布的,而是集中在部分辦案人員手上。考慮到案件分流的隨機性,則顯示出辦案效率的主導因素并非是案件客觀上的難易程度而是辦案人員的證據理念。另外,那些秉持過高的證據證明標準的司法人員,往往傾向于“獲得更多直接證據”而不是“分析運用現有證據”,則把證據壓力轉嫁到偵查階段,而忽視了自身分析能力、說服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養成了思維上的惰性,不利于自身進步。

三、刑事案件證明標準過高的形成原因及解決途徑

(一)過高的證明標準是如何形成的

1.對刑事案件證明標準的不當解讀

什么是證明標準?“證明標準即法律關于負有證明責任的訴訟主體運用證據證明爭議事實、論證訴訟主張所須達到的程度方面的要求。”[2]我國的刑事證明標準是“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在實踐中往往采用更具象的、更流行的“排除合理懷疑”的標準,即“如果檢控方或被告的證據留下合理懷疑,則檢控方沒有證明它的指控,被告應當被釋放。”[3]“排除合理懷疑”原則包含了兩個不同層面的要求:第一,如果案件證據還存在被告沒有實施犯罪的可能性,則指控不成立;第二,這個可能性應該是合理的,而不是極其遙遠而渺茫的。然而,我們的司法人員在適用這條規則時卻是一知半解、斷章取義,往往只用其一、不用其二。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用“所有懷疑”來取代“合理懷疑”,用“理論上的可能性”來代替“現實中的可能性”。本文案例中所舉的張某辯解有陌生人將價值不菲的毒品留在自己車上、曹某辯解自己沒有看見丈夫販賣毒品、夏某之前賣給客戶的麻果是面粉(或其他物質)而非毒品的可能性就屬于“不合理的懷疑”,是一種“過于敏感機巧的懷疑、僅憑臆測的懷疑”。

2.對舉證責任分配的片面理解

正如上述“排除合理懷疑”原則一樣,我們又一次對該舉證責任原則進行了錯誤的解讀:我們把檢控方對有罪事實負舉證責任直接“提升”為對控、辯雙方所有意見負舉證責任。換言之,檢控方不僅要對自己指控的犯罪事實舉證,還要對辯方所有的辯解意見進行舉證,即便是一些荒謬的說辭,檢方也需要舉證來證實該辯解不成立,這無疑是不合理的。

3.對經驗規則的漠視

“經驗規則就是在訴訟證明活動中,作為推理大前提的人們經驗上總結的公認正確的判斷或者命題。”[4]在運用經驗規則時一定要注意的是不可用個別現象來否定整個經驗規則,因為凡事都有例外。例如,即便是有偶發的父母虐待子女現象,也不可否認父母愛子女這個一般經驗規則。而本文三個案例中司法人員之所以會得出證據不足的結論,就是因為沒有正確的運用經驗規則。案例一中張某關于陌生人留下毒品的辯解、案例二中曹某辯稱未看到同住一屋的丈夫每天賣毒品的辯解、案例三前兩次所販賣并非毒品的可能性均不符合經驗規則,司法人員應當快速運用經驗規則排除而未排除,反被掣肘。[5]其實運用經驗規則是排除合理懷疑在操作層面的體現,兩者遵循的原則相同,就是不可鉆牛角尖。

4.對證據實體運用規則的陌生

我國相關司法解釋零散的規定了一些證據實體規則,但司法人員未能熟練掌握并融會貫通,并容易出現下列情況:割裂證據。對每個證據單獨評價,要求每個證據都要達到該案的證明標準。如案例二中辦案人員認為陳某關于向曹某購買毒品的證言是“孤證”至少犯了兩個錯誤:第一是僅把言詞證據當證據,第二是沒有意識到該證言結合了其他的物證、現場勘查記錄后可以形成證據鎖鏈;分析證據證明力時重量不重質。在分析案例二時辦案人員提到過一個觀點,僅有陳某證實曹某販毒,曹某與其丈夫均未承認,無罪證據是二對一,則不足以認定。這種計算方式顯然過于簡單,過于依賴口供。如果案例一和案例二中的犯罪嫌疑人認罪,辦案人員甚至都不會猶豫不決,也無需提交討論。

5.司法責任與輿論的裹挾

“績效考核、案件的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等考量,有時也會對法律的專業性判斷產生抵消作用。”[6]從外部來看,近些年屢被媒體曝光的冤假錯案將司法機關推上風口浪尖,司法人員倍感壓力;從內部來看,以檢察官或法官終身責任制為核心的司法責任制改革剝離了司法人員的依賴屏障,但卻未建立相應職業保障,以無罪判決作為一票否決依據的績效考核要求(檢察院)也依然存在,司法人員如履薄冰。

(二)構建合理的刑事案件證據證明標準的途徑

案件的證明標準對司法人員主觀因素的依賴性在弗蘭克大法官的陳述可見一斑:“因而,法官不計其數的的獨特品格、秉性和習慣,經常在形成判決的整個過程中起著作用——不僅在他基于給定的一系列事實,決定何為公平或公正時,而且在他開始確信那些事實是什么的過程中。”[7]這決定了我們要構建合理的證據證明標準必須要先從理念層面著手,并輔以操作層面的細化措施。

