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沛縣漢源中學 曹 越
初中數學教材的“問題源教學”分析
江蘇省沛縣漢源中學 曹 越
數學、生活有機融合是蘇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的顯著特征,而“問題源教學”便是聯系生活實際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教學模式之一,是實現數學生活化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文多角度客觀分析了初中數學教材的“問題源教學”的重要性與途徑。
初中;數學教材;“問題源教學”;分析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師要多角度引導學生從數學問題的根源上思考、探索并解決數學問題。在蘇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問題源教學”的應用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利于引導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思考,從根源上分析數學問題,意識到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結合日常生活不斷探索、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在無形中激發他們數學學習興趣,同時利于有效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數學實踐能力等,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另外,“問題源教學”利于初中生在教學實踐中科學記憶數學概念、公式等,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有效提高數學學習效果,在促使他們在學習數學課程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進入到更高階段的學習。
1.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全方位正確地認識“問題源教學”,準確把握“教”、“學”二者關系,科學轉變師生角色,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平等對待班級每位學生,充分展現班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多聯系初中生生活實際,注重生活化教學,圍繞數學知識點,借助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準確理解數學知識點。同時,在“問題源教學”方面,教師要借助思考、實踐操作,促使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形象,更具趣味性,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空間和圖形”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章節知識,結合“問題源教學”特點、性質等,巧妙問題情景,要求學生進行相關的實踐操作,即在紙上分別繪制出半徑相同的兩個圓,在各圓中繪制相等的圓心角,將兩張紙相疊,確保兩個圓的圓心重合,固定好圓心之后,旋轉某圓一定角度,確保兩圓的圓心角某邊重合,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說說圖形動態變化間的關系,即在同圓、等圓中,圓心角和對應弧、弦相等。在實踐操作中,學生可以從根源上去探索“空間與圖形”的相關問題,在觀察中準確把握圖形、空間二者的運動變化情況,準確理解相關知識點,在無形中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注重思想滲透,優化利用啟發式教學法
在“問題源教學”方面,教師要注重思想滲透,在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多角度啟發他們,全面、深入地思考以及探究數學問題,使其更好地走進數學世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三角形”為例,在該章節教學中,三角形中位線性質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知識,也是一大難點知識。教師要圍繞三角形中位線性質的知識點,注重思想滲透,掌握“三角形中位線性質”的常規證明方法,要優化利用啟發式教學法,多層次啟發班級學生,充分挖掘他們各方面潛能,利用自身已掌握的數學知識與經驗探討其他證明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出相關問題,即如何合理裁剪三角形紙片,使裁剪之后的兩部分可以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證明拼出的圖形是否是平行四邊形,并試著證明“三角形中位線性質”,從問題的“源”上解決數學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層層遞進”的原則,適當引導,不要過多地參與到學生實踐中,充分挖掘他們各方面潛能,去解決數學問題。在證明“三角形中位線性質”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添加輔助線的方法,科學轉化所解決的問題,有效降低問題難度,準確把握解題突破口,充分發揮啟發式教學法的多樣化作用,確保教學各環節有序進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3.有機聯系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問題源教學”要求,有效聯系數學知識以及日常生活,引導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去發現、分析與解決數學問題,將數學知識學“活”,這也符合蘇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的特點、內容。以“我們和數學同行”為例,“生活數學”、“活動思考”是該章節的主要內容,以“生活和數學”、“活動和思考”為中心。針對這種情況,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根據章節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選取他們熟悉而感興趣的素材,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比如,負的概念:零下溫度、地下樓層,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形式,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有效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在日常生活實際中去探索相關的數學問題,準確理解數學章節理論知識,并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充分展現數學學科的多樣化價值,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將素質教育提出的具體要求落到實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樹立生本教育理念,全方位正確地認識蘇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的“問題教學源”。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準確把握數學重點與難點知識,根據初中生已有的各方面能力,以學生為中心,借助“問題源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利用啟發式教學法,注重思想滲透,注重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等,以此促使班級學生科學學習數學知識與技能,學會從根源上“發現、分析、解決”數學問題,掌握多樣化的數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習效果,改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提高課堂教學整體效率。
[1]王寧.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探究與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4(01):45-46.
[2]李維祥.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初中數學教材有效應用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15):115.
[3]馮敬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對策探討[J].科技展望,2016(0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