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鱸鄉實驗小學 姚雅潔
點、線構出新格局
——“畫圖策略”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鱸鄉實驗小學 姚雅潔
“畫圖策略”作為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策略之一,通過最簡單的點、線組合構成的圖形,直觀顯示各類數學信息,有條理地表示各種數量關系,生成多樣的解題思路。在數學教學中,努力使“畫圖策略”成為學生開拓思維創新的工具。
畫圖策略;創造性思維;點線組合
點、線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可以作為數學理論中的單獨圖形存在,也可以作為組合圖形存在,比如點、線能構出一幅多角度的風景畫,亦或構出一幅多層次的建筑圖……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是從點、線開始的,從數學內容出發,點、線組合成各種幾何圖形;從數學策略出發,我們所倡導的“畫圖策略”,就是通過一點一線來開拓學生數學思維的新格局,點、線的靈活組合可以使學生基于數學基礎知識,進行數學思維的開拓創新。這種策略通過觀察直觀的幾何圖形獲取各類有用信息,思考各種數量關系,從而有效解決問題。
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現談談在實際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畫圖策略”來開拓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
有需要才有動力,對于自身有需要的學習方法,學生才會主動去學習,這也和我們所倡導的學生積極主動、有創造力地學習保持一致。所以,作圖習慣的培養必須從學生需要出發,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受到有作圖的需要和必要。
記得我給侄女出過這樣一道趣味題:“貓抓住了12只老鼠,貓吃鼠有個習慣,從第1只開始一只間隔一只吃,吃完一遍再從第一只開始,但它會放過最后那只小老鼠,有一只聰敏的小白鼠不想被貓吃掉,應該站在哪個位置呢?”題目以故事的形式呈現,生動有趣,侄女最開始想到的是借助手指來解決問題,再遇到手指不夠的問題后,想到的是借助小棒,此時適當啟發:如果身邊沒有小棒,那怎么辦?侄女激動地說:“那我就是神筆馬良,畫一畫?!敝杜卯嫷姆椒?,很快就找到了小白鼠該站的位置。侄女很有成就感,說:畫一畫的方法真好,又方便又清楚。相信有這次成功的經驗后,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她會主動去借助畫一畫的方法。
低年級的數學學習中,往往借助簡單的畫圖形來幫助解決問題,而中高級的學習中經常會遇到需要畫線段圖來解決問題的情況。這時候很多學生遇到不會做的行程題目,會想不起來畫畫線段圖。究其原因,有的是沒辦法把文字轉化成線段圖,缺乏畫線段圖的知識,有的是曲解題意,畫出錯誤線段圖,根本不利于解題。這是因為學生對于“畫圖策略”的使用生疏,不知道何時用和如何用。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如果學生在應用“畫圖策略”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那就會覺得這種方法是自身所必需的,會在應用過程中多思多想,那么,在學習過程中更能培養出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因此,逐漸培養學生架起形象思維通向抽象思維的橋梁,掌握“架橋”的技能技巧,不光是中高年級,更是低年級數學教學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畫圖策略的教學滲透于每個年段和每個環節中,讓學生在解決相應問題時需要作圖和習慣作圖。
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伴隨著各種各樣的數學原理、數學公式,畫圖策略強化了有些原理和公式的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學會深入淺出,鞭辟入里,進而達到“變用”與“創用”公式的程度,這樣不僅強化了學生對于各類基礎知識的深度掌握,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比如有這樣一道題目:“兩個數的和是64,差是4,這兩個數分別是多少?”學生碰到這個題目,有些課外學過奧數的孩子,會直接反應過來這是和差問題,解決公式是:(和+差)÷2,(和-差)÷2,但是你要究其原因:怎么得來這兩個公式的?孩子就不知該如何作答了,只知道這類問題就是用這個公式解決的,學習太表面。那如果利用線段圖來解決這道題目會怎樣?兩個數可以用兩條線段表示,由題意知道,兩條線段肯定是不一樣長的,接著讓學生找找兩個數的和與差分別是哪部分,從而用假設法解釋公式的由來,學生瞬間就明白和差公式的由來,不僅碰到這道題目時可以用這種方法解決,以后碰到其他的變式題,學生也會嘗試用畫圖和假設法結合來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如果學生死記硬背每一個公式,容易出現錯記和忘記的現象,或者出現前記后忘的現象。像這類無意義的記憶方式,記憶保持時間比較短暫,我們要爭取把公式的記憶轉化為有意義的記憶,增加記憶保持的時間,就算遺忘了,通過意義推導也會很快記起來。所以,我們倡導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展示各類原理和公式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嘗試去探索和推導,這樣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同時也把學生從枯燥的數學公式中解放出來,讓其享受知識形成過程中所帶來的樂趣。
“畫圖策略”清晰詮釋了數量之間的各類關系,同時幫助揭示了多條原理和公式。讓學生從基礎知識出發,更深入地理解各類原理和公式的內在聯系,能夠在各種題目變式中對于公式做到活學活用,同時,在活學活用這個過程中,也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同一個數學問題可能有多種解決辦法,在多種方法的思考和選擇過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多種思維的發展?!爱媹D策略”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解決中去。
比如在教學20以內進位加法“9+6”時,教師創設情境,得出算式“9+6”,組織學生通過畫小棒的畫圖策略來探究,讓學生自己嘗試總結計算方法,學生基于各自的已有經驗,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學生的計算方法一般會有以下幾種:
(1)從9開始,一個一個地數下去。
(2)把6分成5和1,9+1=10,再加上5。
(3)把9分成4和5,4+6=10,再加上5。
(4)把9分成4和5,把6分成5和1,5+5=10,再加上4和1。
在學生分析算理的基礎上,教師逐步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總結出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的方法——湊十。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借助于畫小棒這個“畫圖策略”,發現了多樣的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體會到轉化法在探索求知中的作用,而且在分析綜合能力方面也得到了發展,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從學生語言描述思維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只要給學生機會,學生定能逐漸呈現多樣的思維,不要忽略學生不統一的思維,不同方法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學生對多種方法的選擇其實就是對于原有方法的優化過程,實質就是自身對于知識的優化過程,也是思維提高發展的過程。在優化過程中,教師只做適當的指導,適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方法就是最恰當的方法。
“畫圖策略”正是幫助學生開拓思維的有力工具,學生只要合情合理地應用,就會通過對比、分析、歸納,從中找出更優的方法。這樣良性循環下去,就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畫圖”策略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或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興奮感,抑或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自豪感。畫圖策略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我們要啟迪和培養學生,利用他們腦中最簡單的點線組合來開拓數學學習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