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李常娥
讓數學文化融入數學課堂
江蘇省常州市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李常娥
社會的發展成就了如今信息化的時代,也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接觸到大量的信息。教學方式也要跟上時代,充分利用信息可以讓課堂生動起來。數學的傳統印象是枯燥的,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所以改變數學教學方式,使課堂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學好數學,也符合現在信息時代學生的需要。
數學文化;融入數學課堂;作用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的學生,從學生的需要及培養學生思維的角度而言都有其學習的必要性。只是要學好數學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尤其對高職校的學生,他們在經過一輪競爭后,在學習方面經受了一定的挫折,而且有些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待改進,數學的學習是難上加難,所以數學課堂的改變勢在必行。數學文化的融入可以從多方面豐富現今的數學教學。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毓信教授曾在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研究中指出:“作為有效的數學教學,我們不僅應當十分關注如何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各種具體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而且應高度重視如何幫助學生學會數學地思維,包括由思維方法的學習向數學素養的重要過渡,即充分發揮數學的文化價值。”而數學文化作為人類文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狹義上講是指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從廣義上來說,除上述所講到的內涵以外,還包含了數學家,數學史,數學美學,數學教育以及數學發展中的人文成分、數學與社會的聯系、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系等等。結合時代賦予當今時代學生的特征,要求數學教育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數學知識的獲得、解題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數學能力的獲得、思想觀念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養成。課堂融入數學文化可以培養學生一些特有的素質,例如:(1)數學這一門學科本身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認真細致的習慣、一絲不茍的作風及精益求精的風格;(2)數學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讓他們在生活和將來的工作中能思路清晰,抓住事務的主要矛盾,條理分明且有效地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問題;(3)數學的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力,可以增強學生的拼搏精神和應變能力。初期的數學教學必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以形象思維為主,表現為學生對老師講解的內容的模仿,但是這也必會導致學生不善于分析、轉化和進一步深入思考,學生學到的知識在腦中是一盤散沙,無法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這種方式也會讓如今能夠接受大量信息而喜歡新奇的學生逐漸無法接受,進而背離數學學習軌道。而融入數學文化的數學課堂卻不然,它可以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中平等地交流數學活動經驗,共同學習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知識被發現、被應用的過程,從而形成完成的知識體系,達到數學學習的目的。
首先,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最顯著的一點就是數學史的應用,這種應用是數學文化的一種顯性應用,不僅是在如今的教材的各個環節,如一節內容開頭、最后的閱讀材料等等有明顯體現,用來講述一些重要概念和數學新科學的產生,同時也經常被教師應用在課堂情境之中,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國產動畫片《秦時明月》第三部之諸子百家中有這樣一段情節:荊天明在著名儒家弟子張良的幫助下,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下圍棋贏了荀子,從而獲得了他的一個承諾。動畫引起學生想要了解“小孔成像”原理的興趣,在此基礎上為學生講解必定事半功倍。再如在數學史上有許多國內外的數學名題,如中國古代《孫子算經》中的“雞兔同籠”是小學奧數常見題型,《九章算術》中的“引葭赴岸”問題可以轉化為現今的平面幾何問題,國外的《希臘文選》中的“驢騾問題”也是奧數中的典型,還有中外合璧的“楊輝三角”與組合數的關系、勾股定理的中西證法,這些問題能幫助學生了解多元文化中的數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文化認同感。同時還有大量的內容以隱性的方式呈現,比如“填九宮圖”及在平面幾何中可以利用圓設計的弓形圖、八卦圖形等。總而言之,數學史的內容所涵蓋的范圍非常廣,又涉及多個國家及古今中外的多位數學家和科學家。另外,我國古代的數學成就也體現得非常多,作為職校的數學老師,也可以多講一些中國的數學史,這些素材可以讓我們的課堂生動起來,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其次,無論是教材還是課堂,都要重視從生活中引進數學。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運用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荷蘭著名數學家、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讓學生直接接受抽象的數學知識無疑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去觀察、發現、感受生活中處處存在的數學知識,并能運用這些知識及已有的經驗來解決數學問題,使數學這一門學科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從形象到抽象,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生活中的數學涉及人文、社會、經濟、科學、藝術、體育、建筑、游戲等多方面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教學內容的展示,遵循了“實際問題到數學——解決數學問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模式,注重了知識之間的聯系,體現了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數學文化融入數學課堂使得數學這一門課不再是知識與方法的簡單匯聚,而是通過演繹數學文化展示數學的魅力。當數學文化真正滲透教材,融入課堂時,學生才會更理解數學,更熱愛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