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早花
[摘要]簡要介紹了對九江一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情況,并提出一些建議,以期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 實驗教學 有效性 調查研究
本文以江西省九江一中為例,從實驗教學開展頻度、學生興趣和教師的教學方法三個角度出發,對學校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優化建議,以期提高我校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為廣大同仁提供一些參考。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從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高二年級中,隨機挑選8個班作為對象,展開調查,其中,高一年級有4個班,共涉及學生241人,高二年級有4個班,共涉及學生252人。此外,選取該校高一、高二年級一線生物教師12人,展開面對面訪談,收集教師關于生物實驗教學方法的建議。
2.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面對面訪談、數理統計等方法,展開調查。調查中,共發放問卷493份,回收問卷480份,有效問卷476份,有效問卷占全部問卷的96.55%。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實驗教學開展頻率
是否能夠保證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頻率是衡量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通過對九江一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頻度進行調研,我們發現:該校高一、高二年級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頻率較高,其中,高一年級生物實驗教學的頻率為1次/1周,高二年級生物實驗教學的頻率為1次/2周。整體而言,該校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頻率較為合理。
2.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
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程度也能夠反映出生物實驗教學的實效性。我們采用問卷發放的形式,對受訪學生展開了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35%的學生表示對生物實驗課十分感興趣;25%的學生表示對生物實驗課一般感興趣;20%的學生表示對生物實驗課不感興趣;剩余的學生表示無所謂。由調查結果可知:大部分學生對生物實驗課感興趣。
3.實驗教學方法
實驗教學方法的優劣對生物實驗教學的實效性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此次調查中,我們對12名該校生物教師展開了相關的訪談,結果顯示:6名教師表示主要采用觀察法、演示法等傳統策略進行實驗教學;3名教師表示會采用多媒體輔助法、自主探究法等策略進行教學;剩余的3名教師則表示會采用微課、思維導圖、概念圖等方法,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生物認知建構。上述調查結果表明:該校生物教師的實驗教學方法十分多元,但仍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第一,部分學生對生物實驗教學興趣不濃。由調查結果可知,仍有40%的受訪學生對生物實驗不感興趣或持無所謂的態度。我們通過后期深入走訪發現,該部分學生大多為后進生,他們普遍表示:老師的實驗教學流程較為復雜,在實驗教學中,由于采用大班制,因此,老師很難有空照顧到他們。久而久之,該部分學生便產生了厭學情緒。
第二,教師的實驗教學方法有待創新。該校生物教師的實驗教學方法顯得過于“中規中矩”,教學的創新性、趣味性和先進性略顯不足。長此以往,不僅對教師自我教學技能的提升起到負面作用,還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產生不利的影響。
2.建議
第一,加強對后進生的關注,激發他們參與實驗的興趣。在今后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關注后進生,注重他們實驗興趣的激發和培養。例如,采用分層教學法,按照理論學習成績和動手操作能力等要素,將全班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為每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實驗項目。在實驗內容的選擇和安排上,應以“激發興趣度,體驗成就感”為原則,盡量設置一些容易操作的實驗項目,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的實驗興趣。此外,當后進生完成實驗操作,并獲得正確的數據時,教師應予以重點表揚,甚至可以為后進生建立一套實驗教學考評標準,讓他們體會到實驗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以此不斷激發他們參與生物實驗的興趣。
第二,不斷創新生物實驗教學方法,增強生物實驗教學的先進性和趣味性。在今后的實驗教學中,該校生物教師應不斷探索一些先進性更強、實用性更高的教學方法,如微課教學法、幕課教學法等,或通過參加培訓、交流經驗等途徑,學習更新、更好的生物實驗教學法,并將這些新穎的教學方法廣泛地應用到日常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地參與到生物實驗學習中來。此外,在平時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還應注重增添趣味性,如引入游戲教學法、競賽教學法等。如此一來,可“融娛樂于教學,融競爭于教學”。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生物實驗技能,還能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為學生開創一種嶄新的生物實驗學習模式,提高教學效益。
(責任編輯 鐘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