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春宇
[摘要]:企業國際化必定要求融資國際化,企業國際融資面臨更多影響因素、更大的不確定性、國際融資風險大。本文分析企業國際融資風險種類、成因,針對國際融資風險管控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就我國企業提高國際融資能力,防范融資風險提出相應政策建議。
[關鍵詞]:國際融資 融資風險 風險防范
一、國際融資風險的種類及成因
(一)融資雙方信用度管理不善風險。在整個融資過程中,涉及利益雙方信用度的管理問題,沒有針對性的信用管理制度及措施,將會出現融資管理真空化,一旦一方發生違約,那么對于財產的保全性將會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同樣的,對于信用度的管理其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靈活性,那么在其風險的掌控方面就具有了很大的難度。
(二)籌資風險。在融資過程中,籌集到的資金于償還時會有企業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導致的籌資風險,企業借入的資金在一定時間內必須還本付息,在之后很多不確定的情況下,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負擔和壓力,導致最后資不抵債情況的出現。
(三)國家風險。在采用國際渠道來進行融資時面臨的不單單是本國的政局、政策所帶來的環境變化,這涉及到雙方國家政治環境的變化。例如:雙方國家原本簽好的協議合同等之類的文件,對于優惠政策、良好的融資方向都有明確的規定,但由于其中一國政府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國際市場的發展,更快地提高本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地位亦或者改變其國家的產業結構等因素而調整本國政策,這樣的情況下,可能該國所調整的政策正好與我國企業與之所簽訂的協議是相悖的,那么就有很大可能存在該項目損失其優惠條件等問題。
(四)法律的變更風險。對于國際銀團融資中,外國銀團會考慮到中國政府政治發生動蕩就會影響此次項目公司資產的穩定性。對于存在的一些法律風險,倘若法律體系在不斷的進行調整補充和完善,行政管理本科論文那么也有可能影響到該項目公司的收益。
二、企業國際融資風險防范措施
對于風險而言,它是客觀存在的,不是以人的意志進行一定程度的轉移,它也是一種相對可變的抽象事物。雖說風險展現出來的狀態是可怕的,但是它是可以進行減小和控制的,因此在我們國際融資過程中應該重視起風險的管理,很多經濟的交易中沒風險是不可能的,要明白風險與收益是同時存在的。對于風險控制可以將它作為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事前控制類似事前風險預警;事中控制也將是一種十分有必要的控制形式,當風險發生時,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去加大對風險的控制以及減少損失;事后控制也將為風險已經發生后應該做出及時有效的措施,對已發生的損失進行控制。
(一)融資雙方信用度管理不善造成的風險防范。主要存在融資過程中對業務的前期調查較匱乏,會有信息不對稱等一系列問題。如果對企業信用評估不全面導致最大可能的放寬政策,就可能沒有有效的措施等,從而引發一系列風險。那么,可以將現如今普遍出現的缺少針對性管理的問題結合起來,進行改善,利用互聯網上電子信息的收集、電子信息整理核對保存等新興管理方式,在后續風險規避上將起到很大的作用,避免帶來不利影響。
(二)面臨的國家風險防范。融資項目大,涉及國家間的利益時,政府就需要明確給出應對策略以及一些預防措施來避免抑或是應對這些風險。以政府為主導,加快我國企業在國際融資中的風險防范,密切關注國際形勢,建立國別風險信息庫和行業風險發布機制。我國企業在進行國際融資時,應該在融資之前進行風險的評估,盡可能地預測出存在的風險,盡量做到風險回避。風險回避可以避免其中一些比較確定的風險給企業帶來損失。在融資過程中,面對無法回避的風險時,我國企業就應該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對風險進行減少,盡量控制風險到最低影響力;對于已經發生了的風險,這已經是不能夠去改變的一種事實,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對其進行轉移,以很好地將風險轉移到其他方,盡可能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無法回避、控制以及轉移的風險,就只能承擔,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國際融資之前就進行對風險準備金的保留,這樣自然會提高本企業的保險能力。
(三)法律的變更風險防范。在項目發展的融資過程中,應加強相關制度的建設,對保障機制進行完善。中國政府應該加強對一些關于融資法律的研究,結合如今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發展趨勢,找出與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分析其與中國現行法律之間所存在的問題,為立法提供正確的依據,制訂切實可行的方案,完善立法的相關制度,加快與國際接軌,盡可能依靠法律為國際融資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例如:以協議合同的做法,給出一個法律變動的范圍,使其引起的風險有一個可控的范圍,同時雙方協議中明確一份緊急預案,如果法律風險超出了這個可控范圍,將共同啟動緊急預案,可包括法律變動引起的其他變動,最終導致整個融資過程利益受損,使得分配達不到預想目標,以此利用法律來盡可能地降低融資風險。
三、結論
隨著企業的國際化經營,企業融資必定國際化。企業國際性融資存在比國內融資更大的風險,因此對于國際融資的企業來講,研究國際融資風險所在,結合新興的融資技術,創新融資模式,高效及時地以綜合融資成本最低從國際金融市場獲得企業發展所需資金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冉彩虹.企業融資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探析[J].海峽科學, 2011(10).
[2]張期鑾,張穎,徐潔,熊芬,陳善平.企業股權融資中的投融資風險及其平衡[J],中國招標. 2011(36).
[3]王磊,張慶.企業融資風險與防范——以福記食品有限公司為例[J].財務與會計,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