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輝
【摘要】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物理學習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物理。新課改中更是明確規定,高中物理教學應融入生活元素,讓學生深入思考,不斷培養其積極探索的能力。力學是高中物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高中物理教師應注重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擯棄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靈活運用生活中的實例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培養其善于思考、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 高中物理力學 生活化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2-043-01
0
高中物理知識是生活化現象的理論知識結構與文字濃縮,運用物理知識可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讓人們能更加深入了解生活,以更為科學、全面的視角看待生活。然而,高中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的現狀,教學與生活完全脫節,導致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并未能從真正意義上理解以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釋生活現象更不可能。因而,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物理學科的特性與價值,認真研讀、吃透教材,善于捕抓生活中典型的實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積極打造生活化教學,帶動引導學生培養“學以致用”的理念,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
1.融入生活元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充分激發其學習興趣,才能深入開展進一步的自主學習與探究互動教學,因而,興趣培養是教學的關鍵。長時間以來,為了應付高中升學應試考試,高中物理教師多采用“照本宣科”、“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參與與互動,挫傷其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斷降低。應試考試將學生推入到一個機械化學習的怪圈子中,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思維培養。因而,高中物理教師需首先融入生活化元素,將生活例子與知識完美結合,以直觀、具體的形式呈現,積極創建愉悅輕松的生活化學習氛圍,便于學生能更好理解與把握。在力學知識教學中,教師不妨大膽導入生活中的力學現象展開主題教學,讓學生首先在小組間進行自主探究與思考,再引入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識。另外,就生活化現象的引入中可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讓學生能充分認識到物理知識的重要性與價值,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比如在人教版《萬有引力定律》一課教學中,教師列舉生活中的常見例子,如“為什么同樣樓層中,上樓梯會比下樓梯更費勁呢?”、“為什么人可以在地球表面上站立”、“向上拋出的物體為什么會向下掉?”等,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引出上述問題時,教師還可進一步提問,“同學們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嗎?你們還可以列舉出生活的相關事例嗎?”將力學知識融入到具體的生活例子中,讓力學理論更加直觀,學生理解與掌握起來就相對較為輕松。
2.巧用力學知識,探究現實生活問題
融入生活例子可激發學生參與自主學習與思考的積極性,反過來,教師還可巧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加以引導,帶動學生探究生活中的力學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就相關力學知識為點,向學生提出更為深入的問題,不斷激發學生的思維發散,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比如在人教版《摩擦力》一課教學中,在講解摩擦力的影響因素之后,教師可引入自行車這一常見的生活例子,以“同學們認為自行車的設計中運用到摩擦力哪些知識?”為題,讓學生充分發散思維進行解答。那么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就可自由表達自我看法,并學習他人看法,促進不同思維的發展與交融。經過討論后,學生就會回答說,“自行車外胎的設計與摩擦力有關,外胎周邊的凹凸花紋是為了增加自行車輪胎與接觸地面的粗糙度,如此便可加大摩擦力而避免打滑。”對摩擦力知識掌握較深的學生思考的維度可能就更進一步,認為隨著手部施加壓力,橡膠墊相應對車圈的壓力就會增大,如此才可使車輪轉動變慢。當橡膠墊與車圈無滑動時,地面與車輪摩擦力就發生改變,以達到減速或剎車的目的。以自行車這一典型生活為例,可激發學生巧用摩擦力知識探究與解釋生活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與探究能力。
3.觀察生活現象,知識與現象共融合
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注重表面化講解力學知識,而不善于引入具體實例,如此導致學生的結構不健全,知識系統較混亂。物理學習中應注重知識與生活現象的有機結合,因而,除去課堂的教學與引導外,教師還應進一步引導學生課外學會自主觀察并總結歸納相關的力學現象,讓其養成自主學習、善于對生活與知識思考的良好習慣。另外,教師也可帶動學生大膽將自我研究結論與國內外學者的優秀研究進行對比,從其中找出自身知識與認知的不足,并對自身的特色加以保持。在此過程中可鍛煉學生高度概括的能力,并主動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全面探究。比如在力學知識中,學生通過大量積累及自主觀察收集相關現象,充分認識到受力原理。如,地球為施力物體,一切受力物體都是以垂直向下為受力方向,且其受力與自身及地球高度有直接關系,如此便可有“重力”這一概念進行解釋。通過實際生活現象與物理知識相結合,可有助于學生能更為深入、直觀地理解并掌握知識。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是高中物理力學知識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可在力學知識教學中融入生活具體的實例,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學科的重要性與現實意義,積極探究、大膽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