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白鹿小學 劉 燕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之探討
江蘇省張家港市白鹿小學 劉 燕
曾經有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認為:“數學是研究現實生活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數學?!睆倪@句話中可以看出數學與生活存在著內在微妙的關系。而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令學生察覺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問題進行了以下詳細的探討。
小學;數學;生活;探討
根據小學數學的課程標準,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實現三維目標,不僅要令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也要令學生學會數學思考的過程和方法,并且教師需要對其進行升華,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整個三維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現實生活的輔助,生活能夠帶給學生學習的激情,體會到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然而,許多小學數學教師的思想深度還沒有達到更高的層次,并且在授課過程中將注意力完全放在課本教材知識的傳授上面。那么,教師該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將生活化教學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呢?
小學生往往不喜歡被束縛,希望無拘無束地玩耍,而每天遵循固定時間的上課令學生們感到厭煩,所以他們在上課的時候不是自己在下面做小動作,就是隨意打斷教師講課、影響教師情緒,嚴重破壞課堂秩序。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現實生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令他們沒有多余的時間搗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規定的生活情境,并且這些情境必須是學生們熟悉的,這樣學生才會產生親切感,并不自覺地融入其中。比如,教師在講授《幾何的初步知識》這一章中與線相關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令學生在課本上找出各自的特點,然后挑選出5位同學分別扮演“直線”、“射線”、“線段”、“平行線”、“垂線”,讓他們各自介紹一下自己,并且最好可以列舉出來“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這樣一來,小學生們會樂于扮演各自的角色行為,在享受樂趣的同時還能夠學習到數學知識。
1.走出課堂學習,使數學問題實際化
身為數學教師,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只是依賴幾十分鐘的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教學,將數學問題實例化。比如,當學生學習過平面圖形之后,讓學生回家之后找出形狀是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體,并且記錄下來,最后在課堂上對學生得出的結果進行歸納整理。這樣一來,學生不但對幾何圖形有了深刻的認識,還能夠增加生活常識。
2.開展模擬演練,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數學教學不應該只是單純理論知識的講授,更需要實踐和鍛煉,只有親身體驗過,才能夠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開展模擬演練,令數學問題生活化。比如,教師在教授《幾何的初步知識》時,對學生進行實踐演練,令學生將自己想象成角。當教師命令學生“角成90度”的時候,學生需要用自己的身體體現出“90度角”,有的學生便將腰一彎,形成了90度,當教師說“180度角”的時候,學生則立刻躺在地下,形成180度。在這樣的課堂之中,教師將原先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并且通過有趣的形式表現出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1.捕捉生活現象,引入數學新知
眾所周知,生活之中處處蘊藏著數學知識。教師要想有效地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則需要擁有敏銳的眼光捕捉學生生活中的現象,并且將數學新知通過這些現象體現出來。比如,教師先為學生講一個故事:有一天,爺爺想要用一根12米長的鐵絲做成一個長為4米、寬為2米的長方形邊框,但當爺爺做好之后,又想將其變成正方形,于是將原先的長方形變成了邊長為3米的正方形。這個時候,學生們就會不自覺地產生疑問:為什么一根鐵絲既可以變成長方形又可以變成正方形呢?當學生陷入深入的思考之后,教師可以開始向學生們講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他們的計算公式。學生不僅了解了生活中的幾何體,還鍛煉了自己動腦思考的能力。
2.經歷實踐活動,發現數學規律
數學規律的形成是人們在實踐當中發現并且經過驗證后提出的。教師在授課時往往只是將規律傳授給學生,卻給學生留下了“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規律”的疑問。因此,教師在授課時需要令學生親身經歷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自己發現數學規律。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幾何的初步知識》這一章中圓的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先令學生思考如何用各種方法求圓的面積呢?然后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將圓分成8等份,再分別畫上長方形、正方形和梯形,讓學生共同觀察。學生們經過動手和探討后,發現這些圖形在求面積時有相似之處,從而得出S=πr2的面積公式。學生通過自己發現的規律記憶會更加深刻。
3.利用生活經驗,檢測數學知識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很難達到完全理解的程度,很多時候只是記住公式和概念往上套,教師也無法了解到學生真正的數學水平。然而,真正學好數學的一個標準就是能夠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經驗檢測學生的數學能力。比如:媽媽給小明買了一個魔方,這個魔方的表面積為96平方厘米,那么這個魔方的邊長為多少厘米?這個問題對有生活常識的學生來說很容易解決,因為魔方是正方體,并且由六個面組成,那么先計算96÷6,將一個面的面積得出,然后再對16進行開方得到答案4。如果有學生不知道魔方是正方體的話,那么就會在這道題上停滯不前。由此看來,生活經驗在數學中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讓學生在觀察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在探索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是現代數學教學的一個基本思想。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地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生活中的資源,將有限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無窮的生活情境中,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景,從而幫助學生揭開數學的神秘。
[1]王紹亮.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的探討[J].才智,2013(30):125.
[2]田中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113.
book=88,ebook=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