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渭源縣第一中學 牛立新
高中數學的情境教學實踐研究
甘肅省渭源縣第一中學 牛立新
一直以來,高中數學都以其自身的嚴密性、邏輯性、抽象性等多種特征,成為高中生在學習中難以突破的障礙,有很多學生由于每一節數學課的知識含量過大,無法吸收與內化這些新知識,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的障礙越來越多,所以產生了自暴自棄、排斥等消極心理。為了解決這個教學難題,很多教師都開始研究新課改所制定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各個學者專家所提出的新的教學方法,其中,情境教學法以其形象、生動、具體的特點步入人們的視野。本文便對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使用情境教學法進行分析與介紹。
情境教學法;現實素材;多媒體技術;實踐活動
情境教學法是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特點,將枯燥﹑抽象的數學公式﹑定理等進行轉化,將其以情境的形式展示出來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高中生置身于具體的數學公式﹑數學概念等產生與應用的真實或相似環境之中,能夠大大調動他們的學習欲望,使得傳統的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具體﹑活潑,有利于縮短數學學科與高中生之間的距離,也能夠促使高中生深入研究數學知識。下面,筆者從多利用現實材料﹑使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學生實踐活動三個層面,討論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的幾點做法。
數學的產生雛形就是古代的“結繩計數”,后來,隨著人們生產生活實踐活動的發展,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數學也得以不斷發展與擴充,尤其是20世紀計算機的產生與進步也讓數學在推動社會經濟與人類文明進步中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數學是由生活中產生并發展起來的,因此,教師要多利用現實材,為高中生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學習真實的數學知識。如在《空間幾何體》一課中,我讓學生們拿了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幾何物體,比如魔方﹑易拉罐﹑水杯等。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們展示這些物體,學生們都紛紛討論起來。然后,我再利用學生們準備的實物,讓學生們將結構一致的幾何體進行歸類,進而再對這些幾何體的結構特征與幾何性質進行介紹,再將其抽象成具體的空間幾何體。由此,我便能夠幫助學生們做好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還能夠讓學生們發現學數學的樂趣。
多媒體技術以其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與聲像結合的優勢一躍成為教師創設情境的一個重要手段,實際上,教師們也常常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創設情境,高中生們也在多媒體技術下重新燃起了學數學的熱情。但是,在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兩個要點:第一,現在有很多教師認為多媒體技術就是使用PPT來進行教學,簡單地將板書挪到了電腦之上,這并沒有改變“粉筆+黑板”的教學手段。因此,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圖象﹑音頻﹑文字等多種信息為一體的教學課件,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對激發高中生學習興趣的積極作用。第二,很多教師常常使用網絡上優秀的教學資源展開數學教學,使得整節數學課被大量的教學視頻所占據,并沒有為高中生留出思考的時間,或者使用過于繁雜﹑鮮艷的圖片或背景,分散了高中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的時候,也要把握適度的原則。如在《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一課中,我利用網絡設計了一個動畫視頻,這個動畫會清晰﹑生動地展示兩條直線的相交過程以及在這兩條相交直線的基礎上構建一個直角坐標系的構建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能夠直接觀察直角坐標系的構建要點,也能夠準確地判斷出交點坐標,然后再利用這個動畫引出幾何問題的代數求解方法,這就讓高中生能夠在動畫的引導下學好本課知識。
新課改的一個改革亮點便是十分強調數學實踐活動,教師也要利用這個教學優勢,以學生的親自動手操作來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如此,學生實踐活動本身也是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來探究數學知識,并且在實踐中體會數學規律的形成過程,這本身便是一個真實情境。如在《隨機事件的概率》一課中,我提前讓學生們收集一個星期之內的天氣情況,并且做好統計。在學生展示天氣情況的時候,我對學生提問:“星期二是晴天,這是必然發生的嗎?”學生們都覺得不是,我接著詢問:“為什么?”同時,我讓學生們投擲硬幣,讓他們猜測是正面還是反面,并且推算正面﹑反面的發生概率等。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因此,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大大推動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夠激發出他們的創新思維,使高中生能夠形成數學思維。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使用現實材料,為學生營造出數學知識的具體應用場景,使學生學以致用;教師要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利用這種現代信息技術來豐富數學課堂,也讓教學情境更加真實生動;教師要合理利用學生的實踐活動,保證高中生可以在實踐中學習數學知識。
[1]丁亞萍.高中數學情境教學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5(4).
[2]林國夏.高中數學情境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4(6).
book=12,ebook=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