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溧陽中學 包旭苗
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江蘇省溧陽中學 包旭苗
文章從當今的高中數學教育背景著手,首先對導學案的概念進行簡要解析,其次以蘇教版高中數學為例分析了當今課堂上導學案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如何改善導學案提出了相關建議。
導學案;高中數學;教學問題及對策
就目前來看,我國的高中數學教育乃至各科教育都依然走“滿堂灌”的道路,學生扮演的角色是忠實聽眾,老師則是單純的演講者,其直接目的是將課堂上的所有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樣只會導致學生被動學習,自主學習意識較弱,更不會去主動質疑、思考、探究老師提出的課堂問題,如果日后踏入社會,對待各種社會難題也只會束手無策。鑒于此,國內各個省份開始掀起教育改革浪潮,例如江蘇省某市則提出了新的教學模式——“三案六環節”,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一線教師對“導學案”的認知與推進。
導學案,顧名思義,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它承擔著引導學生形成自學、交流、展示以及總結的教學任務。導學案不同于教案,前者的宗旨是引導學生學習,每位同學都人手一份,其服務對象是學生;而后者則單純服務于老師,其內容與方法只要老師能看懂即可。其次,導學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而教案則僅僅是單向灌輸,同時這也是二者最本質上的區別。
1.教師錯將導學案等同于習題集
一份優秀的導學案必然離不開檢測和練習,導學案的核心任務是讓學生帶著疑問與好奇開始課堂學習。然而當今高中數學老師編寫的導學案堪稱一份習題集,習題的占比遠遠高出理論知識,從而導致導學案出現以下問題:第一,無法為學生理清一條課堂學習的主線路;第二,無法清晰呈現出該節課數學知識點的架構圖;第三,無法扮演數學課堂“小劇本”與隨堂筆記的角色;第四,無法幫助學生在課堂活動結束時進行反思小結;第五,在日后學生的復習中失去了數據庫的作用。
導學案與習題集密不可分,但是并非所有的習題都適合放在導學案中。例如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一“函數模型及應用1”一節中,函數本身較為抽象,為便于學生理解,應該挑選貼近生活實際的函數模型,以實現“情景教學”,最終讓學生認識到函數模型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例如試題:“已知A、B兩地相距150km,方明開車以60km/h的速度從A地到B地,在B地停留1小時后再以50km/ h的速度返回A地,汽車離A地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式為_____。”該題具有明顯的典型性與針對性,短小精悍,難度適中,既能面向全體又可關注到個體,十分適合放在導學案中作為例題啟發學生思考。
2.導學案的編寫內容繁瑣冗雜,缺少啟發
一份規范的導學案包括以下9方面的內容:教學目標、考綱要求、課前導學、例題講解、知識鏈接、質疑問難、課堂檢測、課堂小結、教學反思。經調查,有的導學案對以上內容會有所疏漏,或者雖然內容全面但是編寫內容單一乏味、編寫套路死板、編寫格式雜亂、編寫欄目不固定,又或者編寫的導學案無法根據課堂內容和特點進行設置,繁瑣而缺少針對性。
導學案的優勢之一在于其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將課堂活動由淺入深、從無到有、循序漸進地發展,重點在于設計開放型問題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探知欲。然而有的老師卻把導入語寫在導學案中,不論其他,單從教條考慮,這明顯已經把課堂固定死了,何來靈活生動可言?更有甚者,老師在編寫導學案時自問自答,本需要學生自發探索的問題完全變成了金科玉律,缺少啟發性的導學案已經完全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1.完善導學案編制
首先在編寫時要遵守幾個基本原則:探究性、主體性、引導性、實用性和層次性。導學案的最終服務對象是學生,因此務必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其次,導學案的編寫并非千篇一律,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導學案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格式。在小范圍內統一了編寫格式后,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審美疲勞,高中時期的學生心理處于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探索的階段,一成不變的事物最終會導致學生的厭倦,因此在嘗試編寫導學案時,在內容或者格式上變出些花樣來,總能讓學生在不經意間感受到新鮮的氣息,在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
另外,編寫導學案時要適當留白,一方面是方便學生對習題進行解答,另一方面則是為學生提供思考、探索、質疑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化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導學案要充分體現反饋與展示
眾所周知,高效課堂的三部曲:反饋、自學和展示。然而多數導學案要么有練習無展示,要么就是檢測多,反饋少。為解決以上問題,導學案則需要對展示與反饋進行合理設置,如對所需展示的內容、時間和形式做出正確的引導和計劃,對反饋的內容以及途徑也要及時做出矯正與回應。導學案反饋與展示的根本目的是暴露問題,根據反饋信息進行查漏補缺,例如通過學生的反饋可以知道課堂上中斷的知識鏈接等,所以想要提高課堂質量,務必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
綜上所述,導學案在當今高中教學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一線教師要充分利用并發揮導學案的價值和意義,將教學目標與導學案充分融合,嘗試在導學案的編制上不斷修正并完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為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供優質條件。
[1]陳雪蛟.高中數學教學中學案導學的構建和運用[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1(2):45-47.
[2]徐梅.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J].亞太教育,2015(9):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