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廣鋒
優化數學集體備課方式,為教師專業成長奠基
丁廣鋒
要想全面提升集體備課的品質,我們可以先從改變集體備課的形式上尋求突破。使集體備課與分散備課結合到一起,可以有效調動教師備課的主動性;將線下的集體備課活動與網絡集體備課活動相結合,不僅能拉近教師間的距離,還能極大地豐富集體備課的形式;本校同學科同年級集體備課與外校相同年級集體備課相結合,不僅能拓寬教師的視野,還能提高集體備課的針對性,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奠基。
傳統的集體備課多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即一人主備,其他人執行教案就可以了。這樣的集體備課往往缺乏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如果采用集中備課與分散備課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就能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更豐富的備課信息,提升集體備課活動的質量。集中備課和分散備課要有先有后,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備課順序。有些內容適合先分散后集中,有些內容則需要先集體后個體。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教師都要全身心投入,細心鉆研教材內容,多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盡可能地提高教學設計的實用性。
例如:“用字母代替數”一課,備課組長就要先讓備課組成員分別準備教案,搜集典型課例,準備教法和學法,然后集中展示討論,選出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實踐證明,教師先進行分散備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為后期的集中備課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集中備課和分散備課要解決的問題也不一樣,它們正好可以形成互補,同時,也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相互交流的機會,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集體備課需要同組教師坐在一起探討,這樣的備課方式能夠使每一位教師都能有直接闡述觀點的機會。但每位教師又都有自己的工作,即使是課余時間,也可能需要處理一些其他事務。而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上網對于教師來說已經不再是難事兒,即使是放學時間,教師也完全可以通過網絡來參與集體備課。而通過網絡來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不僅可以提高研討的實效性,更能提高集體備課的效率。
例如:教學“時、分、秒”的相關內容時,同學科教師就要先開展集中備課,統一教學內容、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又都需要面對不同學情的學生群體,教師在遇到問題時,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將情況反饋到網絡教師交互平臺上,和其他教師一起探討,以期獲得更多的解困良策。通過網絡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不僅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加豐富的探索渠道,還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般情況下,集體備課是在本校的同年級、同學科的教師中展開的,教師彼此都比較熟悉,專業促進作用不會太明顯。如果能夠通過網絡遠程教育云平臺與其他學校的教師展開互動,一定能給教師帶來全新的教研體驗。遠程教育技術的成熟,為教師跨學校展開集體備課創造了條件。我們可以邀請一些數學名師或者數學專家參與到集體備課活動中,不僅可以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學習機會,更能幫助教師實現跨越式成長。如果選擇跨校展開集體備課,就必須要有多重信息聯系協調,才能確保集體備課的正常開展。
例如:“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學科小組決定與其他學校展開跨校集體備課。為贏得跨校集備的主動權,教研組提前組織教師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自主備課探索,要求教師吃透教材,充分掌握學生的學情,展示具有創意的教法運用。在具體實施時,由于各個學校都做了充分準備,教師參與跨校備課活動的效果非常好。跨校開展集體備課是本校集體備課的外延拓展,給教師帶來難得學習和借鑒機會,也為教師教學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優化集體備課形式,不僅能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還能有效地開闊教師的專業視野。集體備課本身就是一種集合集體智慧力量的學習研究活動,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將集體備課看成是難得的學習機會,自然可以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市江安鎮江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