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錢橋中學 時峰嶺
合作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江蘇省無錫市錢橋中學 時峰嶺
新課程理念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應當變“教”為“學”,創設積極合作的學習氛圍,激發鉆研探索的求知興趣,訓練邏輯嚴密的數學思維,使其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中逐步實現從“愿學”到“會學”并從“會學”到“樂學”的轉變,從而真正感受到數學課堂的魅力。本文以蘇科版(九上)的《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問題》為例,淺談合作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合作策略;數學課堂;探究;
一節生動高效的數學課,意味著不同層次、不同特點、不同需求的學生能夠各得其所,在課堂中共同成長,合作探究,以個人的基礎與能力、興趣與思維為基點,促成了新的課堂生成。因此, 探究合作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也就成了當前數學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的熱點之一。
數學是一門具有邏輯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學生在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其問題意識增強,能夠運用求同思維或求異思維,在不同的數學問題之間建立相關性,并積極思考其內在的數學規律。在《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問題》中,師生共同明確學習目標之后,教師以“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形式引導學生由簡入難,順勢以多媒體形式出示問題:若關于x的方程(a-6)x2-3x+1 = 0是一元二次方程,請判斷a的取值范圍。在“概念”的支架引領中,學生很容易根據“二次系數不為零”這一隱含的基本條件,得出a的取值范圍。對此,教師可以增加難度,直接出示某市中考題: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1 = 0的一個根是0,則實數a的值為(),A.-1 ; B.0 ; C.1 ; D.1或-1。
由題目中的方程的一個根為0,可將x=0代入方程得:|a|-1 = 0,又因為(a-1)x2+x+|a|-1 =0是一元二次方程,隱含條件為a-1≠0,于是求得a的值為-1,故A選項正確。這樣富有梯度的導入,既有利于學生溫故而知新,對“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加以鞏固,又在班級內形成了積極合作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數學情境中深入對數學的探究。
隨著初中數學學習難度的日益增大,作業負擔日益增多,不少學生的探究欲望削減,從主動的鉆研變為被動的應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學科問題的深化甚至影響到了身心發展。為此,教師不妨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數學中的“疑問”,以問題發現促進合作,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問題》中,教師設疑:某班級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原來企業的單個車間的日產量為200件,出口率為50%(即每100件工業制成品中可用于出口的為50件),現在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后帶來了新的生產技術,其出口率也隨之變化,車間每天用于出口的為132件,其中產品出口增長率是日產量的增長率的二分之一。則學生進入企業后的產品的日產量增長率為多少?假設學生進入企業后的產品的日產量增長率為x,則產品出口增長率為x/2,由此可得一元二次方程:200(1+x)×50%(1+x/2)=132,求出x=0.2,即學生進入企業后的產品的日產量增長率為20%,當然最后的檢驗必不可少。
數學課堂的小組合作必須講求策略,應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設立興趣小組,根據成員的基礎、性格等因素,在小組內部形成明確的分工。在《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問題》的教學中,教師設計問題:某旅游景點在“十一”小長假期間推出優惠促銷活動,其收費方案如下:若旅行團總人數不超過25人,則人均收費為1200元;若旅行團總人數超過25人,則每增加1人,人均收費減少20元。為了確保旅游景點的盈利,又特設有一項規定:無論何種促銷活動,人均收費不得低于800元。某單位組織員工去該風景區旅游,共支付給旅行社的旅游費用為27000元,請問該單位這次共有多少員工去這一風景區旅游?在這一應用題中,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基礎薄弱的同學嘗試審題,從中找出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建立等量關系,而基礎好的同學則扮演“小老師”的角色,自己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答并檢驗,然后講給小組內的成員聽。
數學思維的縝密性特點,決定了數學的理性之美。不少學生在領教了數學思維的“冷酷”之后,面對嚴密的數學邏輯極容易喪失信心。這時教師既要感性鼓勵,又要理性引導,適當分解問題的難度,減緩問題的坡度,創造條件讓學生戒除“畏懼”,多角度觀察與分析問題。在《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問題》中,最為關鍵的是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有哪些?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等形式,明確:首先“審”:找等量關系;其次“設”,設未知數;再次“列”,列出方程;然后“解”,解出方程;繼而“檢”,檢驗有無增根,是否符合實際;最后“答”,答題。同樣,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加以歸納,明確直接開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及判別式法各自的適用范圍,以形成邏輯嚴密的數學思維。
總之,合作探究式的數學課堂是一個開放性的動態學習過程,教師需要不斷豐富合作策略,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數學認識,領會數學思想的精髓所在,才能夠真正地在數學課堂中“學有所用,學有所樂,學有所益”。
[1]黃景峰.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3):127.
[2]白雅云.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02):148-149.
[3]鞏雪.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6(3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