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偉
摘 要:本文以第三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的意義、目標為基點,從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健康中國、培養的源頭等方面對體育教師應具備“健康”的基本功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體育教師;健康;基本功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1-0008-02
2016年12月12~15日,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測評暨第三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在廣州舉行。盡管只有132名教師參賽,卻有數倍于參賽者的指導教師、觀摩教師往來于各賽場之間,努力吸取著集全國體育教師精華的教學技能“饕餮盛宴”的養分。“一方面說明體育教師對自身素質提高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說明開闊視野、師人之長已成為更多體育教師的追求。”一位專家這樣點評。
一、健康的基本功是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要求
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體育課成為了體育與健康課。然而,大部分體育教師和學校體育工作者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這樣的改變意味著什么,體育課依然是體育教師們的常規上法,其教學內容仍舊是老一套。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是體育課和健康教育課的融合,在新課程改革中,原來每周0.5課時的健康教育課與體育課融為一體,變成了現在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因此體育教師必須承擔起體育健康的相關教學內容。”
據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總目標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提高體能和運動技能水平,加深對體育與健康知識的理解;學會體育學習及其評價,增強體育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交往技能和團隊意識;具有健康素養,塑造健康體魄,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度。
2008年頒布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健康教育是以促進健康為核心的教育。通過有計劃地開展學校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公共衛生意識,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自覺地采納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少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為一生的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強調,學校健康教育要把培養青少年的健康意識,提高學生的健康素質作為根本的出發點,注重實用性和實效性。堅持健康知識傳授與健康技能傳授并重原則;健康知識和技能傳授呈螺旋式遞進原則;健康知識傳授、健康意識與健康行為形成相統一原則;總體要求與地方實際相結合原則;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和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原則。做到突出重點、循序漸進,不斷強化和促進健康知識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形成、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
中小學健康教育內容包括五個領域: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
根據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依照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年級、高中年級五級水平,把五個領域的內容合理分配到五級水平中,分別為水平一(小學1-2年級)、水平二(小學3-4年級)、水平三(小學5-6年級)、水平四(初中7-9年級)、水平五(高中10-12年級)。五個不同水平互相銜接,完成中小學校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
從水平一到水平五都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比如水平一目標為:知道個人衛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初步掌握正確的個人衛生知識;了解保護眼睛和牙齒的知識;知道偏食、挑食對健康的影響,養成良好的飲水、飲食習慣;了解自己的身體,學會自我保護;學會加入同伴群體的技能,能夠與人友好相處;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識,掌握一些簡單的緊急求助方法;了解環境衛生對個人健康的影響,初步樹立維護環境衛生意識。這就要求體育教師需要具有相關的基本功,以滿足水平一學生的知識需求。
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也越來越深奧,如水平四(初中階段)目標為:了解生活方式與健康的關系,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進一步了解平衡膳食、合理營養意義,養成科學、營養的飲食習慣;了解充足睡眠對兒童少年生長發育的重要意義;了解預防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識;進一步了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增強衛生防病能力;了解艾滋病基本知識和預防方法,熟悉毒品預防基本知識,增強抵御毒品和艾滋病的能力;了解青春期心理變化特點,學會保持愉快情緒和增進心理健康;進一步了解青春期發育的基本知識,掌握青春期衛生保健知識和青春期常見生理問題的預防和處理方法;了解什么是性侵害,掌握預防方法和技能;掌握簡單的用藥安全常識;學會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了解網絡使用的利弊,合理利用網絡。
水平五(高中階段)目標則為:了解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了解常見食物的選購知識,進一步了解預防艾滋病基本知識,正確對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培養有效的交流能力,掌握緩解壓力等基本的心理調適技能;進一步了解青春期保健知識,認識婚前性行為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樹立健康文明的性觀念和性道德。
