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縣育才實驗學校 潘慧玲
改進小學數學教學措施促進學生解題能力提高
江蘇省泗洪縣育才實驗學校 潘慧玲
由于小學生處在思維發展階段,思維能力并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在命題時,將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的考試題目難免會使學生不知所措而導致學生無法順利解決,而且應用題重在理解,小學生在理解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需要教師對學生們進行引導學習,從而才能夠保證小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應用題時,能夠更好地掌握解題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數學。
新課程改革十多年,對包括課本在內的很多教學內容進行了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改進。我們現在使用的小學數學教材是蘇教版教材,這本教材在撰寫過程中就充分融入了時代特征,運用了更加靈活多變的形式,對教學知識做出了多方位的呈現,十分適應當代對學生多元化思維的要求,同時也給學生留足了思考的空間,打破了過去灌輸式的方式,而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應用題的設計上,教材中融入了時代特色和生活特色,將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生活種種與教材知識相結合,從而讓學生更加能夠感悟到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系,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源于生活的特點,在激發學生快樂生活的同時向生活學習。除此之外,教材的設計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解題過程中需要學生獨立思考,自己探索,通過一步一步地解題,了解題中蘊含的數學關系,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小學數學教材在這些方面的變革,促進了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的改革,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輕松,課堂學習更加注重對學生素質的綜合訓練,有力地推動了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發展。
現在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小學數學應用題將數學知識蘊含在日常生活的背景之中,將復雜的數學關系隱藏在設計的現實場景之中,這種形式的題目設計需要小學生能夠透過這些形式多樣的現實表象,發現在這種背景中隱藏的數學關系,從而利用抽象概括的形式將這些數學關系用等式呈現出來。數學應用題的訓練,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夠有效訓練小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將這些知識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認識。
1.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課堂準備工作,尤其是備課工作。教師的備課需要充分結合學生、教科書以及教學計劃之間的關系,既要符合學生的接受情況,也要符合教科書的內容和教學計劃的進度,充分把握好這些方面就能夠完成課前的備課工作。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制定上課內容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現實情況,尤其是學生是否對于這些問題具有自主探究的經驗和能力,教師需要充分挖掘學生在這些方面的潛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教材的內容,通過構建知識體系建立知識點的主次關系和關聯關系,從而為學生學習提供有效的指導。
2.創設問題情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創設教學情景不能脫離情景的初衷,過度將注意力放在情景創設上,會忽視主要教學任務的實施,教學情景的創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這些問題情景更加輕松地將自己的所學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從而通過對教學情景的感悟,啟發學生對這些生活問題進行思考,并在思考過程中將數學思維融入其中,增加對課堂教授的數學知識的認同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情景創設才是一種好的情景創設,而過度注重對背景的創建忽視本質的方式都不可取。
3.加強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訓練
數學應用題不僅僅是對學生數學思維的一種考查,而且還是對學生數學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檢測。數學應用題考查學生在日常生活場景中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同時也考查學生能否從這些日常生活的背景當中歸納出數學聯系,從而找出正確的解決辦法, 應用題中的每次運算都是對學生綜合數學基礎的檢驗,所以老師在教授應用題的過程中,需要強化學生在基礎運算等數學基礎知識中的訓練,才能加強學生對應用題解題方法的學習。
數學應用題本身具有相對較多的思考方式,能夠從不同的思考方式出發得出不同的解題方法,所以應用題也是數學教學中很好地激發學生思維靈活性的一種題目類型。教師可以將應用題通過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再現,以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解題的過程中來,并鼓勵他們之間相互討論學習,從而能夠讓學生之間了解到這些應用題可以擁有多種解題思路,有利于學生思路的開拓,能夠有多種思路解決問題。
應用題作為數學訓練當中一種重要的題型,通過將現實生活與數學關系結合起來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應用題的過程中需要數學思維的參與才能更好地解決應用問題。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解決應用題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通過各種方式的訓練,使得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能夠運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問題,以歸納、推理的方式優化學生的思維,從而更好地了解數學的魅力。
綜上所述,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更貼近生活實際,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需要充分結合學生,深入研究教材,通過創設問題情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基礎數學知識的訓練,促進學生解題思路的多元化,形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整體上提高課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