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第十四中學 高 榮
新課改視角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方法策略
貴州省遵義市第十四中學 高 榮
伴隨著中學新的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數學教學改革也不斷以新的形式來填補這種改革進程,課堂提問法便是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表現。課堂提問是一種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它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重點,以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數學成績為目標,是一項十分適合高中學生的教學方法。課堂提問法的關鍵在于根據學生以及課程的特點來恰當合理地設置問題,在導學的基礎上促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課改的新形勢下如何利用課堂提問法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數學教學
高中數學與小學數學乃至初中數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顯示出了更加深刻的抽象性和空間性,這就對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創新求變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或者不愿意學的窘境,這給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擾。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教學方法,數學教學也未能很好地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學規律,這就有必要探索創新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來改變這種現狀,課堂提問法就是適應高中數學教學,改變教學困境的一種有效途徑。
當前的素質教育積極強調將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出來,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享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權。作為學習的主體,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能,關鍵是如何在最大范圍內發揮出學生的這種自主權。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要盡量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再適時地予以指導,跟學生一起解決問題,這樣做能夠鍛煉學生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索能力,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價值,弘揚了學生的主動精神,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譬如在學完等差數列之后,許多同學認為學習等比數列很簡單,這個時候老師可以這樣設計問題:(1)等比數列的公比是不是可以為零呢?是不是可以為1呢?(2)假如等比數列的公比大于1,這個數列是不是一定遞增?如果小于1,是不是又一定遞減呢?這幾個問題并不難,學生也會愿意積極地探索,讓學生們自己探索討論強化等比和等差數列之間的相互聯系,比較這幾個問題之間的異同,逐步深入地設置問題,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參與性,更加使得問題得以反饋和矯正,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
課堂提問法的運用除了需要巧妙地設計問題之外,接著就是如何有效開展課堂提問,經營好這一環節,對于課堂提問法作用的發揮至關重要。如何巧妙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對老師所提問題產生極大的興趣,進而主動地去探究問題、思考問題是課堂提問的關鍵環節。為此,數學老師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提問方式以及形式各異的教學方法,極大增加學生們對于課堂、對于教師所提問題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來生動形象地展示復雜函數圖象的變換過程,高中函數對于高中生來說比較抽象,一般的講解難以讓學生迅速明白,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去播放與函數相關的教學內容,包括視頻、圖象等,指導學生利用自己所觀察到的圖象去分析和理解函數,并且依據自己觀察函數的過程去發現和提出相關問題,通過這種形象直觀的展示,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們學習函數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了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們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此外,游戲提問法也是課堂提問的重要方法,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參與游戲,并將所學內容與游戲密切結合,引導學生一邊游戲一邊思考問題,這就使得課堂提問法在課堂中發揮了生動活潑的作用,實現了寓教于樂的功能。
數學學科并非單純的理論課程,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提問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既要注意將理論知識滲透其中,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開展問題研究,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這樣不僅能夠增長學生的數學理論知識,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譬如在教學“圓的定義”這一數學內容的時候,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首先,數學老師要求每位學生自行準備一根火柴和一根直線。其次,讓學生將火柴固定,頂端系上直線,拉住直線的一端旋轉,讓學生觀察這樣旋轉所形成軌跡的特征,思考它具有什么樣的性質。通過這一實際環節的設置,學生們能夠真切實際地感受到教學內容,進一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理解,培養學生在自主操作中進行學習的能力,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這比那種單純的講解式教學效果更佳。
[1]周燕.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5(32):12-23.
[2]朱琴.課堂提問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2).
[3]陳錦鳳.理解性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13).
[4]柯琦.對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J].亞太教育,2015(36):34-45.
[5]歐陽品林,鐘建新.高中數學課堂展示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數學教學通訊,2013(36).
[6]黃建華.淺論“生本理念”在高中數學課堂滲透及運用的認識和思考[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7(02).
[7]薛建豐.關注“成長”,讓高中數學課堂涌動生命靈性[J].數學教學通訊,2016(18).
book=18,ebook=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