1.修正對“排除合理懷疑”的理解

“排除合理懷疑”、“內心確信”、“確實、充分”,都是一樣的晦澀。但相比之下,從試錯與反證的角度來陳述的“排除合理懷疑”要比后兩者更容易理解、更具有操作性,因為只要理解什么是“合理”什么是“不合理”即可。本文案例一中,如果你是張某口中的陌生人,你是否會把交易金額上萬的麻果無故留在陌生人車中?如果不會,則其辯解不合理,合理懷疑已排除;在案例二中,如果你和伴侶同住一屋朝夕相處,對方的售賣毒品行為自己是否能感知到?如果能,則其辯解不合理,懷疑同樣被排除。因此,合不合理一般就是指“正常人會不會這樣做”,而絕不是指“所有人會不會這樣做”。正如丹寧大法官所稱“這個程度已經確定。證據不一定要達到確定的地步,但它必須達到極大可能性的程度。超越懷疑的證據,不是達到沒有一絲懷疑的程度。如果法律承認想象出來的可能性,偏離追求正義的程序,那么,它就不能保護社會。”[8]

當然,這種判斷方式存在局限性,確實無法排除一些極其罕見的例外情況,但法律研究的是常態,而不是例外。

2.確立合理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

“檢控方負舉證責任”應該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首先,檢控方對有罪事實負舉證責任(在我國檢方還需要對被告罪輕事實進行舉證);其次,檢控方對辯方提出的合理的、值得考慮的辯解(包括有證據的辯解與無證據但合理的辯解)負有反駁的舉證責任;第三,檢控方對于辯方提出的不值得考慮的、沒有任何證據支撐(或提不出證據來源)的辯解沒有舉證責任,甚至都無需反駁。[9]如本文所舉的案例一中,如果張某提出了“陌生人留下毒品”這一不合理的辯解理由,則舉證責任由其承擔。“被告的辯護,經常依賴于某個對被告有利的問題提出……這樣的案件中,提出證據的責任可以說轉到被告身上……被告沒能滿足提供證據的責任的唯一后果就是,檢控方沒有駁斥任何辯解的必要”;“還有一個推論性的格言為將說服責任加于被告方提供了直接的根據:例外事項應由被告方證明。”[10]下面筆者通過本文案例一來講解舉證責任的分配:檢方如果指控張某毒品犯罪,則通過提供抓獲經過、車上毒品等證據就可以完成舉證責任;如果張某否認指控,以“有陌生人將毒品留在車上”作為脫罪借口時,則視為其提出了一個例外,此時自己承擔舉證責任(或提供證據來源),檢方無需反證該事實不存在,而且檢方也沒有能力去證實。

在實行小陪審團制的庭審中,法官庭審過程中承擔的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提示陪審團舉證責任的分配等規則事項。我國雖然沒有陪審團,但法官亦可以在庭審時提醒控辯雙方應該承擔的舉證責任,并明確告知其未完成舉證責任的后果。而在庭審中運用舉證責任分配規則來校準證明標準的原理在于:通過不斷的舉證、質證、交叉詢問,能夠去偽存真,讓真實案情逐漸浮現水面。因為“犯罪必有痕跡、撒謊必有漏洞”,裁判者心中的證明標準會根據交鋒雙方的優劣勢而校準到最接近合理的水平。

3.肯定經驗規則的運用

經驗規則在司法實踐中的重要性可以從霍姆斯大法官那句著名的“法律的生命在于經驗而不是邏輯”中窺得。目前我們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在于司法人員因經驗規則僅具有高度蓋然性而不是絕對真實性去否認其在訴訟認識過程中的大前提地位,由此陷入追求極致和依賴口供的深淵。例如本文案例二中,朝夕相處的夫妻應當知道對方在居所內的行為、沒有人會在不知道對方要什么的情況下遞給對方東西,這是根據常識判斷獲得的大前提,經過邏輯推理可以得出曹某知其丈夫販毒、其自知買者買的是毒品這個事實。而案例三中,我們也是基于夏某不會出售假麻果給自己的熟客、王某和諶某能夠辨別麻果真假等常識性知識,而推斷之前已被吸食的麻果與本次鑒定的麻果屬性相同。如果否認經驗規則,則只有警方收集到毒品交易的視頻資料,或者曹某親口承認販賣毒品,才能認定案例一的犯罪事實;只有警方三次都有鑒定意見,才能認定案例三中的“多次販賣”,如此一來,就將證據要求提升到無法企及的程度。

