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敏

【摘 要】 目的:對于將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作用展開分析及探究。方法:選取96例高血壓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同時展開隨機分組,使得研究組、參照組各具病例48例。對兩組展開相異方式的護理方案,即常規護理舉措應用于參照組,將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方案應用于研究組,在實施護理以后,分別觀察及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對于總體護理滿意度的比較,參照組同研究組相比較低,差異明顯,P<0.05;對于收縮壓和舒張壓的水平監測,研究組明顯優勢于參照組,P <0.05;同時比較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以及用藥依從性,研究組均顯著的優于參照組,P<0.05。結論: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科學的護理方案是關鍵,采取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方式能夠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血壓水平,并且提升用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獲得普遍的滿意度。
【關鍵詞】 高血壓 老年患者 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 作用 觀察
高血壓是常見疾病,根據有關資料顯示,近些年來伴隨生活方式、環境因素、飲食習慣等的改變,導致高血壓患者的人群數量在不斷的上升,并且逐漸呈年輕化趨勢。對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自身機體免疫力較弱等特點,在臨床護理期間,選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方案控制血壓尤為重要。本研究以對比觀察并分析的方式,探究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的效果和作用,報告內容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9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均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同時均滿足高血壓防治指南有關標準得到診斷。所有患者均享有治療知情權,在知情同意情況下實施隨機分組,分成各具48例患者的研究組、參照組。研究組患者年齡最長者為75歲,最小者為60歲,平均為(66.8±1.2)歲,病程最長者為18年,最短者為4年,平均(10.6±2.3)年,具有22例男性和26例女性;參照組患者年齡最長者為77歲,最小者為60歲,平均為(68.5±1.4)歲,病程最長者為16年,最短者為5年,平均(11.2±2.5)年,具有25例男性和23例女性。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結果存在可比性,P值在0.05以上。
1.2 方法
1.2.1 參照組護理方式
參照組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舉措,包括溝通了解及解決患者的所需、基礎性的護理、心理護理、指導正確用藥等內容。
1.2.2 研究組護理方式
對研究組患者采取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方式,具體如下:①調整正確的生活方式,保持積極的心態,進而做到有效的防控病情復發。為患者制定科學的作息時間表,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提升睡眠質量。同時制定營養方案,保障膳食均衡,提倡低鹽低脂飲食,多食用奶制品、蔬菜,多飲水,鼓勵禁煙酒。此外,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運動鍛煉方案,例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方式,在控制體重的同時,也提升心血管功能[1];②加強健康宣傳教育,改正患者不良的生活陋習。導致產生高血壓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引發高血壓除了同遺傳、高齡、環境因素等具有密切聯系以外,也跟日常生活、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聯系。例如,長期過度飲食鈉鹽、脂肪食物,缺少運動鍛煉,體形肥胖,精神狀態緊張或者既往吸煙史等前情況,均增加高血壓發病幾率[2]。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掌握患者的生活陋習,并向其詳細地介紹有關于高血壓疾病的發病因素、癥狀、治療舉措和效果等內容,讓其正確認知自身疾病,并加以改正不良生活習慣;③嚴密觀察及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防止病情加重。對于高壓疾病的治療,需要盡早的展開,避免病情蔓延累積到大腦、腎臟或者心臟等部位,引發高血壓危象或者高血壓腦病等現象,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護理人員要提升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的重視度,一旦發現異常立即上報給醫生予以處理;④加強自我血壓監測。向患者指導正確的血壓儀監測血壓方式,便于隨時的了解血壓的變化情況。同時告知患者及家屬產生高血壓急癥時,正確進行處理的舉措[3];⑤指導嚴格遵循醫囑用藥,講明用藥的劑量和時間。叮囑患者家屬監督患者按時用藥,切忌隨意增加或者減少用藥劑量,并且在病情具有好轉情況下,仍然需要按時服藥,防控病情復發[4]。告知正確的用藥在有效降壓的同時,也能夠防控并發癥的形成。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及比較兩組患者經過護理以后的收縮壓值、舒張壓值,并采用生活質量評測量表(QOL)針對生活質量的改善實施評分。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總分值為100分,90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69分及以下為不滿意。此外,了解用藥依從性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以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涉及到的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進行處理,分別表示為(n,%)、(x±s),并分別經卡方和t檢驗。P值低于0.05,則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有關指標控制情況
如下表1所統計,經護理,研究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生活質量評分以及用藥依從性均明顯的優勢于參照組,P值小于0.05。
2.2 兩組患者總體護理滿意度情況
如下表2所統計,經比較護理滿意度,同參照組相比較,研究組優勢更明顯,P<0.05。
3 討論
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人群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一方面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相繼增加了社會經濟負擔?;诖耍斍安扇】茖W有效的舉措防治高血壓疾病是醫學領域內關注的焦點問題。
近些年來,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方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并且滿足于現代護理學要求。此種護理方式充分的將患者的實際病情作為基礎依據,制定全方位的護理舉措,包括飲食、思想、運動、用藥、健康知識、日常生活習慣等角度展開綜合護理,進而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5]。相對于傳統的護理模式而言,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舉措更加重視早期的預防及控制高血壓疾病,充分做到防范于未然,所以可以明顯的推動治療效果的發揮,良好的改善血壓水平,進而提升生活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將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模式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效果更為理想。在顯著的改善患者血壓水平和生活質量的同時,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并得到普遍的滿意度。因此,應用的作用明顯,可于臨床實踐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姝,陳曉華,鄭俊麗.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12):1649-1650.
[2]袁華.城市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過程和效果評價研究[D].吉林大學,2016.
[3]于曉靜.社區高血壓患者中醫健康管理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河南大學,2014.
[4]張娟.長沙市城市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現狀及血壓控制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14.
[5]錢湘云.保護動機理論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行為中的應用[D].南通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