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亮
[摘要]實踐教學體系的合理構建是實現卓越工程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凇白吭焦こ處熃逃囵B計劃”的總體目標要求,介紹了卓越計劃對課程體系的基本要求,分析了水利專業傳統實踐教學體系現狀,提出了卓越水利人才培養“基礎實踐+綜合實踐+創新實踐+社會實踐”的4層次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闡述了各層次實踐教學的模塊組成與環節內容,探討了卓越水利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銜接模式,以期實現卓越水利人才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水利水電工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634(2016)04-0100-05
0 引言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而組織實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計劃,其目的是全面提高我國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促進我國從工程教育大國走向工程教育強國。卓越計劃的推出旨在有效解決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所存在的實踐教學不足問題,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簡稱“水利專業”)隸屬水利學科,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水電部門從事上述相關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重慶交通大學水利專業創辦于2001年,2013年入選卓越計劃,十分注重實踐教學。然而,目前水利專業傳統實踐教學體系尚不健全,實踐教學總體水平還偏低。因此,有必要探討水利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問題,以培養卓越的水利人才。本文將結合重慶交通大學水利專業的實際情況開展相關研究。
1 卓越計劃對課程體系的基本要求
卓越工程師在知識、能力和素質等方面的培養目標要求是通過相應的培養標準來體現的,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是大學教育理念付諸實踐和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橋梁,因此,課程體系必須達到培養標準的各項要求?!敖逃筷P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教高[2011]1號文)”明確了卓越人才培養對課程體系的基本要求,提出一要大力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形式,依據本校卓越計劃培養標準,遵循工程的集成與創新特征,以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為核心,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著力推動基于問題、項目和案例學習的多種研究性學習方法,加強學生創新能力訓練,“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二要創立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機制,高校和企業共同制訂培養目標、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本科及以上層次學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在企業學習,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和先進企業文化,深入開展工程實踐活動,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和工程開發,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根據上述要求,滿足培養卓越工程師需要的課程體系應該具備4方面的價值取向:滿足培養目標需要的根本價值、體現學科專業領域整體的繼承和發展價值、反映參與高校人才培養獨有的特色價值以及體現學生主體發展的最終價值。卓越計劃課程體系應具有獨特性、權變性、系統性和多樣性的特征,適應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體系應該采取模塊化的結構形式。
2 水利專業傳統實踐教學體系現狀
為分析水利專業傳統實踐教學體系現狀,筆者選擇了重慶交通大學以及國內水利專業排名較靠前的A大學(北京)、B大學(天津)和C大學(江蘇),通過在各校教務網查閱水利專業的培養方案,將實踐教學環節分為課程實驗、實習實踐、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論文)等4個部分。表1給出了各高校水利專業實踐教學基本情況。結果顯示:(1)各校水利專業實踐教學總學分在32~39之間,實踐學分所占總學分的比例在18.4%~22.5%;(2)從實踐學分構成看,課程實驗學分3~7,實習實踐學分7.5~15,課程設計學分6~8.5,畢業設計學分11.5~15;(3)課程實驗、實習實踐、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論文)四個實踐環節的學分,占實踐教學總學分的比例范圍依次為7.7%~19.2%、23.3%-38.5%、15.4%~26.6%、32.9%~38.5%,說明目前畢業設計為水利專業實踐教學的主要手段。
對照卓越計劃對課程體系的基本要求,綜合前文對重慶交通大學等高校水利專業實踐教學現狀的分析,筆者認為水利專業傳統實踐教學體系還存在以下問題:(1)實踐教學在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地位還不夠突出,實踐學分偏少,占總學分的比例偏低;(2)模塊化實踐教學體系尚未形成,缺乏多層次系統化的實踐體系,實踐內容較為單一,基礎性實踐居多,綜合性和創造性實踐偏少;(3)實踐教學形式較傳統,高校與企業聯合開展實踐教學的力度不夠,學生深入企業機會較少。為提升卓越水利人才培養質量,本文將圍繞上述3個問題,結合重慶交通大學水利專業情狀,探討卓越水利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問題。
3 卓越水利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構架
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傳統教學模式中最薄弱的環節,作為實踐教學的頂層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將直接決定實踐教學的效果,進而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構架是由各實踐教學環節及其相互關系決定的,傳統的實踐教學環節可分為課程實驗、實習實踐、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論文)等4個部分,此外還有創新訓練、科研訓練與企業實習等實踐環節,卓越水利人才培養應盡可能包括這些實踐環節。