4.遵循科學的證據認定方法

證據的判斷與采信是運用無數個簡單或復雜的邏輯推理去偽存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必須要遵循基本的認識論規則,才能避免結論的荒謬。如整體評價證據反對割裂式認定。本文案例二中,雖然僅有購買者陳某直接證明向曹某購買毒品,但結合了曹某供述確有拿“東西”的過程、交易發生所處的地點、曹某與李某的夫妻關系等間接證據則能形成閉合的證據鎖鏈,證實曹某在明知的情況下販賣毒品。在我國,有學者提出了“鏈集印證”的概念:“在運用證據證明事實的過程中,根據證據鏈集合體中證據之間聯結點的印證情況,來判斷證據的真實性及全案證據證明標準的情況,排除不真實的證據,對遺漏的證據環節予以補強的一種證明方法。”[11]如果上述表述還是比較抽象的話,貝卡利亞的下述表述應該更容易理解:“證實犯罪的證據,可以分為完全的和不完全的,那些排除了無罪可能性的證據,我稱之為完全的。這種證據,只要有一個,就足以定罪。不能排除無罪可能性的證據,則是不完全證據。這種證據要變成完全的,需要有足夠的數量。也就是說,從單個證據來看,無罪是可能的,而把這些證據連貫起來看,無罪則是不可能的。”[12]不同種類的證據真實性有差異,這是一條經驗法則。當證據的內容出現矛盾時,根據不同的證據屬性,則其證明力必定有一個從大到小的排序,則應采信真實度較高的證據的內容,排除(或部分排除)位次較低的證據的內容。如重視環境證據反對依賴口供。言詞證據本身穩定性較低,其中尤以口供的客觀真實性堪憂。依賴口供是法治水平低下表現。因此,摒棄對口供的依賴并轉向對環境證據的收集、利用與分析,既能減少刑訊行為,也能提升我國的技偵水平,更能鍛煉司法人員的思辨能力。

5.探索刑事案件差異化證明標準

所謂“刑事案件差異化證明標準”主要包含:公、檢、法不同辦理階段的差異、重罪與輕罪的差異、犯罪特點明顯迥異的案件與普通案件的差異、案件中關鍵事實與非關鍵事實的差異、定罪證據與量刑證據的差異等。在美國,證明程度就從高到低依次分為絕對確定、排除合理懷疑、清楚和有說服力、優勢證據、合理根據等九個等級,并根據不同案件性質、不同的事項來采用不同的標準。由于差異化證明標準是非常復雜的證明體系,筆者在這里不進行深入討論。實踐中,“刑事案件差異化證明標準”既是不同訴訟階段和辦理不同類型案件的客觀需要,也是偵查辦案手段有限性和對證據認識局限性現狀下的無奈之舉。

注釋:

[1]在實際辦案過程中,這個比例會降低。因為案件一旦被提交討論會導致參與人更加謹慎,則往往會提高證據證明標準。

[2]卞建林、譚世貴主編:《證據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464頁。

[3][英]理查德·梅:《刑事證據》,王麗等人譯,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頁。

[4]樊崇義:《證據法學》,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65頁。

[5]事實上案例三還犯了個邏輯錯誤:依其邏輯,警察必須抓了毒販并馬上進行毒品鑒定后將其釋放,坐等其下一次販賣再抓現行和進行鑒定,如此重復三次,才能構成“多次販賣毒品”的情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每次都有鑒定的要求。否則該條款永不可適用。

[6]熊勤香、余克勝、劉瑛:《證據裁判規則適用難點及破解》,載《人民檢察》2015年第10期。

[7][美]博西格諾等著:《法律之門》,鄧子濱譯,華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頁。

[8]同[3],第78頁。

[9]有些國家則是法律直接規定由被告舉證的事項,如英國《誤用藥品法》(1971)第28(2)條規定:毒品案件中,證明被告不知道或懷疑接觸的物品是受管制的藥品。

[10][美]喬治·弗萊徹:《反思刑法》,鄧子濱譯,華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81頁。

[11]陳為鋼、張少林:《刑事證明方法與技巧》,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頁。

[12][意]切薩雷·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頁。

猜你喜歡
毒品犯罪
中國對毒品犯罪適用死刑廢除的思考 
法制博覽(2017年2期)2017-03-13 18:27:53
淺議毒品犯罪死刑的限制適用
法制與社會(2017年4期)2017-03-01 08:50:24
毒品犯罪偵查中的控制下交付
犯罪研究(2016年6期)2017-01-13 20:13:44
論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現狀與對策
黑河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 14:14:48
毒品刑事犯罪現狀與對策研究
法制博覽(2016年12期)2016-12-28 18:36:58
如何認定吸附在薄棉紙上的毒品數量及含量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20:35:20
論女性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特征與預防
淺析毒品犯罪中毒品數量的死刑量刑標準
新型毒品犯罪的現代發展與防控對策
菲律賓打擊毒品犯罪運動分析及對我國啟示
價值工程(2016年30期)2016-11-24 14:59: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综1合AV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a级毛片免费看|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亚洲天堂网2014|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亚洲精品777|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精品播放| 91视频区| 欧美笫一页| 国产精品视频a| 97综合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黄| 999福利激情视频|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91亚洲视频下载|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a亚洲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国产亚洲精品yxsp|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欧美|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欧美日韩第二页|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国产福利拍拍拍| 99ri国产在线|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青青草综合网| 日韩高清一区 |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成人在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热视频在线| 日本国产精品|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99ri国产在线|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