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娜娜
摘 要:新的訴訟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為檢察決定公開宣告提供了法律依據。檢察決定宣告制度以規范、公開的方式,釋法說理、化解矛盾、接受社會監督,充分保障當事人及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促進了規范文明執法。本文簡要分析了當前在檢察宣告制度的創立依據,探索了進一步推行檢察宣告制度的方法。
關鍵詞:檢察宣告制度;現實需要及法理依據;司法意義;成效;推行建議
一、檢察宣告制度創立的現實需要及法理依據
1.檢察宣告制度是規范檢察執法的現實需求
檢察機關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能過程中,有若干項職能需要作出檢察決定,檢察機關具有結論性質的各種決定的宣布和送達都沒有統一的執行模式,也沒有指定的場所,僅是文來文往,隨意性較強,缺乏嚴肅性,不能充分向案件當事人說明作出決定的依據和理由,同時當事人也無法充分的表達自身的意見。在工作中,檢察機關無法做到程序規范與透明作業就會使執法工作備受爭議,檢察機關的權威性受到沖擊。檢察宣告正是對于這種執法不規范的行為進行糾正,其價值便是將檢察機關的日常工作納入正軌,同時將懲戒教育納入到工作中,有利于解決制度的缺陷。
2.檢察宣告制度是社會監督有序參與的需求
檢察宣告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將檢察權的公開透明化,使得社會可以進行有效監督,進而各類監督主體都可以直接的參與到監督程序中,保證檢查工作的程序規范與處理合理,進而保障外部監督。檢察決定宣告制度以規范、公開的方式,釋法說理、化解矛盾、接受社會監督,充分保障當事人及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促進了規范文明執法。
3.檢察宣告制度是應對“兩法”修改和涉法涉訴信訪改革的迫切需求
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明確的規定了對于司法決定應進行公開,同時,新的《民事訴訟法》也增加了關于民事行政監察部門對生效裁判以及調解書使用檢察建議,以便監督司法機關的工作的相關規定。新的訴訟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為檢察決定公開宣告提供了法律依據。另一方面,信訪制度的改革使得檢察機關的工作量大幅上升,而平息信訪人員的工作也愈加困難,而檢察宣告制度的建立通過透明的機制釋法說理、對群眾的問題進行解答,同時認真聽取大家的觀點,妥善的化解危機,消除人民的各種矛盾。
二、關于推進檢察宣告公開問題的探討
1.將前期審查程序納入檢察宣告庭
現階段,檢察宣告的適用僅僅體現在對司法決定的宣告,而關于證據、犯罪事實則主要在庭前進行,這樣就造成了其他案件參與人員對于案件內容掌控不完整,余旁聽人員都只能看到事情的處理結果,而對于案件的審查程序無從得知,這實際上是對于實體監督的缺乏造成的,因此,應當考慮將前期的審查程序納入檢察宣告。例如,對于當地影響重大且存在較大爭議的案件,檢察院以不起訴決定處理的,可以對庭前審查階段進行公開審查,這就將案件受理后詢問犯罪嫌疑人、證據的調查與搜集、聽取被害人意見等程序用檢察宣告的程序進行,并據此制作審查提要,將案件的處理程序匯總,通過這種處理程序處理后,提交審批并確定日期進行公布。這種處理程序不但便于案件參與人員以及案件旁聽人員的了解,保障程序的正當性與合法性,也便于各類監督主體對案件的監督,體現了陽光司法,公正司法的深刻內涵。
2.人民監督員全程監督,增強實體性參與
檢察機關應當認真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其中有效形式便是人民監督員制度,通過這種方式,更加貼近人民、走向人民,在人民的參與下完成案件的審查。通過這種監督方式,檢察機關更加注重案件程序的公正與合法,認真貫徹落實法律的規定。這種監督方式的創新之處在于,人民監督員的參與使得監察機關的工作更加規范,保障了案件審查程序的公正性,是保障案件當事人權利的重要途徑。然而,現階段的人民監督員制度表明,監督員只是簡單的參與到案件的審查程序中,而并無實質性的參與,其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和普通的旁聽人員無異,這便造成了制度的空殼性,對于監督無法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同時,由于監督員只能進行事后監督,這就使得該種監督方式的監督效果無法與其預期效果相吻合。監督員一般是具有較高辨別能力且在日常糾紛處理中能夠獨擋一面的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廣泛的生活經驗,可以為糾紛提出合理的解決意見,因此,應當賦予監督員更多的話語權,聽取他們的意見,使他們為司法公正發聲,同時也應該將他們的事后監督改為事前監督,使制度的空殼變為實實在在的人民參與,人民監督。
3.規范宣告人的指定程序
目前的檢察宣告庭組成人員中包含一名宣告人、一名檢察員和一名書記員。實際的操作中我們不難看出,宣告人大都是臨時由檢察機關指定,流動性強,且隨意性大,這種指定宣告人的方式不具有規范性,且從長期的宣傳教育效果分析可以得知,固定且具有專門業務能力的宣告人更能提升宣告庭的預期效果。因此,可以指定主訴檢察官或者主要業務部門的負責人作為固定的檢察宣告人,切實的增強宣告效果,制定更為具體全面的宣告程序,進而達到更加有效的宣告目的,增強教育懲戒效果。
參考文獻:
[1]賈朝光,王雅靜.泰來推行陽光檢務新做法[J].方圓,2016(19).
[2]于天敏.深化檢務公開的思考[J].人民檢察,2014(15).
[3]孔文思.新時期深化“檢務公開”的思考與探索[J].法制與經濟(中旬),2014(05).
[4]高一飛,祝繼萍.檢務公開評估指數設計探索[J].長江論壇,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