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中心小學 余 燕
小學數學師生對話的技巧分析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中心小學 余 燕
一直以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話都是一門學問,包括課堂上以及課堂下的對話,都能引導或者影響學生的一生。小學正是孩子認知的啟蒙階段,需要老師有技巧的談話來引導學習,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從增進課堂的輕松氣氛來研究小數老師如何有技巧性地與學生對話。
小學教學;課堂對話;引導
語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門藝術,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不同的語言可以表達出相同的意思,相同的語言卻也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意境,這便是語言的魅力。所以,如何運用對話技巧來交談,往往能夠顯示一個人的才識和能力。本文主要談談對于小學數學師生對話的技巧分析。
從年齡上來劃分,小學生畢竟是初步進入認識新事物、學習本領的階段,思維和意識與成人有很大的區別,而老師又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兩者之間的差距很大,所以在交談時以學生的視角來對話的方式較為常見,但是在課堂上,很多老師很難做到這一點。而對于學生來說,主要的時間都是在課堂上度過,這樣就難免產生一些孩子的不理解和無理取鬧。在過去,課堂的教學幾乎是封閉式的,學生的所學所思均來自于老師,而師生間的對話也比較形式化,課堂上的授課最常出現的對話就是老師問學生“都聽明白了嗎”,學生也是習慣于回答“明白了”來應對老師的提問。這種比較形式化的對話是無效的,對于課堂知識的傳授沒有實際的意義,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師所傳授的內容,這對學生的課程掌握是不利的。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的科目,但是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就需要老師運用簡單直接的方法來解釋問題和知識點,建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但是小學師生間的課堂對話仍存在許多的問題,比如經常主動回答老師問題,成績優秀的學生就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和重點關注,這本身也是對優秀學生的一種嘉獎,但是容易造成課堂的誤導,由向全班的授課轉為為優秀學生答疑,由部分同學主導了課程的推進,這對于其他理解能力不夠強的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造成一種在學生心中,老師眼里只有優等生而沒有其他學生的印象。這樣的課堂顯然是不夠全面和靈活的。
再者,課堂的進程是根據大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來進行的,老師把握進度。在顧及全班的時候,很多老師會直接以班上成績較后的或者上課不專心、走神的學生與課程授課的大致接受程度比較,如果這些學生有個基本的理解,那么大部分學生幾乎都沒問題,也就可以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這在課堂有秩序的教學上是沒有質疑的,但是這會影響那部分成績差的學生的心理和對學習的興趣,別的學生也會嘲笑那些常被老師提問的學生,分散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一堂活躍有效率的課堂學習離不開老師和學生的技巧性對話,這就需要老師的技巧性引導。師生間的對話以一種平等互相尊重的態度才能更多地激發思維的靈活性。然而在中國課堂的傳統理念里,學生害怕老師,認為老師說的都是對的,也不敢提出質疑。這就需要老師在引導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的過程中避免數學老師的刻板形象,多以幽默玩笑式對一個知識點來發問,以簡單的問題和形式開場往往能取到很好的效果。
1.善于提問
對于成績好,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在對知識點的基礎認識之后進行深入探討、理解式提問,主要是開拓這部分學生的思維,同時讓其他的學生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在一個問題得到答案之后,再詢問是怎么來理解的,為什么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問題,或者如何判斷答案的正確性,這些都是有利于思維拓展的提問方式。有經驗的老師常會采取針對性的提問,對不同的學生會用不同的提問方式和檢驗的方式,這也是長期的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摸索得出來的成果。
對于理解尚未全面的小學生來說,如果老師的語言充滿了學術性,那無疑是外星語言,不易理解。在課堂的教學上,老師要規范自己的言辭,遵從準確、嚴謹的數學教學的態度。很多老師和學生的對話大多限于課堂,課下的交流比較少,要融入學生的團體中,就要經常和學生接觸,了解多方面,觀察學生的言行,這樣,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比較密切,容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2.實物教學,課堂動手實踐
數學上時常遇到很多的圖形,有平面的,還有立體的。如果是平面的圖形,老師還可以在黑板上形象地畫出來,一目了然。如果是立體的圖形,單靠三維的畫法,很難讓小學生快速地記住和理解。比如要計算長方體的體積,老師可采用積木方塊,在課堂上進行長方體積木的測量和體積計算。學生首先要理解長方體的概念,然后拼接長方體,接著要分別測量長方體的長、高、寬,最后再完成計算。一切在大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動手實驗,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有著無窮的樂趣的,尤其是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通過課堂的實踐理解,充分認識了長方體并掌握了長方體的計算方法,老師再對此進行理論上的補充和拓展,舉一反三,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小學數學教學有多方面,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師生間的技巧性對話,良好的對話氛圍能營造一種勇于探究、不斷思考的學習環境。老師的正確引導是個關鍵點,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對問題的思考上,開拓思維領域,有益于學生的智力開發。在這方面,老師的技巧學習和經驗交流需加強。
[1]蘇春景,孫曉莎.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病態對話”現象及其消解策略[J].中國特殊教育,2011(11).
[2]張劍.讓課堂因對話而充滿活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1(22).
[3]張霞.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對數學課堂對話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