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摘要]:近年來法律援助工作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各地切實落實惠民幫扶措施,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加大法律援助力度,著實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影響力和實效性,援助水平和成效顯著提升,體現在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作用日益彰顯。
[關鍵詞]:基層法律援助工作 現狀 問題 建議
一、當前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現狀
(一)法律援助工作網絡初具規模
基本形成了以縣、鄉兩級法律援助機構為主導,社會法律援助組織和村、社區法律援助聯絡員為補充,覆蓋全縣的法律援助服務網絡,奠定了法律援助工作更好更快發展的良好基礎。
(二)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初步形成
基層政府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了政府財政預算,實現了省市政府確定的經費保障標準。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為法律援助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法律援助規范化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及工作職責、援助對象、范圍、條件、申請程序、經濟困難標準等,規范了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登記、指派、質量評查等各個環節的工作,法律援助機構初步實現了門前有牌子、接待有場所、受案有流程、墻上有顯示、咨詢有記錄、辦案有卷宗、質量有標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邁出了實在的步伐。
(四)法律援助工作社會影響力明顯提升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律援助機構將法律援助宣傳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堅持統籌部署,整體規劃,著力在宣傳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見成效,法律援助社會影響力日益擴大。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和各種便民惠民服務,法律援助工作社會知曉率有了顯著提升,困難群眾依法維權意識得到普遍增強,主動尋求法律援助的困難群眾日益增加。
(五)法律援助工作的成效顯著增強
法律援助機構秉承“關注民生、扶貧助弱、公平正義、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宗旨,恪盡職守,積極作為,想方設法為困難群體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當前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一)體制尚未理順,中心級別未確定
一是認識不清,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四川省法律援助條例》規定,法律援助是各級政府的責任,應當由政府組織實施。但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和部門錯誤地認為法律援助是司法局的職責,法律援助中心是司法局的內設機構。二是人員太少,責任心有待提高。目前,各法律援助工作站專業人員較少,專職律師缺乏。
(二)經費保障水平低,辦案經費缺口大
目前,基層法律援助經費主要依靠財政撥款,社會捐助、行業及其他方面的經費收入均處于零狀態,經費渠道相對單一,與所需援助經費之間的差距較大,嚴重制約著法律援助職能的發揮。
(三)法律援助機構設施薄弱,信息化建設明顯滯后
法律援助機構基本沒有獨立的辦公用房、必備的辦公設備和交通工具。縣法律援助中心沒有專門的接待室、會議室、調解室。特別是信息化建設嚴重滯后,難以按照國家司法部的要求按期完成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全國聯網的任務。
(四)法律援助工作合力尚未形成,協調援助機制亟待加強
一些部門和領導對法律援助了解不多、重視不夠,存在種種誤解,有的認為法律援助只是司法行政部門甚至是律師的事情,與己無關,因此在復制材料、查詢檔案等方面配合不夠默契。 法律援助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到法院、檢察院、公安等部門,還涉及政府多個部門以及工、青、婦等群團組織。
三、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的建議
(一)強化法律援助工作組織機構建設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但又不僅僅是政府職能部門的一家之事,而應該是政府部門共同之事。各有關機關、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對符合條件的援助案件,相關部門應當提供方便,對所涉及的相關費用應依法予以免收,共同降低法律援助成本。基層政府應給予高度重視,統籌謀劃、及時研究,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機構,理順管理體制,確保編制、人員和經費到位。
(二)調整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經費和補助標準
法律援助是政府出錢維護社會公正的一項社會事業,法律援助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同時也影響著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各級政府要把法律援助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的一項“民心工程”來抓。要加大對法律援助專項經費的投入,根據當地法律援助事業的需求,建立與其相適應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要積極鼓勵社會各界踴躍捐助法律援助事業,拓寬法律援助經費來源,以減輕財政壓力。確保經費投入,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
(三)著力加強法律援助機構基礎設施建設
應考慮把全縣法律援助中心特別是便民服務接待大廳基礎設施建設列入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統籌基層政權建設、規劃選址,盡快落實司法行政業務用房項目,加快建設縣法律援助中心便民服務大廳,統一配備辦公設備和交通工具。把國家司法部統一部署和要求建設的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納入全縣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項目,切實加快全縣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步伐。
(四)切實增強法律援助工作合力
不斷加大法律援助制度的宣傳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的社會知曉率。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工作機構要充分運用各種形式,加大對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使各級領導更加重視和關心法律援助工作,使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使各級各部門更加認識和理解各自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所擔負的職責,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參與法律援助事業的良好氛圍,使更多需要法律幫助的困難群眾了解并實際運用法律援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公安、民政、人社、財政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的重要使命和責任。各單位、各部門和相關團體及組織應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法律援助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帶著對困難群眾的深厚感情全力支持法律援助工作,能減的減,能免的免,能幫的幫,盡心竭力為困難群眾提供援助。
(五)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隊伍管理
隊伍建設是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司法行政部門要履行好監管職能,加強對援助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管理。要積極探索建立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監督機制,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宣傳、鼓勵和表彰優秀法律援助工作者。要堅持通過對結案材料審查、辦案質量反饋、評估、回訪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督促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盡心盡職地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確保法律援助服務的質量。