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榆林市榆林中學 馬 寧
巧用多媒體,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陜西省榆林市榆林中學 馬 寧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高中數學知識,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提升教學質量卻是教師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以下本文就多媒體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簡要的探討。
高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學習內容也較為復雜,這給高中的數學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不少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表現出精神不濟、注意力不易集中以及積極性較差等情況。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方法和形式上下功夫,創新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在這方面起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多媒體技術包含著豐富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從過去單一的聽課轉變為“看”和“聽”的結合,有助于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擺正學生學習態度的目的。例如,在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的教學中,高中教師過去只能夠依靠肢體語言以及黑板來進行內容的陳述,但是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使用不同顏色標記直線和平面,還可以使用陰影來突顯二者的位置關系,使得數學課堂更加生動,因此可以達到提高學習興趣的目的,并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多媒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之一在于教師可以將抽象的空間立體知識轉變為直觀的空間知識,這對于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空間知識學習效果有著積極的意義。多媒體的這一優勢在空間立體圖形的教學應用中能夠得到具體體現。許多高中生的空間立體想象能力較差,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以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均無法對空間關系進行合理的想象和理解。而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進行直觀展示,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例如,在復雜圖形和切割面積的計算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圖形的繪制,然后根據已知條件對圖形進行三維的轉變和計算,從而得出答案。有了多媒體技術的支持,學生對立體圖形知識的理解必然能夠更上一層樓,從而有助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實現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高中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即學生在數學解答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圖形性質理解問題、運算粗心問題、解題方法不對應問題等,而且大部分學生在這些問題上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而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要根據每位學生犯的錯誤進行詳細講解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包括板書書寫的時間和問題指出的時間等。因此,為了避免學生在細節問題上出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進行錯誤的糾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中的糾錯軟件,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訓練,然后幫助學生找到容易犯錯的“點”,加強對學生的提醒。這樣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共同作用下,對該種錯誤就會產生一定的警覺,可以有效減少錯誤的發生率。又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反映學生的錯誤,這樣可以避免在課堂中浪費大量寫板書的時間,同樣也能夠達到幫助學生糾錯的目的。
生活情境的創設是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相對于一般的情境創設而言,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情境的創設也有著其自身獨特的優勢。首先,對于部分難以創設的教學情境,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必然更加簡單;其次,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更加生動、形象,具有更強的代入感;最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更加靈活,可以達到提升問題難度、實現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的目的。例如,在二次函數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函數畫出函數圖象,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將函數和實踐生活相聯系,從而起到提高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能力的作用。但是二次函數一般涉及的生活情境較為復雜,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更加便捷。如二次函數的問題經常會與工程問題、農業生產問題以及經濟發展等問題相結合,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工程情境、農業生產情境以及經濟發展情境的創設,如設置動態的水流、變化的工程項目等,同時還可以進行函數圖象的繪制,以便加強學生對問題的把握,而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中展示的圖象和已知條件進行問題的解決,從而有助于實現函數知識和生活的結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知識較為抽象,不少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較為吃力,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各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且幫助學生進行糾錯,實現數學知識和實踐生活的聯系,加強學生對高中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1]逯四海.利用多媒體優勢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144-145.
[2]賈真.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學周刊,2013(23):84.…
[3]陳勰.提升高中數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效率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67.…
[4]劉巍.多媒體技術條件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