該指導綱要還對實施途徑及保障機制提出要求:學校要通過學科教學和班會、團會、校會、升旗儀式、專題講座、墻報、板報等多種宣傳教育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學科教學每學期應安排6-7課時,主要載體課程為《體育與健康》,健康教育教學課時安排可以有一定靈活性,如遇下雨(雪)或高溫(嚴寒)等不適宜戶外 體育教學的天氣時可安排健康教育課。另外,小學階段還應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學科的教學內容結合,中學階段應與《生物》等學科教學有機結合。對無法在《體育與健康》等相關課程中滲透的健康教育內容,可以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課程的時間,采用多種形式,向學生傳授健康知識和技能。
從這些要求中不難看出,體育教師需要具有的相關知識和基本功將隨著學生的年級增長而變得更廣泛、更深入、更全面。同時這些目標也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將“大健康”的教育觀納入到體育教學的全過程,具備更加全面的“健康”基本功。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必須從單純地傳授運動知識和技能的“教書匠”向通過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和全面發展的“育人者”角色轉換,進而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的目標。
二、具有“健康”的基本功是健康中國的必然要求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全民健康素養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加強健康教育需要體育教師和所有全體教師的努力,而將健康理念滲透到體育運動和體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是體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學校體育要以中小學為重點,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構建相關學科教學與教育活動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經常性宣傳教育與集中式宣傳教育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同時將健康教育納入體育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內容。建立健全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務能力,從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學知識。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發展健康文化,移風易俗,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做到這些,體育教師必須提高認識,在把體育當作是青少年學生鍛煉身體方式的同時,還要將其作為教育手段、生活方式和精神依托,充分發揮健康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中的作用,將學生培養成為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俱佳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
三、要從培養的源頭抓體育教師的“健康”基本功
在健康中國的“大健康”視野下,體育可以全周期、全人群保障人的身體健康。有規劃的定期參與體育鍛煉是維護生命張力、降低患病風險、對抗亞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持續不斷的體育鍛煉也是對抗衰老、延長壽命、提高生存質量的重要方式,在醫生和康復師指導下的體育鍛煉也是治療疾病、加速康復的重要輔助手段。
體育不僅可以促進和維護人的心理健康,同時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還能改善身體的內平衡,為心理健康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體育還可以有效提高人的社會適應能力,是促進兒童少年早期社會化的最有效途徑,其作用不僅是促進身體發育,也是讓孩子們在運動游戲中學習社會規則、學會與他人分享、合作和競爭的重要途徑。
在現實中我們發現一些體育教師僅僅只會自己體育專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有些更是只懂知識不會技能,更不要說掌握相關的膳食營養、體育康復保健、心理健康知識等方面的“基本功”了。這說明,我們的高等教育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將健康教育納入高等教育體育專業的教育體系中,同時也凸顯出高校教師尤其是教授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師“健康”基本功匱乏的現狀。
筆者曾經對體育學院和師范學院體育教師專業教師的專業背景進行過隨機的采訪,發現這些高校教師們基本沒有公共衛生或膳食營養學習的背景,也很少有康復醫學之類背景的畢業生“充斥”到體育教育專業教師隊伍中。他們所具有的“皮毛”的營養知識與公共衛生或健康教育的知識基本來自于后天的培訓和自學,而這些學習根本就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如此狀況下,如何能指望這些教師所教的體育專業學生具有“健康”的基本功呢?當前,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知識的匱乏已成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發展的軟肋,制約著體育教育專業和《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接軌,也妨礙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建立健全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務能力”“普及健康科學知識,形成健康生活目標”的實施和實現。
在健康中國大背景下,高等教育體育教育專業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其首要任務就是將健康納入到大學教育的所有學科和相關政策中,牢牢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唯有如此,高等教育才會在健康中國中發揮更多的作用,真正為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為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測評暨第三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既是體育教師技能展示的平臺,也是其職后培訓的舞臺,對于培養健康教育師資,“將健康教育納入體育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內容”,建設視野開闊、知識技能全面的體育健康師資隊伍都將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期待這樣的大賽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