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摘 要:本文從基層衛生單位這一具體化的機構的入手進行研究,結合十八大報告中論述的依法行政的要求,解釋了依法行政的含義和要求,論述了其必要性。不可否認,我國在依法治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具體到基層單位執行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我國依法行政向基層延展推進的步伐。本文主要說明一些近年來我國在基層單位踐行依法行政中透露的問題,以基層衛生行政部門為例,如基層衛生執法的法律體系尚不完善、衛生執法工作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由內到外的行政監督不強力等,最后就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基層單位;依法行政;存在問題;解決方法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全面落實這一方略,必須推進嚴格執法,確定依法行政的核心地位。加強重點領域依法行政,例如衛生部門,推進向基層行政部門的延伸,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對基層衛生行政部門來講,擔負著“最后一道門”、“最后一公里”的重任,是聯系上級單位和人民群眾的橋梁,在依法行政中最重要的是強調有法必依,規范程序,文明執法。
一、依法行政的含義
依法行政具體到基層衛生行政部門,則可以表述為衛生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按照法律規定的內容和程序辦事。依法行政是當今社會醫務工作人員和患者對衛生部門提出的要求,要踐行依法行政,必須堅持以法律法規為核心,以懂法用法為先導,以嚴密監督為保障,以健全程序為手段,不斷推進法制化、程序化和規范化的進程。
二、依法行政的要求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必須以黨的群眾路線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把憲法和法律賦予衛生行政人員的職責放在第一位。
1.合法行政
基層衛生行政機關在執行管理職能時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如果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相關規定,基層衛生行政部門不得做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實現的決定。
2.合理行政
基層衛生行政機關執法人員應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一律平等,不因私廢公,不歧視偏袒,不怠政賴政。
3.程序正當
首先,程序正當要求告知相對人、利害關系人,他們擁有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其次,基層衛生行政機關執行管理工作時,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外,應當公開聽取管理工作相對人的意見。最后,基層衛生行政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時若有利害關系存在,應當回避。
4.高效便民
嚴格落實衛生事業行風建設,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審核、確認等工作,不得推諉拖延;履行法定職責,不得濫用職權;提高工作效率,不得拖沓懶散。
5.誠實守信
基層衛生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必須保證全面、準確和真實性。非因法定事由并經法過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變更決定的,應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執行,并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給予補償。
6.權責統一
基層衛生行政部門只能應用法律、法規賦予的相應執法手段。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依法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三、我國基層衛生行政部門踐行依法行政存在的問題
1.我國衛生專項行政法律體系不完善
衛生領域的法律法規,只有當各地基層衛生行政部門能夠全面正確地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職能時,才能真正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但基層情況復雜,世情多變,且相關的配套法律法規不完善,法律實施難是基層法治建設長期面臨的突出難題。現行的衛生法律、法規即缺乏系統性有很少有關聯性,沒有相應的配套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地方規章的完善,一項法律提出的原則性要求,在基層執法人員的實施過程中是很難把握好的。
2.執法人員思想作風需要扭轉
“重實體輕程序”是基層執法人員的普遍思維誤區,他們往往只將程序法當作一種工具,必要和有利時才會應用,甚至于自身都不清楚因何依法行政,如何依法行政。
3.衛生部門行政監督力度不足
行政機關內部的審查監督則多限于文字和紙面,上下迎合居多,打不開局面;行政管理相對人多數法律意識淡薄無法利用法律為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也無力監督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行政;地方行政部門起草的監督性質的規范性文件有弱化制約機制的傾向。
四、基層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行政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完善衛生領域配套法律體系建設
當前最迫切的是制定一部衛生領域的基礎性法律,作為落實《憲法》公民健康權的保障,通科學縝密的頂層設計,迅速出臺《中醫藥法》、《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等相對已經成熟的法律,統籌完善《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體系化。為基層衛生行政部門指明工作方向,解決衛生治理過程中法律依據不足,程序、制度、機制短缺甚至重點領域法律空白的問題。
2.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
一是明確主體責任,集中行政執法權,將之授予合格的執法人員。二是行政執法去“利益化”,將基層衛生執法隊伍的經費來源和罰款收費分開。三是提高基層執法人員素質,去除違法執法、野蠻執法的風氣。
3.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體系
一是確立人大監督的主體地位,落實權責,使得監督程序簡單易于操作;二是加大外部監督的力度,充分運用黨政團體、新聞媒體、人民群眾的力量,形成監督的合力。
參考文獻:
[1]安蓉泉,朱曉明,黃俊堯.提高依法行政和行政效能統一性問題研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王國永.依法執政與依法行政比較分析[J].求實,2005年08期.
[3]王倩.行政立法缺位與完善[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7年08期.
[4]邢素軍.構建行政監督的新機制[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陳恩美.論依法行政的理念、原則和制度——超越個案的反思[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08期.
[6]付明喜.完善我國行政法律規范體系[J].行政法學研究,2005年02期.
[7]楊葉紅.依法行政基本要求的具體內涵[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8]袁曙宏,趙永偉.西方國家依法行政比較研究——兼論對我國依法行政的啟示[J].中國法學,2000年05期.
[9]盧明.論依法行政[J];中國行政管理,2005年01期.
[10]吳蓓.我國依法行政中的問題及對策[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