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白米小學 沈桂芹
小學高年級數學欣賞體驗學習策略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白米小學 沈桂芹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欣賞體驗學習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在體驗數學簡潔美、和諧美、奇異美以及創造美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小學高年級;數學;欣賞體驗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讓每位學生都能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將此興趣長久地保持下去,需要引導學生親自去感受數學的魅力。數學就如同一個樂園,學生只有親自走進樂園內,才能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數學教師只有親自體驗,并切實把握到數學之美,才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自身的美好體驗傳遞給學生,進一步啟發學生從中感受到數學之美。促進學生個性以及審美情趣的健康成長。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無論是曲線的變化、正方形的對稱還是圓形的圓潤和諧,無一不給人以美的享受。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展示數學本身之美,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進行美的體驗。
1.簡潔之美
以數字“1”為例,“1”可以代表很多東西,小到一個粒子,大到一個星系,都可以用“1”來表示。“1”可以說是數學簡潔之美的典型代表。除此以外,數學教材中各種面積公式等也都極為簡潔實用,極具簡潔之美。
2.和諧之美
數學領域中,和諧美主要體現在數學的有序、統一和對稱等層面。數學的研究主體是自然界中數與形之間的聯系。如自然數就是一個由1到無限大的有序數系。再如“圓”,“圓”的和諧美體現在它既能夠以圓心形成中心對稱,還能以任一條直徑形成軸對稱,無論是中心對稱還是軸對稱,都給人一種和諧的美感。實際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在講解“軸對稱圖形”時,可組織學生就“軸對稱”展開實踐學習活動,例如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折紙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切實體驗到軸對稱圖形的魅力,有效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理解和認知。另外,教師還可將學生的折紙貼在教室中,供學生在課余時間對折紙作品進行欣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學之美的感受。
3.奇異之美
數學中能夠展現奇異之美的地方有很多,例如數學解答過程中,很多數學問題都非常新穎,所得結果也是出人意料,解題方法更是多種多樣。此外,現實中也有很多例子能夠體現數學的奇異之美,如我國人民大會堂門前的柱子,其寬度與柱子的高度之比為0.618,而這一數字正好與埃及金字塔底邊長與金字塔整體高度比一致。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同的解題方法卻能得到同樣的結果,這種奇異美同樣吸引著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當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解題思路時,其不僅會感嘆數學的奇異之美,同時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奇異之美進行探索。
數學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在數學縝密的推理過程、巧妙的解題思路中感受到思維美。如在指導學生對平面圖形的面積進行計算時,數學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施,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各類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各平臺圖形面積公式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使學生系統了解到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推導圓形面積計算公式時,教師可依照教材中的內容將圓進行分割,并重新拼接為近似長方形的圖形,隨后再進行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另外,扇形面積的推導公式則是由圓形面積推導公式演化而來的,教師通過在課堂上進行多媒體展示,深化學生對這一推導過程的理解,使學生能夠更加真實地感受到數學的邏輯性、研究性、推理性,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數學本身美的感受,能夠大幅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動力和興趣,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自主地克服困難,并進行積極創造。只要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具備了創造性,那么其學習過程將會充滿樂趣,充滿魅力。創造是數學不斷發展的動力,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發現創造美,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通過積極組織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課程來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創造美的探索和體驗。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拼圖案》活動,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拼接出各種類型的圖案,為激發學生的拼圖熱情,教師還可進一步開展拼圖比賽,使學生在緊張而愉快的氣氛中發揮自身潛力,盡可能地拼出更多圖案。拼圖過程中,學生在不斷創造出新型圖案的同時,也不斷感受到了數學的創造之美。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可將學生的拼圖作品放在教室周圍展示,供學生在課后欣賞。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講,其體驗學習的過程就是構建自身知識體系的過程,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體驗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動腦去學,更要求學生能夠用心去學,從心靈層面感受、理解、體驗學習之美。在學生的體驗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職責主要在于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體驗學習機會以及多樣豐富的體驗情境,促進學生能夠在體驗學習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諧美、簡潔美、創造美以及思維美,同時教師還應針對學生的體驗學習進行鼓勵和指導,引導學生從情境體驗中求得知識,實現自身和諧發展。總而言之,體驗學習是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它通過引導學生對學習之美進行體驗來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驗學習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實踐活動以及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促進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是在數學教師的系統指導下,促進學生系統化、規范化地掌握數學基本知識的過程。將體驗學習應用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其他教學模式不同,欣賞體驗學習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對學習之美的發現,并從心靈層面來感受學習之美。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與欣賞體驗學習相結合,對于完善數學教師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有著重要意義。
[1]吳鳳芹.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2):129.
[2]張敏.基于數學欣賞的教學實踐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