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軍港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較及啟示
■譚軍港
家庭教育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受不同的文化背景、歷史傳統和生活方式影響,中美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有著很大的不同。近年來,孩子的個人能力以及獨立意識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美國的家庭教育在這方面能給我們哪些啟示,中美家庭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中國家庭教育的目的。中國家庭比較注重家庭觀念,孝順老人成為家長培養孩子的重要品質。在家庭關系中,家長一般要教育孩子應該聽長輩的話,不去質疑長輩的決定,嚴重者甚至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并不注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水平。此外,中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事業有成,為社會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受中國傳統考試制度影響,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能在各種考試中取得高分,參加各種特長班的學習也并非是為了解放孩子天性,而是為了“考級”。在生活中,中國家長不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一般孩子并不做家務,家長認為做家務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學生學習。孩子的獨立動手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在這種教育目的的影響下,中國孩子一般是尊禮忠孝、學習成績優秀,但是不太善于獨立思考。
美國家庭教育的目的。在生活方面,美國父母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美國孩子從小就跟父母分開睡覺,堅持被要求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在思想方面,美國父母往往尊重孩子的想法,更希望孩子能獨立思考,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是否跟父母的觀點一致并非是最重要的。在學習方面,美國父母鼓勵孩子創新,不以考試成績評價孩子,積極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中國家庭教育的內容。中國家庭教育的目的決定了家庭教育的內容比較單一。雖說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基本都是以學習成績為先。在日常教育中,思想方面,家長會向孩子灌輸“學習為人生第一要務”的思想,在考試中要在成績方面“敢為人先”。在行動中,家長會將家庭變成學校的衍生品,給學生買各種試題,幫助其提高成績。在培養道理品質方面,家長會要求孩子讀各種名人故事,用古人的高尚品格來影響孩子。
美國家庭教育的內容。較之中國的家庭教育,美國的家庭教育內容相對豐富。在孩子進入學校之前,美國家長就會身體力行地帶著孩子參加戶外運動,帶領孩子發現大自然的美、運動的美,幫助他們對整個世界產生自己的認知,激發學習欲望。等孩子進入學校,家長比較注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通常會利用課余時間,舉辦家庭聚會。
中國家庭教育的方式。總的來說,中國父母對孩子是“服從性教育”。這體現在兩個方面:孩子服從父母和父母服從孩子。從一方面來講,有些父母是通過言語來說服孩子來服從自己的意志,當孩子的想法同父母發生沖突時,父母往往會找孩子聊天,通過講道理來達到說服孩子的目的;還有一些父母通過斥責、體罰等方式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意志。從另外一方面來講,當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比較讓父母滿意之后,父母會無條件服從孩子。不讓他們做家務,不惜花重金為孩子配置各種奢侈品作為學習成績好的獎勵。據調查,在中國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成績優秀,但是人際關系不和諧、生活不能自理。
美國家庭教育的方式。首先,美國父母通常采用平等的教育方式。在教育犯錯的孩子時,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采用平等的姿態同孩子對話的。其次,美國父母通常使用鼓勵性教育。孩子的自信心是一生的財富。當孩子在學習或者其他方面遭受挫折時,美國父母從來不會過分苛責孩子,而是鼓勵孩子從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最后,美國父母更注重言傳身教。比如,在學習方面,父母會陪著孩子一起創新,分享創造的快樂。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是受中國傳統思想以及現階段中國國情影響的,其存在是有道理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式傳統家庭教育中弊端逐漸顯現,我們需要借鑒美國家庭教育的優勢。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教育他們,為他們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培育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是孩子具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應該給予充分的尊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我們應該堅持同孩子平等的地位,打破父母孩子之間的代溝,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好朋友。比如,在選擇特長班學習時,家長不應該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而是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選擇,并且在特長學習過程中,不應該以考級為目的,我們應該堅持以讓學生自己找到人生方向、快樂成長為目的。不論何時,當孩子跟我們發生意見分歧時,我們不應該立馬加以斥責,而是要耐心聽取孩子的想法,理性地分析對錯。
目前幾乎所有中國父母的教育目標都是培養孩子的考試能力,考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等。其實這是片面的。美國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學習能力、習慣,創新能力,這些品質都是目前我國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必備的素質。目前,在孩子取得成功的道路上,“知識”不能一枝獨秀,道德品質、身體和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都十分重要。中國父母應該突破考試對孩子的限制,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此外,我們應該堅持讓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的中國家庭教育方式單一,我們應該借鑒美國家庭教育經驗。一方面,我們應堅持同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其實,斥責和打罵并非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比如,當我們的孩子不尊重老人時,我們不應該對其打罵,而是應該教育孩子,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用古人的故事感化孩子。與此同時,家長應該尊重孩子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傷害。另一方面,我們應該采用鼓勵性教育。自信心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應該從小培養就,這就需要我們應該積極鼓勵自己的孩子。當孩子在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家長應該積極鼓勵他們做更多的嘗試,爭取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
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中起著重要作用,中國家庭中的父母應該借鑒美國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空間,將孩子培養成社會真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