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界首實驗小學 杜桂軍
實施賞識教育,挖掘數學學習的潛能
江蘇省高郵市界首實驗小學 杜桂軍
賞識教育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已經不再是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而是師生共同的大舞臺,需要師生親情合作,需要建立真誠的師生關系,創設和諧課堂氣氛。在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除了必要的教材知識交流外,還應打開情感交流的窗口,創造互相理解與尊重的師生關系,共同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
我們要及時地發現學生身上的優缺點、長短處,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并適當地引導,努力讓他們朝一個好的方向發展。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每個學生都有向上的潛能”,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努力發掘學生的這種潛能,多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做好正確的引導。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錯地方的資源,更何況是學生這樣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資源。既然是資源,就該好好開發利用。而平等的師生關系是賞識教育得以實施的前提。師生平等既是學生渴望的,也是好多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但實際教學中,真正做到師生平等的又有幾個?關鍵還是老師沒有真正從觀念上去做根本的轉變。建立平等師生關系的主動權在老師,老師若不能真正轉變觀念,師生平等就只能是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即。只有老師在心底真正想通了,真正自愿地和學生平等相處了,才可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和學生平等對話,才可能自覺地去搭建平等的師生交流平臺。因此我認為,要想使師生真正平等,只有先讓傳統的師道尊嚴徹底擱淺,師生才能真正平等。
在數學教學中,我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注重賞識教育,要和學生平等交流,所以我在課堂中,會不斷游走于學生的課桌間講課,這樣就能與學生更進一步交流,而且在課堂中,我也經常會用:“老師不會,你能幫助老師嗎?”“真能干!真棒!”“今天你來當小老師好嗎?”“老師這樣寫對嗎?”這些語句來肯定學生的作用,讓學生在整堂課中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對課堂更充滿信心。
只有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夠有他的成功,教師才能發自內心地去賞識學生。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信任度越大,成就就越高。陶行知先生也曾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都有成功的可能,都有成功的希望。教師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是喚醒學生的自信。
記得我曾經聽過一個教育專家的講座,在講座中他說了這樣一個事件,更進一步喚醒了我對賞識教育的覺悟:一位教授到一個班當班主任,其他任教這個班的老師問這個教授:你們班哪幾個學生比較聰明?這位教師不知道任教老師會這么問,就隨手指點了幾個。于是這幾個學生在班上天天被其他任教老師、學生和家長關注著、表揚著、羨慕著,結果這幾個學生還真的成績優秀,表現突出,最后也非常有出息。這一事情說明只要老師給學生自信心,只要你懂得去賞識他,學生就會有成就。
再差的學生也不可能是一無是處的,關鍵是老師要有耐心和愛心,更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教育心理學家研究已證明,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自尊心。針對這一特殊的學生群體,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做到以下幾點:(1)注意補短揚長;(2)鼓勵建功立業;(3)教師要當好導演;(4)注重首次成功。賞識是不需要條件的,持賞識的態度不能急功近利,要用平等、無私的平常心,才能真正賞識我們面對的各種各樣的學生。不是好孩子才能被賞識,而是賞識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好。
在教學中,我也親眼看見過有這樣一位老師,說某一位學生數學很差,簡直是沒有數學的思維和頭腦,結果學生、家長都覺得這位學生的數學超級差,漸漸的,這位學生也認為自己是無法學好數學的,根本不會學好數學,也就出現了越差越怕,越怕越差的結果。所以老師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多關注和幫助“問題學生”,要用加倍的賞識去教育他們。
在數學教學中,我注重以作業交流為紐帶,滲透賞識教育。所有學生都十分關心和在意老師給自己的作業評價,因為一個分數,一句評語都表現了老師對自己的態度,作業評價是學生與教師溝通交流的一塊園地,細致的批改、積極的評價不僅反映了一個教師的工作態度,也影響著學生對學習的態度。看到學生的作業,我除了在作業上打上分數外,還要增加一些鼓勵性的評語。如:你的作業很整潔,老師看著很舒服。你已取得一定的進步,繼續努力!你今天課堂表現很突出,我真高興!你又一次戰勝了自己,相信你會做得更好!你愿意挑戰自我嗎?相信你能行!學生看到鼓勵性的評語一定會更加自信,更加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果遇到某次作業或測試后出現情感盲點的學生,我就及時進行相應的談心、剖析和鼓勵,在課后個別交流,指出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肯定其優點,贊揚其閃光點。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學生渴望從教師那里得到關注和贊美,獲得學習的成就感,當你記得嘗試賞識教育,你就會每時每刻都嘗到賞識的力量。
在實施賞識教育時,要了解學生的身心需要,客觀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鼓勵,而不能濫用表揚,更不能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給予廉價的“賞識”。過度的表揚鼓勵,有時會讓學生感到賞識的虛偽性,從而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并失去對教師的信任。同時,賞識要因人而異,如對膽小的學生要多肯定、鼓勵,對調皮好動的學生要適度賞識,多提新要求。賞識教育是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閃光點,讓學生在關愛與期待中增強自信心,并不是溺愛和遷就。有的教師心情好時,對學生“從寬”,心情壞時就“嚴打”,這種情緒化的教育方式會不自覺地夸大學生的缺點,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另外,賞識教育不是排斥、否定批評教育。善意的批評教育是必要的,在原則問題上,對學生進行有理有據的批評,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我們知道,一些不良習慣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教師要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學生,給學生留有克服缺點的時間和空間,特別要講究批評語言的藝術性,注重體態語言的實效性。有時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會勝過千言萬語,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正確的賞識要細心地觀察和了解,準確、具體說出孩子的表現與成就,把孩子每一點細微的進步、每一個小小的閃光點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獎孩子。在賞識的過程中,學生是快樂的,教師也是快樂的。“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讓我們一起品嘗賞識教育的甜頭,讓賞識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綻放出最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