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小學 葉小興
走出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替代化”的誤區
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小學 葉小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內涵以及本質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實施偏差,“替代”現象頻繁出現。本文結合教學實例對數學課堂上“替代化”的誤區進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數學合作;替代化;誤區
對于合作學習來說,當前已經成為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突破和有效補充,因為它充分以學生發展為本,基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以實現教學目標的完成,并且備受廣大一線教師的青睞,現如今已經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很多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內涵以及本質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實施偏差,“替代”現象頻繁出現,這些替代現象反而成為合作學習有效實施的最大掩蓋。所以,廣大的一線教育者要撥開“替代”的迷霧,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改善策略,盡可能減少“替代”現象的產生,保障高效合作。
一般的,對于合作學習而言,同時也會被稱為小組學習或者團隊學習,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學生的參與,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實踐機會以及自我表現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平等地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縱觀當前的教學實踐,很多形式的合作學習都因為教師的提前預設而成為“替代”,成為流于形式的機械性活動。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一課時,一位教師首先提出如下問題:應當采用何種方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接著就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討論。教師的問題一經提出,學生立刻哄鬧成一片,有的學生甚至在爭論中站起身來。表面上看討論非常激烈,幾分鐘過去之后,教師停止討論,全班一時間安靜下來。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合作探究的結果做出匯報。
以上案例中,看似熱鬧的課堂活動以匆忙的方式收場,對于這種合作學習我們司空見慣,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熱鬧,學生的參與度也相當高,但是透過這些表象我們應該思考,這種形式的合作學習是否真正發揮了其功能?實際上,對于合作學習來說,首先應當保證學生具有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充分發揮每一個小組成員的認知優勢,以此為基礎展開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和分享的過程發現和感悟數學,以實現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通過合作不斷生成,基于生成不斷提煉。對于合作學習來說,其主體應當為學生,其形式必然需要討論和交流,對于具體的合作交流時間,應當根據討論的進度以及討論的實際效果而定,不能以教師的預設或者個人目標為標準。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合作學習,目的是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個性得到張揚,而并非是為了其中的某一個成員或者幾個小組成員。在某些小組中往往成為學優者的天下,學困生基本沾不到邊,由此也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對于合作學習的參與度。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有趣的搭配”一課時,首先向學生展示了兩件不同的上裝,同時還有三件不同的下裝,之后向學生進行提問:“如果每次搭配都選擇一件上裝和一件下裝,大家看一下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穿搭方法?”在提出問題之后,四人小組在學具的幫助之下一邊穿搭一邊討論,幾分鐘過去之后,教師喊停,由每個小組的組長對合作學習的結果進行匯報……
這種合作學習模式會經常出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從中不難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在角色定位方面出現了偏差。實際上,能夠對合作學習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的因素具有明顯的多樣化特征,但角色的認定必然是其中的重要影響要素。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配,一方面是保障小組實力的均衡性,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實現學優生和學困生的最佳配比,使學生都能夠明確各自不同的職責和任務,充分發揮每一個成員的主觀能動性,由此形成集體智慧。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有意識地對小組的合作交流技能進行有效的培養和訓練,比如請求發言、稱贊和反饋方面等等。
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需要基于獨立思考的基礎而創建,只有學生經過了充分的獨立思考,才能夠對問題產生具有個性化的見解,才會激發主動表達以及交流的意愿。除此之外,在開展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同樣需要進一步的深入思考過程,只有經過這一步驟,才能夠對合作交流的成果實現積累,并提煉為數學思維,從而實現合作學習的最終目標。但是有部分教師在展開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缺失了這一環節,由此導致了最關鍵的數學思維并未能獲得充分的開發。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一課時,一位教師提前為學生準備了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同時還包括一張已經分別填上長、寬、高以及面積的表格,教師為學生布置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搭拼,并探討一個長方體的面積和長、寬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性。
對于合作學習而言,一般情況下,都是教師在分組完成之后,“熱鬧”一會兒便被教師叫停,之后簡單地匯報合作成果,合作學習至此結束。這一合作形式實際上僅僅立足于教師的教,并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效果也沒有獲得實質性的改善,從表面上看確實是合作學習的模式,卻未能充分激活學生的數學思考。所以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首先應當為學生留下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和空間,當擁有了初步的思想和感悟之后,再引導他們展開合作學習,使學生之間可以基于個人意見和想法展開交流、分享以及思維的碰撞。
總之,在新課改理念的引領之下,合作學習是其中的重要目標,在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但要深入了解其內涵,同時也需要對合作過程做出精心設計,真正實現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如此才能夠使其獲得有效落實,保障高效的學習成果。
book=45,eboo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