典型的課程教學體系結構有“層次化課程體系”和“模塊化課程體系”兩類。層次化課程體系源于前蘇聯,該體系的優點是各課程間具有較嚴密的邏輯關系,符合學科發展認知規律,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讓學生系統深入地掌握專業知識;缺點是主要針對行業和專業需求,學生知識面較為狹窄,非專業能力較欠缺,綜合素質不高。模塊化課程體系的優點是能夠突破學科專業領域的界限,靈活設計不同功能的課程模塊,構建不同價值取向的課程體系,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缺點是課程體系內容豐富后可能導致行業與專業特色不足。為充分利用兩類教學體系的優點,本文提出層次化的卓越水利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并對不同層次的實踐教學,設計模塊化的實踐教學環節。
3.1 四層次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構架及任務要求
研究認為,“卓越工程師”的“卓越”應體現在其綜合素質上,包括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嫻熟的實踐技能,出眾的創新能力和強烈的協作精神。為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就需構建多層次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多方式的實踐訓練,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科學思維方法,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為此,本文提出“基礎實踐+綜合實踐+創新實踐+社會實踐”的四層次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各層次實踐的任務要求見圖1。
3.2 各層次實踐教學內容構成
根據各層次實踐教學的任務要求,基于模塊化課程體系組織的思路,在各層次實踐中均設置了2個模塊,共8個模塊,即基礎實踐層次包括基礎技能模塊和基礎實驗模塊,綜合實踐層次包括專業實驗模塊和課程設計模塊,創新實踐層次包括創新訓練模塊和科研訓練模塊,社會實踐層次包括校外實習模塊和企業鍛煉模塊,各層次實踐教學內容和目標學分構成,見表2。
本文“4層次8模塊”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構架具有如下特點:(1)實踐教學的目標總學分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0學分左右,達到45學分,所占總學分的比例達到25%以上,充分體現實踐教學在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地位;(2)多層次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得以形成,實踐教學內容更為豐富,既包括基礎性實踐,也包括綜合性和創造性實踐;(3)強調了社會實踐環節,可使高校與企業的聯合更加緊密,增加學生深入企業開展生產實習的機會。
4 卓越水利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銜接模式
前文提出了“4層次8模塊”的卓越水利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構架,其中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驗、實習實踐、課程設計、創新訓練、科研訓練、畢業設計和生產實習等。根據水利學科教學特點,理論知識的學習須遵循“基礎→專業基礎→專業”的順序,實踐教學是與理論教學相對應的教學方式,各實踐教學環節也應根據理論知識學習進展和邏輯認識發展規律進行銜接,并將各實踐層次和組成模塊的教學內容分配到大學四年中,考慮到各模塊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系,結合卓越人才培養推薦的“本科3+1”學制形式,提出了圖2所示的實踐教學體系銜接模式。
第一學年學生理論知識學習主要以公共課和基礎課程為主,因此該學年重點完成基礎技能模塊和實習實踐模塊,開展專業認識實習和基礎技能培訓,學生通過專業導論知識學習,了解專業學習內容和發展方向;通過參觀專業實驗室和實習基地,了解基本實驗儀器和設備,明確實習基本任務;通過學習實踐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實驗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
第二學年學生將開始進行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學年重點完成基礎實驗模塊和創新訓練模塊,利用基本技能操作平臺和工程技術訓練平臺,進行基本工程技術操作技能和專業基礎理論應用能力的學習訓練,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基礎理論;同時,通過參加全國性競賽活動加強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培養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第三學年學生將開始進入專業課程的學習,該學年重點完成專業實驗模塊和課程設計模塊,開展專業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加深對學科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培養綜合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
第四學年學生已具有較全面深入的專業基礎,該學年重點完成科研訓練模塊和企業鍛煉模塊。通過科研訓練模塊對學生進行科研引導和訓練,讓學生獲得科研入門的鍛煉機會,培養科研興趣,掌握科研方法,提升知識創新能力。第四學年安排企業鍛煉模塊一是讓學生深入企業進行畢業實習,開展調研論證,了解企業工作內容和運行方式,以盡快適應社會;二是通過校企聯合方式完成畢業設計,畢業設計選題以實際工程對象為背景,著重培養學生真實工程環境下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實現與未來崗位的無縫銜接。
5 結束語
針對水利專業傳統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重慶交通大學水利專業現狀,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進行實踐教學改革,構建分層次模塊化的實踐教學體系是一種先行先試的探索。新構建的“4層次8模塊”實踐教學體系凸顯了實踐教學在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學分比例可達25%;豐富了實踐教學內容,形成了多層次系統化的遞進式實踐訓練鏈;加強了社會實踐環節,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深入企業開展生產實習。需要指出,為保障新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順利實施,今后在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平臺建設和師資培養等方面還需進行必要的改革,新構建的教學體系也還需要經過更多實踐檢驗,并進行適當的更新與完善,以提升實踐教學效果,實現卓越水利人才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