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霞洞鎮大村小學 馮彩云
數學課堂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探究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霞洞鎮大村小學 馮彩云
創設高效課堂,要求教師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學習活動情境,給予學生更多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展示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高效課堂;師生互動;自主探索;動手操作;
數學是小學生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僅僅只是依靠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的時候,教師還要想辦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讓他們學會自己學習知識,這樣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該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論述。
俗話說,世界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在平時的生活中,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他們個性活潑好動,求知欲旺盛,好奇心重,樂于探索未知的事物,但是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如果沒有人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探索欲就可能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激發,而我們創設高效課堂模式,恰恰就為學生創造了這么一個好的平臺。自主探索可以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學生課前獨立預習,二是學生在課堂中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索知識。下面我重點談一談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探索知識。
數學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一同建構數學,共同見證知識的產生、發展及結果,變單純的“學數學”為“做數學”,讓學生成為知識的實驗者與建構者,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這種給予學生充分空間的數學高效課堂模式,學生自主探索,親歷知識的再創造過程,可以極大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探索發現中樂此不疲,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我會學”和“我善學”,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上培養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進取心及無窮的求知欲,為學生將來的成功學習做好架橋鋪路的工作。
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中的人,人的一生是要在與別人的交往中度過,與人友好相處,建立融洽的關系,依靠的就是合作與交流,學會合作是學會關心的行為表現。學習不僅是一種個體獲得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認識過程,同時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交往、情感建設過程。所以我們的高效課堂模式中,“小組合作學習”是最重要的一環。
交往的認知意義:第一,促使知識增值,“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缺少交往的學習很難產生思維的碰撞和創造的火花;第二,活躍學生思維,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交流不同于一對一交換蘋果,交換后仍是一人一個,而是黑夜燭光,越多人有燭,亮光倍增,可讓每個人都見識更多的不同見解,分享更多的思維亮點。
因此教學中可以常常進行生生小測評,讓學生之間互相出題,既快速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又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群體作用,實現更短的時間辦好更多的事情。如教學《圓的周長》時,教師可以讓班上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測量方法進行探討,讓他們思考有哪些適用的測量方法,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到用尺子量,還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到目測,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根據他們自己提出來的種種想法,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探究知識,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體合作精神。
在教學五年級物體體積部分《有趣的測量》時,要求學生進行測量實驗,了解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過程與方法,可設計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由小組長安排組內同學分工,分配出實際操作員、觀測記錄員、監控程序員等,通過群策群力解決問題,融洽同學關系,親歷數學問題的發生、發展、困惑與解決,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
有目標地交流互動,同樣可以實現高效學習,通過生與生之間的平等互動,相近的思維方式,更容易觸動思維的始發點,如教學《線的認識》時,教學內容中的線段、射線與直線的認識,可以在學生初步認識了三種線之后,留給學生一個充分的交流時間,共同交流討論三個問題:它們之間有何共同點?它們之間有何不同點?生活中哪里會出現這樣的線?
為學生創設合作交流的機會,引發學生的深層思考,通過學生用自我的語言來表達所知所想,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落到實處,因為對于知識是否掌握,有兩個表現:一是能否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二是能否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
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活躍學生關系,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互補互學,培養學生從小具備精誠合作的意識。二十一世紀科技迅猛發展,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人們的合作,個人能力畢竟有限,要鉆透高新科技的精與妙,不但要體現“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勇,更應體現群體合作的“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的智,善于與他人合作,將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更新、提高和運用。
在“神五”、“神六”、“神七”的飛天現場,在奧運會、世博會召開的場館,我們看到的都是以團隊出現的工作人群,這就很好地說明了合作交流是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培養學生從小具備合作交流這種先進的學習與工作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善于激情引趣,設計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展示學習效果,巧妙地把高效的理念通過各個教學環節落到實處,才能真正體現高效課堂的魅力所在。
[1]教育部.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劉兼,孫曉天.數學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孔鍇.當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顧明遠.小學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劉加霞.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08.
[6]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萊頓.學習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7]李偉健.學校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