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初級中學 陳雪芬
激趣·導法·融情
——課程改革中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初級中學 陳雪芬
在數學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究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積極開展數學活動,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和諧發展,促進他們整體素質的提高。
情境的創設應講究實效,要以貼近生活實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思維為原則,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我們認為通過現實情境的創設,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問題激趣
問題激趣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激趣方式,是啟迪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引發學生求知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探索熱情,并產生解決問題的心理需求。教師要通過有現實價值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索。如進行“測量旗桿的高度”的探索學習時,教師提出:每周升旗的時候,我們看著徐徐升起的五星紅旗,高唱著國歌,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操場上的旗桿有多高呢?你想知道它的高度嗎?以此激發學生探索測量旗桿的高度的多種方法。
2.生活實例激趣
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十分緊密,生活中的實例比比皆是,這些例子與學生的生活體驗常常融合在一起,通過舉例能激起學生對生活經驗的回顧和質疑,從而激發出求知興趣和探索熱情。如:在教學“一百萬有多大”時,可以某農行工作人員自盜案為例,先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它,然后提問:我校每人開學要100元書本費,這筆錢可以讓多少個貧困學生上學?這樣就可以大大加深學生對5000萬這個數字的理解。這樣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情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3.活動激趣
探索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活動的過程,通過活動,讓學生發現問題,進行感受、思考,從而觸發探索的意識和熱情。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情境或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境,也可以把教學場地由教室轉移到室外,構建真實的情境,學生通過活動生成問題,激發探究的興趣。如:抽獎、投硬幣、摸球等游戲。
數學教學中創設探究情境的方法很多,如還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動畫演示,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等。但不管運用哪一種方法,關鍵要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個性化發展,要基于學生的基礎和認知水平,要貼近生活實際,要有利于學習內容的探究,要能真正激起學生的探索熱情。
數學學科的探索性學習通常包括:提出問題、猜想結論、說理與驗證、得出結論、交流評價等環節,教師要精心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在這些探索環節中怎樣有效地開展探索活動。
1.提出問題
一般來說,探索的問題最好要由學生自己產生,而不是由教材規定或教師主觀提出。在這一環節的探索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情境進行認真的分析,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引發一系列探索性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認真對待,要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對合理的問題要給予肯定,及時表揚鼓勵,使學生產生成功的自我體驗;對不合理的問題,要肯定學生的獨立思考精神,并與學生共同研究,讓學生自悟自明,自行糾正。
2.猜想結論
猜想是行動的先導。在問題明確并開始行動之前,形成猜想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教師可通過圖表、實驗、多媒體技術等,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聯系生活經驗,針對需要探索的問題進行猜想,提出合理的假設,同時要教給學生一些思維方法,以提高學生猜想的能力。在學生猜想時,教師要耐心地傾聽學生的發言,鼓勵學生自由思考、標新立異,即使是天方夜譚式的見解也應給予鼓勵,應允許學生按自己的見解形成假設。對學生提出的一系列猜想,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自行舍棄毫無根據的猜想。
3.說理與驗證
這一步主要指探索學習的動手活動和實驗階段。在這一環節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有數量充足的教學具可供探索的材料,為創造富有個性化的學習實踐活動提供支持。要鼓勵學生選擇不同的學具自主設計探索方案,尋求不同的探索方法自主進行實驗探索。對這一環節,教師要協調探索的環境、材料和時間,鼓勵學生合作,在各小組之間巡回,共同參與學生的探索或為學生的探索提供幫助和支持,而對學生的探索過程不要進行人為的控制和過多的干預。
4.得出結論
探索性學習重視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也十分關注探索的結果。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和收集的證據進行分析與概括,并結合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得出結論。要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以自己的理解表達結論,不要過分強調結論的統一和語言表述的規范,要鼓勵獨特的、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
1.培育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鼓勵學生自行設計、自行探索,讓學生別出心裁的設計在探索中出現,讓學生的奇思妙想在探索中涌現,讓學生在充滿情趣和競爭的探索活動中,體驗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構建能夠被自己所接受的知識。探索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挫折,甚至探索失敗都是難免的,教師要能容忍并給予耐心的指導,引導他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鼓勵他們要不畏懼挫折,要吸取探索失敗的教訓,要以濃濃的愛心、人格的魅力和良好的示范激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誘導他們充滿激情地投入到新的探索活動中去。
2.發揮積極的評價激勵作用
探索性學習中,教師要給予不同的指導和評價,對知識有缺陷、能力不夠強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愛、提示、支持和激勵,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增強信心,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和探索能力的提高。教師要能接納學生的奇談怪論,能容忍學生的不足和失敗,進行合理引導和有效激勵,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熱情和科學探索精神,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樂趣,獲得進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愉悅,發現生命的價值,領悟科學的真諦,激發創新的潛能,提高科學素養。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充分感知學習內容,積極探索知識,主動得到發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快樂學習的主人。
book=16,ebook=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